◎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测评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嘶哑 蓬蒿 班门弄斧 无精打彩
    B.憔悴 迷罔 明辩事非 海市蜃楼
    C.隧洞 晨曦 一愁莫展 一泄千里
    D.瞰望 慰藉 奋发图强 引颈受戮
  • 比较分辨下列这组句子不同的说话重点,选出与两句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     ]
    (1)我走进会场,正中悬挂着大红横幅,两侧缀着金黄的流苏,四壁张贴着标语,__________________。
    (2)我走进会场,大红横幅挂在正中,金黄的流苏缀在两侧,标语张贴在四壁,__________________。
    a.会场布置得相当大方
    b.会议即将开始
    c.会议刚刚开始
    d.布置会场的工作做得细致周到
    A.(1)a(2)b
    B.(1)c(2)d
    C.(1)a(2)d
    D.(1)b(2)d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
    B.刘绍棠,当代作家。他的作品《蒲柳人家》《峨眉》等,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C.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文笔犀利、幽默隽永。与欧·亨利(美)、莫泊桑(法)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D.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品有散文集《繁星》《春水》,诗文集《寄小读者》等。我们曾学过她的诗歌《天上的街市》。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测评的第二部分试题
  • 默写填空。
    (1)而现在/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__________________。
    (3)我歌月徘徊,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风多杂鼓声。
  • 仿照下面的表达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改换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南国的红豆,
    红得真,红得纯,
    像鲜血的凝,
    像缩小了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孔乙己》选段,完成问题。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已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中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1.第一段的环境描写和“我”的外貌描写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掌柜怎样对待孔乙己?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摸出四文大钱”的“摸”可否换成“掏”或“拿”?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十九个钱”重复了几次?说明什么?后来不提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段“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是相互矛盾的,这样写是否有语病?应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测评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爬上窗台的绿色》,完成问题。
      ①窗台在二楼,那晌午里散着泥土糙香、夜晚嚼着寒露沁凉的绿色就顺着我家的门铃线义无反顾地爬了上来。不知不觉间,一线的绿色和点缀其间的串串白花便搭在了小院上空,并在窗台前探头探脑,使劲摇曳着深秋的阳光,映照出一户庭院的温馨与恬静。
      ②望着这线积极蓬勃的生命,真让人心情爽快并急于俯向贴面的绿色。也许,这正是绿色爬上窗台的唯一心愿吧
      ③确切地说,这柬绿色来自一株黄瓜和一株莓豆。早在夏天它们就兄弟样并肩挽手攀缘于小院南侧,在这个无风无雨的夏季艰辛地生长着,暑气和干旱丝毫没有抵消它们坚强向上的意志,它们的信念,永远是忠诚于脚下这片临时堆砌的菜园和我那朝夕呵护的妻子。除了寒冬,已经没有什么能让这群绿色在小院中消失,尤其在秋天,远离了燥夏的绿色反而越加显现出遮掩不住的郁葱,在院落、窗台无声地抖动着朗朗秋波。
      ④这时爬上窗台的绿色犹如举向天空的思想和灵感,带着大地和秋天独有的体温,干脆利落地扑向你,让人觉得这绿色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在这里等着你,让你怦然心动,让你热血奔涌。
      ⑤仰望天空,仰望这线执著的绿色,总令我心旷神怡,思绪万端,无以言说的沟通感拓展着我也分解着我。它与我们一样,也向往自由,追逐光明,真心热爱脚下的一方水土和苦乐生活呀。有谁能说自然是冷漠的、无情的?江水奔流不息,倾诉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树木傲雪参天,挺拔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我一直相信在宇宙规律的作用下,世间万物都有生命有情感有思维,你无法评说谁更伟大谁更渺小谁更补益于对方。就想今晚,秋空如洗,夜凉如水,银河横波,一盘银月垂至天幕中央,说不出是欲升欲沉还是欲远欲近,最主要的是我无法忽略窗台前的这浅绿色,它笼在迷人的夜色里,梯次排开的豆荚和瓜纽如同披上了一身轻纱,轮廓分明地在秋风下回忆曾经汗流浃背的夏天的火热,算计着丰硕的收成,说不定一声秋虫的低吟浅唱就成全了豆荚们瓜纽们酝酿了整夏的爱情,刚刚坠入甜蜜的小生命于是急不可待的地探出绿色的小手敲打窗子,要把一肚子的幸福与快乐说给你听。
      ⑥若是在晌午呢,前提的阳光并不火辣,只是响脆脆地跌在这浅绿色上,那些叶呀花呀瓜呀豆呀的心情和爱情虽被一夜寒露湿透,却能在顷刻间还你会飞的欢笑与娇媚。就在不远处,建筑工地上不知歇息的轰鸣,也因了这绿色的宁静抚慰而富有节奏感。绿色,就这样以生的迫切、力量、和宁静,同时给了我们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动愉悦。
      ⑦终于爬上窗台了,为实现这个简洁纯真的心愿,黄瓜和莓豆共同托举着绿色,克服了来自韭菜、芹菜、油菜等园内其他蔬菜的嫉妒嘲讽,选择唯一向上的道路来到我的窗前,让绿荫、生机、果实、清新悄然挤进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它相信有爱的地方就应该有绿色,有家的地方就该布满生机。这时候,绿色的内心便会感到不虚此行,并以芬芳的花蕾和沉实的种子重新构思着盎然的激情。(选自2003年第11期《中华散文》,有改动)
    1.根据文义的理解,第②段和第⑦段画线的两句中“唯一心愿”和“简洁纯真的心愿”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第⑤段,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对文意的理解,仿造横线前面句子的形式,再写一个句子。江水奔流不息,倾诉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树木傲雪参天,挺拔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江水”“树木”等是为了说明什么?请用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赞美的绿色来自黄瓜和莓豆,在最后一段又写到“韭菜、芹菜、油菜”,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写爬上窗台的“绿色”给人以惊喜,然后交代“绿色”的由来,随后以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热情礼赞“绿色”。
    B.本文以爬上窗台的瓜藤豆蔓为素材,讴歌了蓬勃向上的绿色生命,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意蕴深长。
    C.作者在文末说,“绿色”要“以芬芳的花蕾和沉实的种子重新构思着盎然的激情”。这样的结尾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D.文章先采用了倒叙的手法,然后转入顺序,以“我”的心情变化为线索来结构全文,显得灵活而严谨。
    5.这篇散文的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多处运用拟人、比喻来丰富“绿色”的内涵,来揭示“绿色”的精神。请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上面题目涉及的语句除外),作一点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言文《窃糟》,完成问题。
    窃糟
    刘基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谓之日:“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日:‘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选自《郁离子》)
      【注】①道理:这里指宋元道学、理学。②驾:驾驭、统摄。③郁离子:原为刘基所著的书名,这里借为作者自称。④方:酒方。⑤仕:做官。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断3处)
    昔 者 鲁 人 不 能 为 酒 唯 中 山 之 人 善 酿 千 日 之 酒 鲁 人 求 其 方 弗 得。
    2.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酒家(主持,掌管)
    B.以鲁酒之(浸泡)
    C.而饮之(索取)
    D.今子以佛予(夸奖)
    3.翻译句子。
    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讽刺了怎样一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文。
      请以“我心中的那___________(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一线牵挂……)”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