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冀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第11课《悼念乔治·桑》的第一部分试题
  •   《悼念乔治·桑》作者_________是______(国别)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乔治·桑是______(国别)女作家。
  •   《悼念乔治·桑》第一段中作者称乔治·桑是“不朽者”,联系全文看,“不朽”具体指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乔治桑是法国19 世纪伟大的小说家,然而雨果在这篇悼文中并没有列举她在文学上的杰作佳品,为什么?先用文章中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原因,然后再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冀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第11课《悼念乔治·桑》的第二部分试题
  •   《悼念乔治·桑》文中说“一种事物消失了,另一种事物降临了”,前后两个“事物”分别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说说《悼念乔治·桑》中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
      她像巴贝斯一样有着一颗伟大的心;她像巴尔扎克一样有着伟大的精神;她像拉马丁一样有着伟大的灵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选文 ,回答问题。
      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
      昔日我曾[①]过她,[②]过她,[③]过她,而今,在死神带来的庄严肃穆之中,我出神地凝视着她。
      我祝贺她,因为她所做的是伟大的;我感谢她,因为她所做的是美好的。我记得,曾经有一天,我给她写过这样的话:“感谢您,您的灵魂是如此伟大。”
      难道说我们真的失去她了吗?
      不。
      那些高大的身影虽然与世长辞,然而他们并未真正消失。远非如此,人们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自我完成。他们在某种形式下消失了,但是在另一种形式中犹然可见。这真是崇高的变容。
      人类的躯体乃是一种遮掩。它能将神化的真正面貌——思想——掩盖起来。乔治·桑就是一种思想,她从肉体中超脱出来,自由自在,虽死犹生,永垂不朽。啊,自由的女神!
      乔治·桑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其他的伟人都是男子,惟独她是伟大的女性。
      在本世纪,法国革命的结束与人类革命的开始都是顺乎天理的,男女平等作为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 。伟大的女性应该显示出她们不仅保持天使般的禀性,而且还具有我们男子的才华;她们不仅应有强韧的力量,也要不失其温柔的禀性。乔治·桑就是这类女性的典范。
      当法兰西遭人凌辱时,完全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为她争光载誉。乔治·桑永远是本世纪的光荣,永远是我们法兰西的骄傲。这位荣誉等身的女性是完美无缺的。她像巴贝斯一样有着一颗伟大的心;她像巴尔扎克一样有着伟大的精神;她像拉马丁一样有着伟大的灵魂。在她身上不乏诗才——在加里波第曾创造过奇迹的时代里,乔治·桑留下了无数杰作佳品。
      列举她的杰作显然是毫无必要的,重复大众的记忆又有何益?她的那些杰作的伟大概括起来就是“善良”二字。乔治·桑确实是善良的,当然她也招来某些人的仇视。崇敬总是有它的对立面的,这就是仇恨。有人狂热崇拜,也有人恶意辱骂。仇恨与辱骂正好表现人们的反对,或者不妨说它表明了人们的赞同——反对者的叫骂往往会被后人视为一种赞美之辞。谁带桂冠谁就招,这是一条规律,咒骂的低劣正衬出欢呼的高尚。
      像乔治·桑这样的人物,可谓公开的行善者,他们离别了我们。而几乎是在离逝的同时,人 们在他们留下的似乎空荡荡的位子上发现新的进步已经出现。
      每当人间的伟人逝世时,我们都听到强大的振翅搏击响声。一种事物消失了,另一种事物降临了。
      大地与苍穹都有阴晴圆缺。但是,这人间与那天上一样,消失之后就是再现。一个像火炬那样的男子或女子,在这种形式下熄灭了,在思想的形式下又复燃了。于是人们发现,曾经被认为是熄灭的,其实是永远不会熄灭。这火炬燃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光彩夺目,从此它组成文明的一部分,从而屹立在人间无限的光明之列,并将增添文明的光芒。健康的革命之风吹动着这支火炬,并使它成为燎原之势,越烧越旺,那神秘的吹拂熄灭了虚假的光亮,都增添了真正的光明。
      劳动者离去了,但他的劳动成果留了下来。
      埃德加·基内逝世了,但是他的高深的哲学却越出了他的坟墓,居高临下劝告着人们。米谢莱去世了,可在他的身后,记载着未来的史册却在高高耸起。乔治·桑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她留给我们的女权,充分显示出妇女有着不可抹杀的天才。正由于这样,革命才得以完全。让我们为死者哭泣吧,但是我们要看到他们的业绩。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伟业,得益于颇可自豪的先驱者的英灵精神,必定会随之而来。一切真理、一切正义正在向我们走来。这就是我们听到的振翅搏击的响声。
      让我们接受这些卓绝的死者在离别我们时所遗赠的一切!让我们去迎接未来!让我们在静静的沉思中,向那些伟大的离别者为我们预言将要到来的伟大女性致敬!
