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根据拼音写汉字。   
    狡(xiá)______   ______(jiǒng)迫 打喷(tì)______
    ______(yìyì)发光 ______(zhàn)墨水
  • 下列加粗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战战兢jīng  qiè 
    B.jūn裂 nà  yàn
    C.媚chǎn  而不舍qì  chì
    D.挑tī  chéng罚 shǔn吸
  • 下列关联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
    A.青海湖水不但蓝得纯净、深湛,而且蓝得温柔、恬雅。
    B.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不该错过。
    C.灯影峡是险峻,干枯无味。
    D.你无论生长在祖国的哪一片土地上,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 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上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     ]
    汶川地震,举世同悲;_________,患难与共,尤显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同胞情。圆殇之日,重生之时;中国挺住,四川雄起,愈见华夏儿女_________的民族魂。
    A.风雨飘摇 百炼成钢
    B.风雨飘摇 百折不挠
    C.风雨同舟 百炼成钢
    D.风雨同舟 百折不挠
  • 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差半车麦秸》一文反映了广大农民对乡土的热恋、对和平的向往以及人民群众蕴藏的反抗侵略的无穷无尽的力量。
    B.《清兵卫与葫芦》通过清兵卫与葫芦的故事,批判了那种粗暴扼杀少年个性、剥夺孩子爱好的做法,呼吁要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
    C.《孔乙己》一文以鲁迅(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作为线索。
    D.《一厘米》歌颂了为人父母对完美的执著和全力以赴的追求,塑造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 古诗文默写。
    ①青青园中葵,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③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__。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
    ⑤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 。
◎ 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综合性学习:根据下面的调查表完成题目。      
    初三年段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表
    阅读目的
    汲取文学素养
    应付考试
    消遣
    其他
    人数比例
    25%
    55%
    12%
    8%
    (1)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所阅读的名著,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请简要说明理由。
    书名: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这部名著中,撷取一个精彩的情节,向同学们作简要介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秋水》,完成8——11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解释加粗的词。
    ①不见水端_________________
    ②百川河_________________
    ③则矣___________________
    仲尼之闻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由此文衍生出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成语:____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这篇短文联系自身,谈谈你认识到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孔已己》,完成1——4题。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1.选文中几次写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的“笑”有什么作用?分析不确切的一项(   )
    A.增强悲剧气氛,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强烈的对比。
    B.揭露封建社会的冷酷。
    C.批判当时群众的麻木、冷漠。
    D.加强喜剧色彩,是对孔乙己可笑性格的嘲讽。
    2.画线句子对人物进行了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一句,除了交代时节气候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表达效果。
    ①原来他便用这走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你到底要哪样呢?”两位干部一齐问。
      是的,陶影在这一瞬,也在问自己。她是个生性平和的女人,别说是两位素不相识的老年人登门致歉,就是红衣青年本人来,她也不会刁难他的。
      她究竟想要什么呢?她把小也推到两位老人面前。
      “叫爷爷。”她吩咐。“爷爷。”小也叫得很甜。
      “两位领导。钱请你们收起,票也收起。就是那天当班的查票员,也请不要难为他,他也是负责……”
