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第七周周考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茫( ) 罩( ) 梁( ) 诬( ) 
    若( ) 骗( ) 相( ) 虚( )
  • 文学常识填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作者是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和________家,原名________。他1918年发表了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    一部白话文小说是《________》,著有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 散文集《________》等。
  • 下列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四川灾区重建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只有长期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B.谈起未来经济的发展,这位年轻的学者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让在场的人们惊叹不已。
    C.在这次面向全市的公开课上,张浩同学夸夸其谈的发言赢得了听课老师的一片喝彩。
    D.温家宝总理身临地震灾区,运筹帷幄,科学调度,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第七周周考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这次学校组织的捐款活动,使我深切地认识到:源于十三亿中国人的绵绵不绝    的爱能战胜一切困难。
    B.谁也不得不否认刘谦是现代最出色的魔术家之一。
    C.自信的品质正是在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
    D.刘翔继续参加比赛的关键在于他的脚伤能否顺利康复。

  • 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和发现。
      材料一:2009年9月,海南省副省长林方略表示,虽然甲型H1N1流感在我国已发现上百例,但至今没有一例死亡病例,且世界上甲型流感的病死率也不足1%,甲型H1N1流感并不可怕,希望各媒体积极引导民众预防甲型H1N1流感,不要过分渲染甲型H1N1流感的严重性,要科学、客观、准确地报道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情况。
      材料二:专家指出,尽管甲型H1N1流感的病死率很低,并不意味着人们就可以对此病掉以轻心,由于这是个新生的流感病毒,是否会产生变异等都是未知数,所以对此病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十分必要,随着医学界对此病的认识更加深入,并研发出相应的预防药物,防控手段和级别才会作出相应的调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回答问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论点的?有什么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阅读,请你理解“中国的脊梁”在文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过一面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加点的字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第七周周考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自信成就辉煌
    张保振
      ①前几天,从电视上看到记者采访中国男子体操队时,一名队员成竹在胸地说:一个动作,只要在训练时有七次、八次成功,比赛时就有把握去做。说此话时,这位队员目光坚毅,面色沉稳。这是自信的表现。自信在关键时刻是会成就辉煌的。
      ②这样的例子很多。譬如刘翔,无论比赛时是分在自己熟悉的跑道上,还是分在自己很少去跑的边沿跑道上,他总是自信自守,平静以待。再如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无论比赛时是顺境,或是逆境,她总是自信有加,挥拳加劲,从而把劣势转为优势,优势变为胜势。这种“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的自信力,往往是造就运动员冲金夺银的关键因素之一。
       ③自信成就辉煌,不是说只要自信,就能成就辉煌,而是说自己要认识自己,自己要相信自己。认识自己的前提是“知彼”。只有真“知彼”,才能真“知己”。不知对方虚实,就难以战而胜之;相信自己的前提是实力。没有实力,空有豪情万丈,虚有无穷天地。毕竟,在竞技场上,钟薄无震声,力厚响山河。
      ④自信成就辉煌的核心是创新。只有自已能创出新意,具有“核心技术” “绝招”“秘密武器”“杀手锏”,才有可能最终胜利。奥林匹克的精义是更快、更高、更强。要做到这些,没有一点创新精神,没有一点创新技术,没有一点创新表现,只会重复老一套,温习老功课,演习老技法,是不可能自成高格上境界,翻着筋斗入胜境的。
      ⑤自信成就辉煌的关键是求已自助。竞技项目从来就是这样:我快、我高、我强,别人也在快、也在高、也在强,如时钟之针只会向前不会倒退一样,竞赛之车谁也不会倒着开。关键是,求人不如求自己,只要横下一条心,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力,做自己的主人,就有可能在强者之林中胜出,创造一种辉煌。
      ⑥自信成就辉煌的灵魂是求实进取。自信不是目的,而是认识规律、发现规律、学习规律、依据规律,从而攀岩而上,登高赋新。扔掉“自负感”,克服“自傲症”,这是态度上的求实进取。当然,自信绝不是自封,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向强者学习,化强者的优势为自己的优势,既不固步自封,又不安于小成。这种自信,只有实事求是之意,毫无刚愎自用之心。也正因为如此,行动上要踏踏实实、自自然然,带着自信学别人,只有这样,才能遇到突变不惊慌,无故加之不震怒。
      ⑦70多年前,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道:“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话讲得透彻。试看当今,改革带来的动力,开放带来的活力,灾难带来的凝聚力,不仅使奥运健儿,而且使每一个中国人,都充满着自信,并相信:自信会成就辉煌。(摘自《人民日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③一⑥段从哪些方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再举两个跟自信相关的事实论据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哪些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综合性学习
      2009年春节晚会上,赵本山和他的徒弟“小沈阳”等表演的小品《不差钱》深受观众喜爱并获得中央电视台“我最喜爱的节目”一等奖,“小沈阳”其人也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小沈阳”成名背后的酸甜苦辣和所付出的汗水,出生于贫困的农民家庭,小学没上完就出来讨生活,作品几次上春晚被裁,演出的出场费仅50元……假如有一天,“小沈阳”应邀来你所在的城市演出,学校派你作为代表去采访他。
    (1)你会向“小沈阳”问哪两个问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访结束时,请你用一句名人名言作为结束语赠给“小沈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沈阳”一夜成名后,拥有了许多粉丝,他们模仿“小沈阳”的说话腔调、动作,许多电视台也推出“小沈阳”模仿秀,请你针对这一现象谈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作
      根据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有一个乞丐和一个画家,乞丐坐在画家工作间的马路对面。这位画家为这位屈于生活压力、灵魂深处透出绝望的人画了一幅素描。他并未拘泥于形似,而是做出了几处重要的改动:他在乞丐浑浊的眼中加了几笔,使双眸闪现出追求梦想时的倨傲不羁;他拉紧了这个男子脸上松弛的肌肉,使之看上去充满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当作品完成后,画家把乞丐叫进来拿这幅画给他看。乞丐看到画中人和自己有几分相似,犹豫着问道:“这是我吗?”“这就是我眼中的你。”画家回答道。乞丐挺直了腰杆,响亮地说:“如果这是您眼中的那个人,那他就是将来的我。我会奋起直追,竭尽所能,迈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