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人教版天津市宝坻二中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加粗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德(xíng) (jiù) 词(yú) (zhì)
    B.落(yǔn) 偻(gōu) (lù) 慰(fǔ)
    C.驾(líng) 智(ruì) (wù) 忑(tǎn)
    D.亵(dú) 凿(nà) (yè) (yǎn)
  • 下列四组词语中只有一组词是书写正确的,它是
    [     ]
    A.红妆素裹 润如油膏 祸国殃民 不攻自破
    B.风流人物 弥足珍贵 泱泱大国 世外桃园
    C.一代天娇 绿树成阴 长脚秧鸡 萍水相逢
    D.温声细语 再接再厉 晕头转向 数见不鲜
  • 自然美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柔性美。下列古人的哪两句诗,同时体现了这两种美
    [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
    D.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对媒体日前先后表示将自动减薪。
    B.炎热的酷暑,在浓荫密布的树下乘凉,的确是一件乐事。
    C.“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D.通过这次上岗前的集中培训,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 2012届人教版天津市宝坻二中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几则公益广告,从主观情感和客观效果看,用语不够得体的一项是
    [     ]
    A.把美丽留给大家共同分享吧!——花坛寄语折花者
    B.别对我动手动脚。——树木寄语
    C.抽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寄语
    D.我的形象全在你举手投足之间。——墙壁寄语
  • 阅读《傅雷家书》选段,完成问题。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_______,这种精神_______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_______。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_______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 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 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_______,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 来的借鉴,以致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 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1.下列词语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预告 消沉 预料 大惊小怪 惊心动魄
    B.预料 消沉 预告 惊心动魄 大惊小怪
    C.预料 消极 预告 大惊小怪 惊心动魄
    D.预告 消极 预料 大惊小怪 惊心动魄
    2.选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以后重蹈覆辙
    B.以免重蹈覆辙
    C.难免重蹈覆辙
    D.难以重蹈覆辙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太强烈 ,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一句采用拟人的修辞,告诉儿子要用平常心态去对待生活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保持心理平衡。
    B.作者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希望儿子能够正确对待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学会用达关的态度泰然处之,保持心灵的平衡;进而能够冷静客观的分析事理,正视现实,吸取前车之鉴。
    C.选文中将对待心灵的创伤的态度比喻为“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意思是对待往事应有的心态是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D.作者用“克里斯朵夫”的事例主要意思是鼓励儿子做克里斯朵夫那样栽了跟头爬起来前进的、有坚强意志的人。
  • 阅读《陈涉世家》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大雨 会:适逢,恰巧遇到
    B.死,死国可乎 等:等待
    C.扶苏以谏 数:屡次
    D.陈胜 王:称王
    2.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
    A.怅恨久
    B.二世杀
    C.楚人怜
    D.固以怪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
    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为二人报仇。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对下列选文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安陵 易:交换
    B.秦王怫然怒 怫然:盛怒的样子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
    D.秦王色挠,长跪而之曰 谢:感谢
    2.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     )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B.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C.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 2012届人教版天津市宝坻二中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将下列古诗文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肠断白蘋洲。
    (2)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
    (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
    (5)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
    (6)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______________。
  • 填空。
    (1)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战争激烈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武陵春》中叙述诗人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程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炉火》一文,回答问题。
    炉火
    臧克家
      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冬天刚刚冒了个头,落了一场初雪,我满庭斗艳争娇的芳菲,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白了头。两棵丁香,叶子簌簌辞柯了,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
      每到这个季节,十一月上旬,我生上了炉火,一直到明年四月初,将近半年的时光,我进入静多动少的生活。每到安炉子和撤火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些感触,季候的变迁,情绪的转换,打下了很鲜明、很深刻的印记。
      我的小四合院,每到冬季,至少要安六个炉子,日夜为它奔波,我的家人总是念咕说:安上暖气多省事,又干净。我也总是用我的一套理由做档箭牌:安暖气花费太大呀,开地道安管子多麻烦呵,几吨煤将放在何处?还得有人夜里起来烧锅炉……我每年这样搪塞,一直搪塞了二十一年。其实,别的都是假的,我中心的一条是:我爱炉火!
      我住北房,三明两暗。左右两间有两个炉子,而当中的会客厅,却冷冷清清,娇花多盆,加上两套沙发,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客人来了,大衣也不脱,衣架子成了空摆设。到我家做客的朋友们都说我屋子的温度太低了。会客室里确实有点冷清,而我的写作间兼卧室却暖和和的。炉子,成为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爆裂,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和喜悦。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恰巧一位风雪故人来,一进门,打打身上的雪花,进入了我的内室,沏上一杯龙井,泡沫喷香,相对倾谈,海阔天空。水壶咝咝作响,也好似参加了我们的叙谈,人间赏心乐事,有胜过如此的吗?
      每晚,我必卧在床上的,对着孤灯,夜读至十时,或更迟些。炉火伴我,它以它的体温温暖着我,读到会心之处,忽然炉子里砰砰爆了几声,像是为我欢呼。有时失眠了,辗转不能安枕,瞥看炉子里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胧的境界。
      暖气,当然温暖,也干净,但是呵,它不能给我以光,它缺少性格与一种活力。我要光,我要性格,我要活力。
      我想到七八岁上私塾的时候,冬天,带上个铜“火箱”,里面放上几块烧得通红的条炭,用灰把它半掩住,“火箱”盖上全是蜂窝似的小孔,手摸上暖乎乎的,微微的火光从小孔里透露出来,给人以光辉,它不仅使人触感上感到温暖,而且透过视觉在心灵上感受到一种启示与希望的闪光。
      有这种生活经验的人,会饶有情趣地回忆起隆冬深夜,置身在旷山大野中,几个同伴围在篝火旁边取暖的动人情景。火,以他的巨大热量使人通体舒畅,它的火柱通天而起,在黑暗中给人以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与向前冲击的勇气。在它的猛烈的燃烧中,迸出噼噼啪啪的爆炸,不像一声声鼓点吗?
      炉火当然不是铜“火箱”,也不是篝火,可是它们有着同样的性格:它们发热,它们发光,它们也能发出震撼人心的声响。几十年来我独持异议不安暖气,始终留恋着炉火,原因就在此。
    1.“秋去冬来”,此时庭院里“芳菲”失色,叶子“辞柯”。作者在描写中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融入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描绘了冬季与炉火相伴的两个生活判断,请你各用一句话概括其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揭示了“炉火”的哪三个特点?请结合这三个特点谈一谈“炉火”带给“我”怎样的感受和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凸显“炉火”的形象,采用了怎样的写法?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文。
      拥抱母亲,我们会享有亲情的温暖;拥抱成長,我们会丰富生命的内涵;拥抱梦想,我们会开创人生的辉煌;拥抱阳光,我们会感悟快乐的真谛;拥抱春天,我们会领略自然的美好。拥抱就是享有,拥抱就是开创,拥抱就是感悟……
      请以“拥抱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字数600字左右。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