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的第一部分试题
  •   《郑人买履》选自《___________》,该书的作者______是______末期_____家,______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刻舟求剑》选自《___________》,该书主编者______是______末期秦的丞相。
  • 解释句中加粗字。
      郑人有欲买者(  ), 先自其足(   ),  至之,而忘操之(   )。 得履(   ),乃曰:“吾忘持。”(   ) 反归取(   )。  及反,市罢,不得履(   )。
       楚人有江者(   ),  其剑舟中坠于水(   )。 遽契其舟(   ),(   )  吾剑之所从坠(   )。 舟已行,而剑不(   )(   )。
  • 解释句中加粗的虚词。

    至之市(  ),而忘操之(  )
    而置之其坐(  )
    反归取之(  )
    是吾剑之所从坠(  )

    而置之其坐(  )
    至之市,而忘操之(   )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 2011年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的第二部分试题
  • 找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①置之其坐:______通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归取之:______通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翻译句子。
    ①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两则古代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①《郑人买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刻舟求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的第三部分试题
  • 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自相矛盾
    《韩非子》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二)郑人买履
    《韩非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不自信也。”
    [注释]①鬻(yù):卖; ②陷:穿透
    1、解释加粗的字。
    之曰(  )
    吾矛之(  )
    能陷也(  )
    物无不陷也(  )
    曰(  )
    子之矛陷子之盾(  )
    之其坐(  )
    而忘之(  )
    信度(  )
    不得履(  )
    2、 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反归取之。
    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C、至之市
    D、而忘操之
    3、 解释下列句中的“其”字
    又誉其矛曰 (  )
    其人弗能应也(  )
    先自度其足 (  )
    而置之其坐 (  )
    4、 翻译句子。
    ①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反,市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楚人”听了别人的质问为什么“弗能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比较。
    (一)自护其短
    《雪涛小说》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二)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
      楚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 ②仕:做官; ③菱: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
    1、解释加粗字。
    菱 (  )(  )
    壳入口 (  )
    啖菱须壳 (  )
    清热也 (  )
    地不有 (  )
    其剑自舟中于水(  )
    从其所契者入水之(  )
    行矣 (  ) 
    2、解释句中的“于”字。
    仕于南方(  )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
    3、选出句中加粗的“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其人自护其短
    B、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C、遽契其舟
    D、其人自护其短
    4、翻译句子。
    ①北土亦有此物否?
    ②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5、我们可以从《自护其短》中获得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
    [注释]①株:砍掉树干剩下来的树根,即“树墩子”。②耒:即“耒耜(sì)”,古代耕地用的农具。耜用来翻土,耒是耜的把。
    1、指出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①兔触株——古义:(   ) 今义:(   )
    释其耒而守株——古义:(   ) 今义:(   )
    ③而为宋国笑——古义:(   ) 今义:(   )
    ④身宋国笑——古义:(   ) 今义:(   )
    2、 解释句中“而”字的意思。
    A、折颈而死(   )
    B、因释其耒而守株(   )
    C、而身为宋国笑(   )
    3、 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千金买骨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马至者三。
    [注释] ①涓人:指在君主左右担任洒扫的人,也指亲近的侍臣。②期(jī):一周年
    1、选加粗词的意思正确的一项。
    ①君之(  )
    A、打发
    B、派遣
    C、使
    D、送
    以报君(  )
    A、返回
    B、反而
    C、回家
    D、谋反
    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
    A、何必
    B、安全
    C、怎么
    D、安足
    ④天下必以王为能马(  )
    A、市场
    B、闹市
    C、买
    D、卖
    2、辨析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的意思。
    A、古之君人有千金求千里马者(    ) 天下必王为能市马 (    )
    B、马今矣(    ) 千里马者三 (    )
    3、这位侍臣“五百金”买下死马的骨头,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马价十倍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十倍。
    [注释] ①比:连续,接连 ②贾:同“价”。
    1、辨析各句中“之”字的意思。
    A、人莫知之(   )
    B、臣有骏马欲卖之(   )
    C、愿子还而视之(   )
    D、臣请献一朝之贾(   )
    2、指出下列句中的人称代词并解释。
    A、臣有骏马欲卖之(   ):__________________
    B、愿子还而视之(   ):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马价十倍”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事中的“伯乐效应”使你联想到了什么生活现象?你是怎样看待今天的这种社会现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