    注:乔治·桑(1804~1876),法国女作家。早期受卢梭影 响,写出《印象安娜》等小说,捍卫妇女权利。1848年法国革命期间,写出《法兰西木工互助会会员》等长篇小说,暴露资产阶级剥削工人、摧残妇女的真相,带有人道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色彩。
    1.依次填入[①][②][③]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爱慕 钦佩 崇敬
    B、钦佩 爱慕 崇敬
    C、崇敬 爱慕 钦佩
    D、崇敬 钦佩 爱慕
    2.“这真是崇高的变容”中“变容”的含义是(  )
    A、脸色变了
    B、改变容貌
    C、改变后的容貌
    D、另一种容貌
    3.“这位荣誉等身的女性是完美无缺的”中的“荣誉等身”指的是(  )
    A、荣誉等待着自身,指荣誉连接不断。
    B、荣誉等于身体,指荣誉很宝贵。
    C、荣誉加起来,同身体一般高,指荣誉很多。
    D、荣誉和身体,都是值得珍惜和爱护的。
    4.“曾经被认为是熄灭了的,其实是永远不会熄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的话中最能概括本文主要观点的一句是(  )
    A、那些高大的身影虽然与世长辞,然而他们并非真正消失。
    B、一种事物消失了,另一种事物降临了。
    C、劳动者离去了,但他的劳动成果留了下来。
    D、一切真理,一切正义正向我们走来。
    6.对全文的感情基调评述得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深沉而哀婉
    B、深沉而昂扬
    C、激越而悲壮
    D、悲痛而凄切
◎ 2011年冀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第11课《悼念乔治·桑》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
    长眠的托尔斯泰
      通常,人老了,意味着成熟。作家老了,尤其应该如此。我特别钦佩文学长者笔下,那种对于命运的领悟,人生的豁达,世情的谙悉,社会的了解,所言所行,常常于不期然中闪烁的智慧之光,足使我们这些后辈于迷梦中清晰, 混沌中了然,而获益匪浅。因此,我总感觉到这些老者的人品、风范、学问,乃至于炉火纯青的文章。由于经过了长时间的历练磨砺,虽岁月迁移,世道变 幻,已无碍于那光辉的存在。于是在我脑海里,对这些敬仰的前辈,遂凝固成一个如玉之润,如石之坚,如水之静,如海之深的永恒印象。
      不知道这是否可称之为历史中的永恒,读者心目中的不朽?
      有一年的冬天,我去积雪覆盖着的托尔斯泰的庄园参观。那庄园叫亚斯纳亚,位于离莫斯科不很远的图拉附近。也怪,那天也不知为什么,偌大的庄园,银光素裹,一望皆白,竟再无其他来参观的人,显得十分的落寂。当时,我心中涌上来很冷清,也很凄凉的感慨。因为看不到太多脚印的雪地,是冷落的最好见证。
      托尔斯泰就这样很不起眼地埋葬在他的庄园里,一条平平常常的土路旁边。
      他的坟墓只是稍稍隆出地面的一块小丘,除了周围的参天高树外,别无任何明显的标志。那些照例有的,也应该有的碑石啊、祭坛啊、十字架啊的装饰,在这里是看不到的,真是平凡得无法再平凡了。要不是插在不远处的一个小小的木板上,写了两行宇,我们就会走过去了。
      这两行字,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意是这样:请你把脚步放轻些,不要惊扰正在长眠的托尔斯泰!
      多好!一片洁白,万籁无声,连时间也仿佛凝固了。这一块普通的木板上的两行字,倒体会出这位大文豪朴素中的伟大磊落,淡泊中的高风亮节。我忘了查考这是谁的手笔,但使我豁然贯通,眼下这份寂寥空廓,不正是这位文学巨人,最后走出亚斯纳亚,在风雪中追寻不知所终的辽阔苍茫的境界么?
      虽然陪伴着这位文学巨人的,是那晶莹的雪和那凛冽的空气,但他的智慧之光,却会永远点亮世人的心。
    1.选文第1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所写的对象是谁?为什么在写托尔斯泰之前要加上这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中心思考,题目中的“长眠”可以用文中的哪些词语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3段着重描述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在这里如些泼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体会到作者对庄园的感情变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在风雪中追寻不知所终的辽阔苍茫的境界么?”中的“境界”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全文看,选文还使用了哪种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每课一图:《全力以赴》这幅漫画讽刺了什么个别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面是上下联弄混之后的四副对联,请仔细品味,然后分别将上下联组合起来。
    日照花如锦 青山一鹤归  青山一片云  碧水双鸥静
    暮烟明月暗 白水千层浪 残雨夕阳收 风吹柳似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星期天是小明的生日,他刚从外面旅游回来,就见他的爷爷对他说:“你房间里放着三个同学送来的纪念品,你去看吧!”可小明看之后,却对他爷爷说:“怎么只有一个呀?”请问,小明理解和他爷爷说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