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人教版福建省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根据以下情境,完成(1)~(3)题。    
      《厦门晚报》报道:从本学期起,厦门市选择18 所小学、10 所幼儿园进行闽南话教学试点,本试点涵盖1 万多名学生,目的是传承和发扬闽南方言与文化。今年下半年,闽南话教学进课堂活动将继续扩大试点学校,争取用三至四年时间逐步在全市各中小学推广。方言进课堂究竟有无意义?网友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网友甲认为,许多厦门孩子不懂闽南话已成普遍现象,而挽救闽南文化这个“活化石”就需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
      网友乙认为,厦门应该提倡闽南语,闽南语(厦门老市区)腔调面临消亡,应该给闽南语留点生存空间。
      网友丙认为,坚决反对闽南语进课堂!理由是:以博大精深的闽南语为支柱的闽南文化,是璀璨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一支,闽南话不会消亡。进课堂,除了增加学生的负担还有多大的意义?
    (1)网友甲、网友乙和网友丙争论的焦点是(     )
    A. 闽南语要不要进中小学课堂。
    B. 厦门市将在小学和幼儿园进行闽南话教学试点。
    C. 闽南文化是璀璨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一支。
    (2)下面说法和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从本学期起,厦门市选择18 所小学、10 所幼儿园进行闽南话教学试点。
    B. 今年下半年,闽南话教学将在全市各中小学校推广。
    C. 许多厦门孩子不懂闽南话已成普遍现象。
    (3)假如你是网友丁,你会发表怎样的看法,请将你的理由说清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词。
    ①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___。(刘方平《月夜》)
    ②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俱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史记·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青年时代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
    ⑤金融风暴袭来,上级任命李磊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他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⑥诗言志,古往今来,志士仁人在诗词中抒发情趣抱负。白居易的“力尽不知热,__________。 ”表达了内心矛盾的心理;陆游的“ __________ ,只有香如故”,表明不管世事如何,始终保持高洁、坚贞的品行;苏轼的“ 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抒发了对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渴望;范仲淹的“人不寐,__________”体会到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可以从《武陵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明白李清照的满腹沉沉的哀愁。
  • 古诗词鉴赏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①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一个词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本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③研读全词,品析“可怜白发生”一句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文段内容,回答问题。    
      鼓浪屿充满着亚热带风情,棕榈树、芭蕉树、榕树、木棉树、三角梅……点缀着幽静而神秘的小巷。走在逶迤的深巷,悠扬、欢快的钢琴声会从大门的缝隙、庭院的墙头、藤蔓的枝叶、榕树的根须中流淌出。柔柔的阳光穿刺着烟雨朦胧的幻景,形形色色历尽沧桑的洋楼瓦屋鱼贯而来。班驳的墙影,飘飞的落叶弹奏着往昔无尽的风华…… 
      其实这些舒婷笔下“穿西装戴斗笠”中西合壁的别墅,彰显着闽南风格的古朴民舍,不都是跳动着的音乐的节拍吗?
    1、文段中有两个错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答:___________。
    2、“走在逶迤的深巷”一句中“迤”字如果按《新华字典》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部_____画;结合上下文,选出“逶迤”在文中的正确解释(     )
    A.悠长绵延          
    B.曲折蜿蜒          
    C.幽静古老
    3、文段中划线句有语病,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2011学年人教版福建省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面是一则流传很广的手机短信,请你从语文的角度加以赏析,说一说它广为流传的原因。
      短信:删除昨天的烦恼,确定今天的快乐,设置明天的幸福,存储永远的爱心,取消世间的仇恨,粘贴美好的心情,复制醉人的风景,打印你灿烂的笑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初中三年,你一定读了许多名著吧,你能认出以下句子分别是哪部名著中哪位人物的写照?请将相应的人物的名字和书名填在横线上。            
    ①“长嘴大耳朵好吃懒做,肥头呆脑不失憨厚淳朴”    写的是:                  (人物名);书名《              
    ②“孤胆硬汉自坚强,寂寞荒岛也顽强”写的是:                  (人物名);书名《              
    ③“小人国尽显英雄本色,大人国顿失超人风采”写的是:                  (人物名);书名《              
  • 选出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     ]
    A. 保尔是乌克兰某镇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母亲死得早,父亲则做苦力以养家糊口,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想敢做。
    B. 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C. 到后来,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从没有灰心丧气,从没有一点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D. 这部长篇小说是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当时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艰难写成的,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影响。
  •   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地描绘了被压迫者先后走向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请围绕以下五位梁山好汉:鲁智深、武松、杨志、华荣、戴宗,回答问题。
    ①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说出他走上梁山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模仿示例对《水浒传》人物林冲的简介,你从《水浒传》中再选择一个人物,作一简单介绍。(80字以内)
    例:林冲,人称豹子头,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高俅陷害,发配沧州看守大军草料场。高俅派亲信火烧草料场,企图将林冲置于死地。林冲忍无可忍,雪夜杀敌,迫上梁山。后成为梁山重要将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2011学年人教版福建省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综合实践题。
