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12.树林和草原》的第一部分试题
  • 根据拼音写汉字。
    rú湿(  )
    kēng qiāng(  )
    yùn(  )蓄
    zhēn树(  )
    目xuàn(  )
    qióng隆(  )
  • 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一棵橡树贪婪地伸开它那掌形的枝叶;银色的大水泡摇摇摆摆地从长满细致柔滑的青苔的水底升起。(  )
    (2)附近的空气似乎特别清澈,像玻璃一样。(  )
    (3)火灾吗?……不,这是月亮正在升起。(  )
    (4)我的天啊,周围一切多么愉快地闪耀着亮光,空气多么新鲜、清爽,青莓和蘑菇多么芬芳!(  )
  • 《树林和草原》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是_________国作家。
  • 《树林和草原》是以第几人称来写的?文中主要人物的身份是什么?这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12.树林和草原》的第二部分试题
  • 《树林和草原》写了哪几个时间段里的景物?你能概括一下各时间段里景物的特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的天啊,四周一切多么愉快地闪耀着亮光,空气多么新鲜清爽,草莓和蘑菇多么芬芳!……”句中的加粗词语能去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树林和草原》在描写景物时多处用了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请根据下面的描写片断,把你能想象到的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济南的冬天》写了雪后的黄昏美景,《树林和草原》写了雨后的黄昏美景。请你写一段文字描绘一下晴天的落日黄昏或阴天的黄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12.树林和草原》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可是眼看着黄昏来临了。晚霞像火焰一般燃烧,遮掩了半个天空。太阳就要落下去。附近的空气似乎特别清澈,像玻璃一样;远处笼罩着一片柔和的雾气,看上去是温暖的;鲜红的光辉随着露水散落在不久以前还洒满了淡金色光线的林边草地上;树木、丛林和高高的干草垛,都投下长长的影子……太阳落下去了;一颗星在落日的火海里发出颤抖的闪光来……瞧,这火海渐渐泛白;天空变蓝;一个个的影子逐渐消失,空气中充满了烟雾。该回去了,回到你过夜的村中的农舍里去了。你背上枪,不顾疲倦,迅速地走着……然而,夜幕降临了;二十步之外已经看不见东西;狗在昏暗中微微地显出白色。在那边黑糊糊的丛林上,天际朦胧地发亮……这是什么?火灾吗?……不,这是月亮正在升起。而那下面靠右边,已经闪耀着村子里的灯火……终于到达了你的屋子。隔着窗子你可以看到铺着白桌布的餐桌、燃烧着的蜡烛、晚餐……
    1.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景色的变化,请你试着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太阳就要落下去”一段时间中,作者描绘了哪几种景物?请你一一举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最后一句话转入屋内的陈设,这样写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把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读 山
    张腾蛟
      群群的山峦如部部丰厚的卷册。
      迤逦复迤逦,连绵复连绵,在时间的长流中。
      裸其奥义,隐其真髓,于大地之上。
      我,乃是一个饥饿了很久的,读者。
      我是常常去读山的,远远地读其苍茫,近近地读其清幽;精读其豪放,细读其深沉。读青,读绿,读和谐,读静谧。
      我常常去读那些嶙峋峥嵘的巉岩。读它们的容颜,读它们的生活,读它们的风貌,读它们的历史。读它们是用一种什么样子的步子走出了洪荒,读它们是以一种什么样子的姿态去承受亿万年的风风雨雨。然后,我也去读它们的威武,也去读它们的温顺。读它们为什么会耐得住永恒的寂寞,为什么会耐得住永恒的蹲坐。读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好的气度,可以容忍一些错综复杂的根须在它们的身边蛮横地盘缠。
      茂密的林木,在山中凝聚起了片片青翠,突现出这些丰厚卷册中的美丽的篇章,我就这样静静地读着它们。
      读那些嫩芽如何成长,如何茁壮,如何把一些枝丫交给了它们的子孙,然后,它们又如何回到泥土中。
      读一条细长的根须,如何穿过一段泥土,然后在另外的一个石隙中钻出头来,成长起另外一个新的生命。
      读一根瘦弱的树枝,如何自阴暗的一角伸出手来采摘阳光,然后去营养自己,成长起另外一个新的生命。
      山林的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在这里可以觅得一切。有一天,当我正在读那棵爬藤如何借着一株枯树而站了起来的时候,便骤然发现了那棵枯树的笑颜,我已经意会出来,它是因为那棵爬藤为它装饰了绿意而笑的。又有一天,当我正在读着另外的一滩浓绿时,发现一条蜿蜒的小径,非常自在地从我的身旁伸向了山巅,我想,谁是这条小径的母亲呢?谁会选择在这样的一个山野中踩下了他的第一个步子?像这么一条瘦小的小径,为什么可以负荷得了那么多脚步的践踏呢?
      这样的山野并不纯然是静谧的,可以读到唧唧喳喳的虫叫,也可以读到啁啁啾啾的鸟鸣。有时候,在一堆非常繁茂的草丛里,还可以发现昆虫世界中的小小的战争。
      在读山的时候,也会读到一些偶发的事件。就像那年春天,当我正在初读一片新鲜的山林时,听到喊声自四面八方响了起来,并且,在喧嚣中还隐隐约约听到一些杀杀砍砍的声音,我便立刻攀登山巅,举目远眺!看到了,山脚下,一群群勇壮的嫩芽,正在追撵着一个败阵的冬天。
      山是一部丰厚的卷册,怎样读也读不完它。读了巉岩再读山林,还有那挺耸的峰呢,还有那些深幽的谷呢。
      我是一个读山的人,但是我知道,有时候人家也会读我的,当我就像是一个短短的句子般地投向山林时。
    1.(1)本文题为“读山”,实际上作者着重读出了“山”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限10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为“读山”实际上是在读人,本文读出了哪些人格特质?(限20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篇写道:群群的山峦“裸其奥义,隐其真髓”。请结合全文内容回答:“奥义”和“真髓”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它是因为那棵爬藤为它装饰了绿意而笑的”一句,有何含意?(限20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我就像是一个短短的句子般地投向山林时”,试推断和想象人家会怎样读“我”?(限30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树林和草原》中作者是怎样把草原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的?本文语言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提供的语境,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人生如同山中的树,生于南坡,阳光充足,_________,可谓顺境;生于,_________,_________土壤贫瘠,可谓_________。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背景,但可以选择生活态度。
  • 下面这段文字中的画线处有三处毛病,请按要求答题。
      ①为什么人类对火星始终充满向往?因为就目前的观测情况看,②火星是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尽管火星上的温度是零下200℃。③但从所有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的环境是与地球最相像的。火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那里还有相当于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重力和百分之一的大气浓度。④有人估算,人类登上火星需要600亿美元的资金,甚至更多。最主要的是,探测器已经发现了在火星冰冻的极点和地表下有水存在。
    A.用词不当的一处是______(填序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意思表达不完整的一处是______(填序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与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不一致的一处是______(填序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