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届人教版重庆市垫江八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襁(bǎo) 成吉思(hàn) 渎(xiè) 蹈覆辙(chónɡ)
    B.旁(wù) 留之际(mí) 进(bìnɡ) 不舍(ɡuā)
    C.扶(yè) 怒不可(è) (ráo) 黄土(póu)
    D.智(ruì) 尽职守(kè) 凿(nà) 气吞牛(dòu)
  • 找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风骚 渲嚷 留滞 孤军奋战
    B.陵驾 凭调 忐忑 自知之明
    C.嬉闹 灵柩 谀词 脑羞成怒
    D.沉吟 陨落 田圃 断章取义
  •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行。
    B.“勤学好问”是提高学习 成绩的不二法门
    C.上帝在创造世界时,把一切生物分散安置并教会他们传宗接代,繁衍自己的子孙。
    D.你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重蹈覆辙,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全校同学积极响应校团委为玉树遭受地震灾害同胞献爱心,作贡献。
    B.这次惨痛的经历,终于使他大彻大悟,痛改前非了。
    C.同学们要厉行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等不良行为。
    D.我们只有掌握了扎实的语文基础,就能为学习别的知识插上翅膀。
◎ 2012届人教版重庆市垫江八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展示了他那苦难而难忘的童年生活。
    B.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赞美,是《繁星》和《春水》的主题歌。
    C.《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乘“冒险号”救出了土著黑人“星期五”。
    D.《朝花夕拾》原题叫《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优美的散文珍品。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人们在起床时发现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雾海,这样的天气广东人称为“回南天”。回南天是一种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湿漉漉的,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浓雾是“回南天”最具特色的表象。据统计,回南天现象严重时可使能见度降至50米。
    (1)“回南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超过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南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仿照下列语句,补写一句话,使之与前文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生命,总是有梦的:哪怕是一棵受伤的树,也要献出一片绿阴;哪怕是一朵残缺的花,也要献出一缕芬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月5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5周年纪念日。为了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你所在的班级定于2007年3月5日下午4点半在教室搞一个讨论如何学习雷锋的主题班会。
    (1)如果请你代表全班邀请你班校外团队辅导员丁老师来参加这个主题班会,你准备怎样邀请她?请展开合理想象,把你见到她时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要求简洁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老师在会上讲到了网上关于学雷锋的几个帖子:
    ①近日媒体对昆明近10所中小学进行调查,其中包括“你知道雷锋的故事吗?”“雷锋是做什么的?”“描述你心目中的雷锋形象”等问题。结果有近五成人不知道雷 锋是何许人。还有在“雷锋是做什么的”问题中,“红军”、“杂务员”等五花八门的答案让人啼笑皆非。
    ②一个日本企业家这样感叹:“雷锋仅20多岁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对人类是有贡献的。学雷锋无国界之分,把雷锋精神引进我们公司,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会改变员工的精神面貌,产生巨大的效果。”一个美国商人也说道:“雷锋精神是人类的财富,应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要学习雷锋对待事业的态度,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质。”
    ③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生活表现出更为开阔的空间,然而,我们曾经火热的心灵却开始变得冷漠:亲情冷了,同居一楼,邻里相见不相识;友谊馊了,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证。雷锋这个我们几十年来景仰、崇拜和学习的榜样,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傻子。读了丁老师的介绍,请概括出你得到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上同学们就中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怎样发扬雷锋精神征集建议,请你也写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届人教版重庆市垫江八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1)《观刈麦》诗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虫声新透绿窗纱。《月夜》
    (3)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_。《三峡》