      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在城市的花园里、在农舍的庭院中、在学校的读书亭边,常可见竹影摇曳。为了感悟竹文化的魅力,假设你所在的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竹韵》小报……
      ①《竹韵》小报的“修竹资料”栏目里,编录了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的几则相关资料。请你联系这些资料,帮忙把“编者按”拟写完整。
      【材料一】竹,常绿多年生植物。茎圆柱形,中空,有节,挺拔向上,质地坚硬。叶青翠,美观,凌霜不凋。
      【材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此名言流传甚广。
      【资料三】清代画家郑板桥喜画竹,并且常在画上题咏竹诗。例如“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也无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资料四】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写林黛玉住处潇湘馆:“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资料五】中国人视竹为吉祥之物。竹与兰、梅、菊被誉为“四君子”。竹与梅、松被誉为“岁寒三友”。常见吉利画有《岁寒三友》、《竹梅双喜》等。
      编者按:人们爱竹,爱它那洒脱的风姿;人们爱竹,爱它那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爱竹,爱它那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竹韵》小报的“咏竹诗联”栏目里,有一副对联的下联与别的对联弄混了。请你运用对偶知识判断下列诗句哪一句是这副对联的下联?(只需填序号)
    对联:凌云劲竹真君子,______。
    A.野泉声入砚池中
    B.清香移在菊花枝
    C.梅梢月斜人影孤
    D.空谷幽兰绝美人 
      ③随着两岸交流的加深,《竹韵》小报准备增设一个新栏目,以下这则材料也将编入此栏目。请你为该栏目取一个合适的名称。
      前不久,《海峡周刊》刊登了台湾人杨先生 在厦门创办“竹友园”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经营“谈竹庄”的厦门青年刘先生 还特地拜访了杨先生。他们在竹友园里赏竹、谈竹,缔结了一段竹友缘。“千载竹文化,两岸本同源”,两岸竹友倾心竹文化的情感在这里找到了共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诸葛亮《出师表》)
      [乙]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三国志·诸葛亮传》)
    1、选出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组(     )                 
    A. 遂先帝以驱驰∕高可二黍许                                     
    B. 三臣于草庐之中∕野有麦场,常住机芯其中
    C. 咨臣以当世之事∕汝与丞相从事,之如父                            
    D.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事∕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2、选出对下列各组加粗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受任于败军际∕汝与丞相从事,事如父 
    B. 躬耕南阳∕先主永安病笃
    C.先帝不臣卑鄙∕效忠贞之节,继之死                                    
    D.先主又诏敕后主曰∕贤能之用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乙]段具体说明了[甲]段中的哪一句?请把该句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他的人格品质也备受世人推崇。谈谈你心中的诸葛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书养气
      ①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②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③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④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也。正因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⑤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1、选文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①段中,作者指出了读书的多种目的,且认为“均无不可”。在这几种读书目的中,你觉得哪一种最适合我们中学生?请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列举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例子,其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厚积而薄发”中“厚积”指的是________,“薄发”指的是_________。
    5、下面是几则关于读书的名言,如果要在本文中引用,可以选择哪两项?并说说理由。
    ①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②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孔子)
    ③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阅读过大量的书。(列宁) ④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位益友。(臧克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书可以养气”,“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结合你课外阅读的感受,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林林总总的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家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战乱时期,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文章有删改)
    1、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
    (     ) ——放贼——送鱼——(     )
    2、批注是一种良好的读书方法,请你从下面摘录的语句中任选一句进行批注。
    ①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②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
    ③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⑨段划线句子呼应上文哪一句?请将这一句摘抄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祖父在你的眼里是个怎样的人?你同意祖父将入室的窃贼放走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家已经有家徽,根据你对本文的阅读感悟,参照示例,请为“我”家作一则“家训”。
     示例:只争朝夕,奋发图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有人憧憬雪花飞扬的冬,有人心仪草长莺飞的春,有人喜欢阳光灿烂的夏,有人钟情天高云淡的秋。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总有一个季节让人期盼,总有一片天空让人翱翔,总有一段往事让人回味,总有一份精彩属于自己。    
      请以“总有属于我的季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恰当运用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请以“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②内容具体,恰当运用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