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同步检测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他们已经胜利(     )落。
    (2)(     )上电梯。
    (3)但是(     )(     )他们呼吸的氧气却很有限。
  • 找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观察 未来 飞跃 畅谈
    B.海域 探险 慑像 神往
    C.预定 装置 宇宙 海滩
    D.祝贺 颗粒 故障 篮天
  • 舱(     )  罐(     )  操(     )
    航(     )  灌(     )  澡(     )
    舵(     )  獾(     )  燥(     )
    舷(     )  鹳(     )  噪(     )
◎ 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同步检测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按课文《月亮上的足迹》内容填空。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________了月球,________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________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 根据下列各句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
    (2)尽情地谈。(     )
    (3)辞行。(     )
    (4)仰着头直立。(     )
  • 下列对课文《月亮上的足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准确地说,第一个踏上月面的人是阿姆斯特朗。
    B.两位宇航员共同完成了一次到另一个星球的探索。
    C.宇航员乘飞船直接到了月球。
    D.宇航员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是不能休息的。
◎ 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同步检测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阿姆斯特朗在评价他们离开登月舱、踏上月球的“一小步”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理解。
      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紧接着,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6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一到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的任务很多,但是供给他们呼吸的氧气却很有限,只够使用四个小时。因此,分分秒秒都得抓紧。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纪念碑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作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奥尔德林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还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国的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这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登月成功。
      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他们的氧气袋中只剩下够一个小时使用的氧气。休斯敦地面中心命令他们停止作业,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他们小心翼翼地登上登月舱,脱掉登月服,换上舱内航天服,美美地吃了顿中饭,甜甜地睡了七八个小时。
    1.选段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作者精确地写上这一时间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宇航员和总统通话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月球上,为什么两位宇航员要神色庄重地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较下面两种说法,看哪一种更好。
    (1)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接通了电话,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
    (2)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理解。
    横跨三峡夔门
      1995年10月28日上午11点整,旅美加拿大人科克伦手持一根长约10米、重约50磅的铝质平衡杆,在没有任何保护设施的情况下,从三峡门户夔门的北岸老鹰嘴,缓缓向南岸行走。
      杰伊·科克伦,51岁,在现场两万多观众的注视下,他沉着地迎着微风前进。他脚下的“路”,是一根不足3厘米粗的钢丝,行程628米,高度375米,高度、长度、难度都将改写吉尼斯世界纪录。
      夔门天下雄世人皆知:两岸高山对峙,峡壁峭削,江水汹涌。由于北低南高,他行走的钢丝呈15度的倾斜。
      科克伦选择这一险要之地,自称是“迄今为止最富刺激的一次挑战”。他觉得行走钢丝已不是简单的冒险,而是挖掘潜能,向自身挑战的一种方式。
      在加拿大举行的一次博览会上,他连续在钢丝上走了41个来回,共走了1.23万英尺。两年后在同一地点,他在钢丝上呆了21天。他走夔门前的一次走钢丝活动,是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从地面高度开始行走1800英尺,到达360英尺高的广播电视塔。
      平素淡雾笼罩的夔门,这天却被秋阳照得轮廓分明。科克伦一步一步坚定地行进着,近半程时,他在空中向观众挥手致意,随后加大步伐,没作停留,走向目的地——北岸狮子包。用时不到1小时。
      科克伦说:“平衡、力量、健康,是走高空钢丝的基本条件,但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自信心。”
      挑战生命的极限是没有止境的。正是在这种挑战中,科克伦领悟到生命的意义。
    1.“他脚下的‘路’,是一根不足3厘米粗的钢丝,行程628米,高度375米”,句中的这些数字都表明了科克伦________。
    2.科克伦为什么要选择夔门横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素淡雾笼罩的夔门,这天却被秋阳照得轮廓分明”,这里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
    4.文章的第五自然段,介绍科克伦以前的走钢丝活动,目的是想说明________。
    5.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科克伦走钢丝的从容自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科克伦横跨三峡夔门,不仅是一次探险,更重要的是________。
  • 写作。
      夜晚遥望星空,我们总会有无数的遐想。现在,已不只是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相会的年代了,科学,已经使我们和其他星球成为近邻。你了解哪一个星球,就做一次畅想,以“假如我登上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