    (4)诗中描绘诗人刚上路所见的景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商山早行》
    (5)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 咏梅》陆游)
    (6)《岳阳楼记》表现范仲淹伟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
    (1)故不意也________________
    (2)而君五十里之地存者________________
    (3)天下缟素,今日是也________________
    (4)长跪而之曰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4.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了本文,你认为唐雎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有何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并回答问题。
    漓江情韵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 绝美鳊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体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痰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b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画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并回答问题。
    幸福
    苇岸
      ①哲学家培根一生写了五十九篇小品文,他仿佛谈论了人世所有大的事情,但惟独没有论幸福。或许他缺少了时间,因为他最后的《论谣言》便是未完笔的残篇。培根没有论幸福,但他论证了那些往往被世人误解拥有便幸福,因而盲目和疯狂追求的事物。譬如财富。关于财富,培根把它称作德能的障碍物。因为财富之于德能正如辎重之于军队,辎重是不可无,但过量的辎重会阻碍行军,有时因为顾虑辎重而失却或扰乱胜利。
      ②唐朝诗人韩愈写了一句意味深远的诗:“________________。”把幸福完全寄托在财富上者,常常是那些尚未获得财富的人。这是人类无数错觉中最大的错觉。
      ③幸福不是时代、国度、地区或阶层的专有物,幸福也不为财富的多寡所左右。宫殿里有叹息,茅屋中有歌声。人类在寻求幸福的终极目的驱动下,创造出愈来愈广的器具帮助自己,机器解放了人类的体力,电脑解放了人类的脑力。但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现代这样,人类的生活如此紧张和匆忙。中非洲的洛美人反对把电带进他们生活的丛林,南美洲的爱尔人阻止公路穿越他们定居的区域。他们并不认为是在拒绝现代文明带给他们的幸福,他们保持着自己纯洁原始的传统。在高度体现人类物质文明的欧洲边缘,有一座马德拉群岛,那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没有汽车和工厂,没有竟争和效率,劳动的人们面带微笑,在太阳下唱着舒緩悠长的歌谣。当工业社会的游客慕名而至,他们紧张的心弦倍感松驰,躁动的情绪复归宁静。人类的心灵向往什么呢?这向往如同梭罗所比喻:好像水边的杨柳,一定朝着有水的方向伸展它的根。
      ④幸福无疑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但人们不应以此误入歧途,转而毕生追求财富。当人们把幸福全部寄托于此后,拜金主义兴起,消费主义盛行。“欲急速致富者将不免于不义”。我们费尽心机,仅仅为增加几枚银币;然而书内有黄金般的文字^历代最聪明的智者的话,我们无视。我们终日忙碌,头脑里装满市场和物价;然而壮丽的日出和春天等待观赏,我们无暇。有限的地球除了要养活人类,还要养活人类的奢侈和虛荣。工业革命发生仅仅二百年间,人类便为此走到了自身所造成的各种毁灭性灾难的边缘。
      ⑤伟大的诗人泰戈尔认为,人类与世界存在着三种关系,即理性关系、实用关系和美的关系。理性关系让我们了解世界的秘密,实用关系使我们满足肉体各种所需,美的关系则赋予我们的心以爱,消除我们行为中的功利主义。与世界的理性关系好比是我们的学校,与世界的实用关系好比是我们的办公室,而与世界的美的关系则是我们的家庭。我们不会完全呆在学校里,也不会完全待在办公室里,家是我们最后的栖身之地。由于有美的关系,我们与万物的距离消失了,我们同它们是近邻和兄弟。在万物中完整地获得自己的价值和人性,是人类心灵的天然属性,也是人类的终极目的,人在其中将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一九八九年三月)
    1.本文标题为“幸福”,但开篇却有哲学家培根写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的划线处,应填下列(     )。
    A.白雪却嫌春色晚
    B.草色遥看近却无
    C.山净江空水见沙
    D.百般红紫斗芳菲
    3.第③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一种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提到的“欲急速致富者将不免于义”,在当今社会中也不乏其例,请选取三个事例用排比句式写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①宫殿里有叹息,茅屋中有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壮丽的日出和春天等待观赏,我们无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⑤段作者的幸福观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文。
      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题一:请以“那目光,我永远的记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名诗,借水的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从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这句诗唤起了你成长的日子里怎样的故事?请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自拟题目,叙说一个“读书——成长”的故事。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