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高三理科数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函数的定义域是

    [     ]

    A.[1,+∞)
    B.
    C.
    D.
  • 设复数z=1+i,则z2-2z=
    [     ]
    A.-3
    B.3
    C.-3i
    D.3i
  • 圆x2+y2-2x+4y+3=0的圆心到直线x-y=1的距离为

    [     ]

    A.2
    B.
    C.1
    D.
  • 不等式的解集是(   )

    A.(-1,0)∪(1,+∞)
    B.(-∞,-1)∪(0,1)
    C.(-1,0)∪(0,1)
    D.(-∞,-1)∪(1,+∞)
  • sin163°sin223°+sin253°sin313°等于
    [     ]
    A.
    B.
    C.
    D.
  • 若向量的夹角为60°,,则向量的模为(   )
    A.2
    B.4
    C.6
    D.12
  • 一元二次方程ax2+2x+1=0,(a≠0)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

    A.a<0
    B.a>0
    C.a<-1
    D.a>1
◎ 2004年高三理科数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设P是60°的二面角α-l-β内一点,PA⊥平面α,PB⊥平面β,A,B为垂足,PA=4,PB=2,则AB的长为
    [     ]
    A.
    B.
    C.
    D.
  • 若数列{an}是等差数列,首项a1>0,a2003+a2004>0,a2003·a2004<0,则使前n项和Sn>0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是
    [     ]
    A.4005
    B.4006
    C.4007
    D.4008
  • 已知双曲线,(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且|PF1|=4|PF2|,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e的最大值为
    [     ]
    A.
    B.
    C.2
    D.
  • 某校高三年级举行一次演讲赛共有10位同学参赛,其中一班有3位,二班有2位,其它班有5位,若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他们的演讲顺序,则一班有3位同学恰好被排在一起(指演讲序号相连),而二班的2位同学没有被排在一起的概率为:
    [     ]
    A.
    B.
    C.
    D.
  • 若三棱锥A-BCD的侧面ABC内一动点P到底面BCD的距离与到棱AB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的轨迹与△ABC组成图形可能是
    [     ]
    A.
    B.
    C.
    D.
  • 若在(1+ax)5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为-80,则a=(    )。
  • 曲线在交点处切线的夹角是(    )。(用幅度数作答)
◎ 2004年高三理科数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如图P1是一块半径为1的半圆形纸板,在P1的左下端剪去一个半径为的半圆后得到图形P2,然后依次剪去一个更小半圆(其直径为前一个被剪掉半圆的半径)得圆形P3、P4、…Pn,记纸板Pn的面积为Sn,则=(    )。
  • 对任意实数k,直线:y=kx+b与椭圆:恒有公共点,则b取值范围是(    )。
  • 求函数y=sin4x+sinxcosx-cos4x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小值;并写出该函数在[0,π]上的单调递增区间。
  • 设一汽车在前进途中要经过4个路口,汽车在每个路口遇到绿灯(允许通行)的概率为,遇到红灯(禁止通行)的概率为。假定汽车只在遇到红灯或到达目的地才停止前进,ξ表示停车时已经通过的路口数,
    求:(1)ξ的概率的分布列及期望Eξ;
    (2) 停车时最多已通过3个路口的概率。
  • 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PA⊥底面ABCD,AE⊥PD,EF∥CD,AM=EF。
    (1)证明MF是异面直线AB与PC的公垂线;
    (2)若PA=3AB,求直线AC与平面EAM所成角的正弦值。
  • 设函数f(x)=x(x-1)(x-a),(a>1)。
    (1)求导数f′(x),并证明f(x)有两个不同的极值点x1,x2
    (2)若不等式f(x1)+f(x2)≤0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 设p>0是一常数,过点Q(2p,0)的直线与抛物线y2=2px交于相异两点A、B,以线段AB为直经作圆H(H为圆心),试证抛物线顶点在圆H的圆周上;并求圆H的面积最小时直线AB的方程。
  • 设数列{an}满足:a1=2,an+1=an+(n=1,2,3,…)。
    (1)证明:对一切n恒成立;
    (2)令,判断bn与bn+1的大小,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