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综合练习(五)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方法。
    B.我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养成了爱劳动。
    C.具有健康的体魄,是关系一个人能否为社会多做贡献的保障。
    D.面对黄河这条承载了整个民族光荣与苦难的问题的河流,每个中国人都不会无动于衷。
  • 按要求填空。
    1.《观沧海》这首诗中借助奇特想象表现作者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美好风光,请写出诗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引用孔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要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意思。
◎ 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综合练习(五)的第二部分试题
  • 课内文言文阅读理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本文的作者是沈复,文章的出处是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写出本文中的成语(不少于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童年时期有哪些趣事?在这些趣事中,你有何感受?
    趣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荒谬。
    1.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粗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友人来( )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
    ②逾年而事暴( )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
    2.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逐与之绝。
    A.甚意,汝之不惠
    B.乃入见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行者休于树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综合练习(五)的第三部分试题
  • 课外现代文阅读。
    生活的品质
      有好多人喜欢讲生活品质,他们认为花的钱多,花起钱就是生活品质。于是有愈来愈多的人,在吃饭的时候一掷万金,在置衣时一掷万金,拼命地挥霍金钱,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如此,他的答案理直气壮——“为了追求生活品质!为了讲究生活品质!”
      生活?生活品质?这两样东西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说有钱能满足许多的物质条件就叫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有生活品质,而穷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受教育就会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生活品质,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都市才有生活品质,是不是乡下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是不是所有的都市人都有生活品质呢?
      答案是否定的,可见生活品质乃不是某一阶层、某一地区,甚至某一时代的专利。古人也可以有生活品质,穷人、乡下人、工匠、农夫都可以有生活品质。因为,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式。
      工匠把一张桌子椅子做到了最完善而无懈可击的地步,是生活品质;农夫把稻田中的稻子种成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穷人买一馒头果腹,知道同样的五块钱在何处可以买到最好品质的馒头,是生活品质;家庭主妇买一块豆腐,花最便宜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
      整个社会都能摒弃了不良的东西,寻求最好的可能,这个社会就会有生活品质了。因此,我们对生活品质最大的忧虑,乃不是小部分人的品味不良,而是大部分人失去求好的精神。
      在一个失去求好精神的社会里,往往使人误以为摆阔、奢靡、消费就是生活品质,逐渐失去了生活品质的实相。继而使人失去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只好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服装、皮鞋以至名建筑师盖房子,来肯定自我的生活品质,这是为什么现代社会品牌泛滥的原因。
      有些人从头到脚,从房子到汽车,从音响到电视用的都是名牌,那些名牌多得让人忘记了自己的名字。
      一般人心羡之余,心生卑屈,以为那些是生活品质,于是想尽方法不择手法去追求,甚至弄到心力交瘁的地步。君不见被警察抓了的从大贪官到小流氓,戴劳力士,开进口车,全身都是名牌吗?
      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再进一步,生活品质是因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信、有丰富的心胸世界;在外,有敏感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在内,则能居于陋巷而依然能创造愉快多元的心灵空间。
      生活品质就是如此简单;它不是从与别人比较中来的,而是自己人格、风格与求好精神的表现。
    1.文中“生活品质”的含义是指:(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篇两段的作用是什么,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三个“如果说”是从三方面来假设生活品质的,它的内涵分别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以工匠、农夫、穷人、家庭主妇为例,意在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说“我们对生活品质最大的忧虑”,“忧虑”什么?联系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并完成问题。
    烧炭工和绅士
    亚米契斯
      (1) 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身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倍梯委屈得要命,顿时面红耳赤,默不作声,热泪夺眶而出,回到家里,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
      (2)午饭过后,全身黑糊糊、个子矮小的烧炭工领着孩子来到学校,向老师抱怨。大家都不吱声,只是静悄悄地、全神贯注地听着。跟往常一样,诺比斯的父亲正在门口给儿子脱外衣,他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进教室,问是怎么回事。
      (3)“是这位先生在抱怨您儿子。您儿子对他儿子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老师回答。
      (4)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于是询问儿子:“你说那句话了吗?”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倍梯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父亲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臂,把他拉到倍梯的面前说:“快道声对不起。”
      (5)烧炭工以和事老的口吻连声说:“算了吧,算了吧。”
      (6)可绅士不理睬他,依然谆谆劝导儿子说:“照我的话这样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7)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我不愿意。”绅士不听他的话,逼儿子照他说的办。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而断断续续地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8)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神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
      (9)“老师,请您帮个忙,让他俩坐在一起好吗?”绅士问老师。于是,老师把倍梯安排到诺比斯旁边坐下。待他俩坐好后,诺比斯的父亲打了个招呼告辞了。
      (10)烧炭工若有所思地站了片刻,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靠近坐好的两个孩子,然后,来到课桌前,带着爱怜和歉意的表情端详着诺比斯,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伸手想慈爱地跟他亲热一下,似乎又没有这个胆量,只是用他那粗大的手指轻轻地碰了一下诺比斯的额头。他走到教室门口,回头瞥了诺比斯一眼,才迈着慢慢的步子走开了。
      (11)“孩子们,你们要牢牢记住今天看到的事情。”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选自《爱的教育》,略有改动)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3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下列句子中的一句,结合上下文,品析加粗词或短语的含义,指出其表达效果。
    (1)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0)段中说“(烧炭工)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请揣摩烧炭工当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把它表述出来。(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绅士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说的结尾,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你认为“精彩”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