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或者为加粗字注音。
    (1)高猿长xiào( ),( )引qī( )异。
    (2)晓雾将xiē( ),猿鸟乱míng( );夕日欲( ),沉lín( )jìng( )跃。
    (3)大声如雷tíng( ),zhèn hàn( )( )激射,吞天( )日,势极雄háo( )。
    (4)湖上影子,惟长( )一hén( )……与余舟一jiè( )。
    (5)征péng( )出汉塞,归yàn( )入胡天。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释下列加粗词。
    (1)亭午时分___________________
    (2)沉鳞竟跃___________________ 
    (3)鲸波万仞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河落日圆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将下列作品和作者正确地连接起来。
    《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李白
    陶渊明
    王维
  • 用课文原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2)_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3)___________________,古来共谈。________________清流见底。(《答谢中书书》)
    (4)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渗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既着力描写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诗中画线句子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构思新颖,联想奇特,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不见月___________________
    (2)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
    (3)夏水陵___________________
    (4)沿阻绝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
    虽 乘 奔 御 风 不 以 疾 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句中“三声”的“三”,不是确数,可以理解为“几声”或“多声”。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很多见,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常常见到“游山玩水”、“奇山异水”、“看山听水”这些词语,似乎先“山”后“水”已成为一种习惯的思维顺序。本文写三峡风光,也是先从“山”下笔。你认为这也是习惯的思维顺序吗?倘若如此,为何选文在写四时风光时,却又不按常规的四季顺序来写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秋天的三峡,作者重点突出了哪一种事物的描写?为什么这样写?抒写秋感几乎成了中国文学的一种传统,你能写出几句古人咏秋的名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利用文中的词句,组成一副描写三峡风光的对联。(字数相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并完成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这篇文章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粗的字。
    (1)人鸟声绝( )
    (2)长堤一痕( )
    (3)有此人( )( )
    3.找出文中表现雪大和雪美的词语。
    雪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描写景物采用了以小衬大的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既然是看雪,但为什么要写与金陵来客一起喝酒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尾处舟子说相公“痴”,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并完成问题。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涉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坐尽惊。邕日:“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间日:“卿能诵乎?”日:“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其强记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是人常以为宿构;然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三国志·王粲传》
      【注】①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②车骑填巷,宾客盈坐:意思是到蔡邕家的人很多。③倒屣(qǐ):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了,形容对来客的热情欢迎。④王公:特称王粲的祖父王畅。⑤强(qiǎng)记:记忆力强。⑥属(zhǔ)文:写文章。⑦宿构:预先谋划准备。⑧精意覃(tán)思:精心深思。⑨加:超过。
    1.用“/”标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语调停顿。
    时 邕 才 学 显 著
    2.解释文段中加粗的词。
    (1)奇:____________
    (2)一:____________ 
    (3)识:____________
    3.说说文段中画线句“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写了王粲的哪些才能?(摘选文段中概括性词语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说出“粲至”“一坐尽惊”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就蔡邕的言行,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作
      我们学了不少写景抒情的文言文,或者说是游记,如《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等,请你也写一篇游记,力求做到景中含情、情景交融。不少于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