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然(yǎn)
    B.之(sǎn)
    C.鸿(rú)
    D.有闻(xiǎn)
    不(wáng)
    (shǔ)
    甚蕃(fán)
    髫(tiáo)
    (huò)
    (zhuàn)
    玩(xiè)
    不胜(zān)
    (mǐng)
    (xū)
    (mù)
    (zhě)
  • 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巧夺天工 水波不掀 因势象形 水落石出 骄首昂视 趋炎附势
    案椟劳形 落英缤纷 世外桃园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鸡犬相闻
    错别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 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不足为外人道也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指出其本字。
    (1)选贤与能 ______ 通_______
    (2)诎右臂支船______ 通_______
    (3)左手倚一衡木______ 通______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_____通_____
  • 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
    (1)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
    (2)不 足 为 外 人 道 也
  • 根据提示默写。
    (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
    (2)《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和《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3)《陋室铭》中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爱莲说》的描写中渗透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突出莲的洁净、单纯、雅致的文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中描写洞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洞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石壕吏》中老妇诉说家中现状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_____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
    【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乙】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甲诗与乙诗中都提到了“故人”,甲诗中的“故人”指________,乙诗中的“故人”指_________;“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两句诗也是_____________中的“故人”写的。
    2.甲诗与乙诗表现的送别季节都是_______________,甲诗能反映出这一时令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乙诗能体现这一时令特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3.甲诗一开头就点明了友人惜别的地点是__________,“西辞”说明朋友要去的广陵在___________;乙诗一开头也点明了与友人惜别的地点是___________,从这首诗的最后一句看,友人要去的地方在____________。
    4.甲诗与乙诗都描摹了送别的景色,但两诗有所不同:甲诗是先_________后________,乙诗则先_________后_________,情中言事。
    5.甲诗的第一、二句除了勾画出惜别的画面外,还烘托了南方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环境气氛,从中可触摸到诗人内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乙诗的第一、二句写了“雨”“柳”这些景物,从春寒料峭、凄清冷落的氛围中,烘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6.甲诗中表现诗人长久翘首凝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别后生活牵挂与关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诗与乙诗都有言外之意。甲诗第一句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诗第二句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并完成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1)出淤泥而不( )
    (2)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3)陶后鲜有( )
    (4)到山花烂漫时(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莲,花之君子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5.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并完成问题。
    鸟说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官官然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
      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患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彀,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如取以去。
      嗟乎!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1.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2.说,是一种文体,可以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或_______。本文是一篇以_______为主的“说”体文字。
    3.解释句中的加粗词。
    (1)巢大如( )
    (2)小不能掬( )
    (3)手下鸣乃( )
    (4)雏且出矣,雌者覆之(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对鸟儿的遭遇是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作者写本文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它有袅娜可爱的茎叶,娇嫩雅致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它的果实莲子和根藕都是食物中的精品。从古至今,莲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建筑物上,也出现在许多绘画作品中。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篇章,赋予莲以许多美好的品质。
      要求:①可以以莲为话题写一篇说明文;可以写一篇游记;可以对你读过的有关莲的文章发表个人的见解。
         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