      两位干部。一看陶影说得这样宁静,反到有些无措。陶影把小也拉得离老人更近些:“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情同孩子讲清楚,告诉他,妈妈没有错儿……”
    1.由选文我们可以了解到陶影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陶影自己在做事上并不完善,为什么在儿子面前表现得截然相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两毛钱都很看中的陶影,为什么拒绝赔偿?为什么说“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情同孩子讲清楚,告诉他,妈妈没有错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毕淑敏的《爱的回音壁》一文,完成1——4题。
      现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几乎都是一个孩子,关爱之心,大概达到中国有史以来的最高值。家的感情像个苹果,姐妹兄弟多了,就会分成好几瓣。若是千亩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里,便独步天下了。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物有所值,感到莫大幸福?我好奇地问过。孩子们撇嘴说,不,没觉着谁爱我们。我大惊,循循善诱道,你看,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洗衣做饭,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多不容易!他们多么爱你们啊……
      孩子们很漠然地说,那算什么呀!谁让他们当了爸爸妈妈呢?也不能白当啊,他们应该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妈妈也会这样。这难道就是爱吗?爱也太平常了! 我震住了。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出了家族的水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可是,你怎样让由你一手哺育长大的孩子,懂得什么是爱呢?从他眼睛接受第一缕光线时,已被无微不至的呵护包绕,早已对关照体贴熟视无睹。生物学上有一条规律,当某种物质过于浓烈时,感觉会迅速迟钝麻痹。
      如果把爱定位于关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的看顾渐次减少,孩子就会抱怨爱的衰减。“爱就是照料”这个简陋的命题,把许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领入误区。
      寒霜陡降也能使人感悟幸福,比如父母离异或是早逝。但它是灾变的副产品,带着天力人力难违的僵冷。孩子虽然在追忆中,明白了什么是被爱,那却是一间正常人家不愿走进的课堂。 孩子降生人间,原应一手承接爱的乳汁,一手播洒爱的甘霖,爱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账簿。可惜从一开始,成人就间不容发地倾注了所有爱的储备,劈头盖脑砸下,把孩子的一只手塞得太满。全是收入,没有支出,爱沉淀着,淤积着,从神奇化为腐朽,反让孩子成了无法感知爱意的精神残疾。
      我又问一群孩子,那你们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呢?没指望得到像样的回答。一个成人界都争执不休的问题,孩子能懂多少?比如你问一位热恋中的女人,何时感觉被男友所爱?回答一定光怪陆离。没想到孩子的答案晴朗坚定。
      我帮妈妈买醋来着。她看我没打了瓶子,也没洒了醋,就说,闺女能帮妈干活了……我特高兴,从那会儿,我知道她是爱我的。翘翘辫女孩说。
      我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因为我们刚在幼儿园里学了一首歌,词里说的是给妈妈倒水,可我妈还没回来呢,我就先给我爸倒了。我爸只说了一句,好儿子……就流泪了。从那次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光头小男孩说。
      我给我奶奶耳朵上夹了一朵花,要是别人,她才不让呢,马上就得揪下来。可我插的,她一直带着,见着人就说,看,这是我孙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最爱我了……另一个女孩说。
      我大大地惊异了。讶然这些事的碎小和孩子铁的逻辑。更感动他们谈论时的郑重神气和结论的斩钉截铁。爱与被爱高度简化了,统一了。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觉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成人注视并强调了这种价值,他们就感悟到深深的爱意。在尝试给予的同时,他们懂得了什么是接受。爱是一面辽阔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爱意反复回响着,折射着,变成巨大的轰鸣。当付出的爱被隆重地接受并珍藏时,孩子终于强烈地感觉到了被爱的尊贵与神圣。被太多的爱压得麻木,腾不出左手的孩子,只得用右手,完成给予和领悟爱的双重任务。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不要抱怨孩子天生无爱,爱与被爱是铁杵成针百年树人的本领,就像走路一样,需反复练习,才会举步如飞。如果把孩子在无边无际的爱里泡得口眼翻白,早早剥夺了他感知爱的能力,育出一个爱的低能儿,即使不算弥天大错,也是成人权力的滥施,或许要遭天遣的。
      在爱中领略被爱,会有加倍的丰收。孩子渐渐长大,一个爱自己爱世界爱人类也爱自然的青年,便喷薄欲出了。
    1.当作者问及那些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感觉到这种莫大幸福时,孩子竟然“漠然”回答“不,没觉得谁爱我们”。“漠然”是什么意思?它给了你怎样的触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谈你对以下两句的理解。
    ①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此文,你觉得这其中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担忧?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生活中,你对爱有哪些具体的体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