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海口市高三数学(理科)高考调研测试的第一部分试题
  • 已知全集U=R,A={x|x<-1或x>0},B={x|x-2>0},则A∩(CUB)=
    [     ]
    A.{x|x<-1}
    B.{x|0<x≤2}
    C.{x|x<-1或x>0}
    D.{x|x<-1或0<x≤2}
  • (i是虚数单位)的值是
    [     ]
    A.1+3i
    B.3+i
    C.1-3i
    D.3-i
  • 在△ABC中,acosA=bcosB,则△ABC是
    [     ]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D.两直角边互不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 已知F1,F2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若|PF2|,|PF1|,|F1F2|构成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则△F1PF2的面积为
    [     ]
    A.24
    B.22
    C.18
    D.12
  • 12名同学进行队列训练,站成前排4人后排8人,现教官要从后排8人中抽2人调整到前排,若其他人的相对顺序不变,则不同调整方法的总数是
    [     ]
    A.
    B.
    C.
    D.
  • 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z=2x+3y的最大值为

    [     ]

    A.7
    B.8
    C.10
    D.23
  •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CD和C1C的中点,则直线AE与D1F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
    A、
    B、
    C、
    D、
  • 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π,则该函数的图象
    [     ]
    A、关于点(,0)对称
    B、关于直线x=对称
    C、关于点(,0)对称
    D、关于直线x=对称
◎ 2011海口市高三数学(理科)高考调研测试的第二部分试题
  •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x值是

    [     ]

    A.3
    B.4
    C.6
    D.8
  • 如图是高尔顿板的改造装置,当小球从B自由下落时,进入槽口A处的概率为
    [     ]
    A、
    B、
    C、
    D、
  • 已知函数f(x)在R上满足f(x)=2f(2-x)+ex-1+x2,则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是
    [     ]
    A.2x-y-1=0
    B.x-y-3=0
    C.3x-y-2=0
    D.2x+y-3=0
  •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cm3)为
    [     ]
    A、π+
    B、2π+
    C、2π+
    D、π+
  • 已知tan(α+β)=3,tan(α-β)=5,则tan2α的值为(    )。
  • 关于平面向量abc,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aba0λ∈R,使得ba
    ②若a·b=0,则a=0b=0
    ③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λ,μ使得cab
    ④若a·b=a·c,则a⊥(b-c);
    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    )。
  • 若圆(x-1)2+(y+2)2=r2上有且只有两个点到直线3x-4y-1=0的距离等于1,则r的取值范围是(    )。
  • 用min{a,b}表示a,b两个数中的最小值,设(x≥),则由函数f(x)的图象,x轴于直线x=和直线x=2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
◎ 2011海口市高三数学(理科)高考调研测试的第三部分试题
  • 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a1=1,Sn=nan-2n(n-l),
    (Ⅰ)求a2,a3,a4,并求出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Tn,试求Tn的取值范围。
  • 某学校高三年级有学生1 000名,经调查研究,其中750名同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称为A类同学),另外250名同学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称为B类同学),现用分层抽样方法(按A类、B类分二层)从该年级的学生中共抽查100名同学,
    (Ⅰ)求甲、乙两同学都被抽到的概率,其中甲为A类同学,乙为B类同学;
    (Ⅱ)测得该年级所抽查的100名同学身高(单位:厘米)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
    (ⅰ)统计方法中,同一组数据常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例如区间[160,170)的中点值为165)作为代表。据此,计算这100名学生身高数据的期望μ及标准差σ(精确到0.1):
    (ⅱ)若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以样本估计总体,据此,估计该年级身高在(158.6,181.4)范围中的学生的人数;
    (Ⅲ)如果以身高达170cm作为达标的标准,对抽取的100名学生,得到下列联表:
    体育锻炼与身高达标2×2列联表
     
    身高达标
    身高不达标
    总计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40
     
     
    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15
     
    总计
     
     
    100
    (ⅰ)完成上表;
    (ⅱ)请问有多大的把握认为体育锻炼与身高达标有关系?
    参考公式:
    参考数据:
  • 在四棱锥P- 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PAD是等边三角形,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BAD=60°,E是AD的中点,F是PC的中点,
    (Ⅰ)求证:BE⊥平面PAD;
    (Ⅱ)求证:EF∥平面PAB;
    (Ⅲ)求直线EF与平面PBE所成角的余弦值.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个定点A(-3,0)和B(3,0).动点M在x轴上的射影是H(H随M移动而移动),若对于每个动点M总存在相应的点P满足,且
    (Ⅰ)求动点M的轨迹C的方程;
    (Ⅱ)设过定点D(2,0)的直线l(直线l与x轴不重合)交曲线C于O,R两点,求证:直线AQ与直线RB交点总在某直线l0上.
  • 已知函数
    (Ⅰ)当a=1时,求f(x)在区间[1,e]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Ⅱ)若在区间(1,+∞)上,函数f(x)的图象恒在直线y=2ax下方,求a的取值范围。
  • 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C,D是⊙O上两点,CE⊥AB于E,BD交AC于G,交CE于F,CF= FC,
    (Ⅰ)求证:C是弧BD的中点;
    (Ⅱ)求证:BF=FC.
  • 已知极坐标系的极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极轴与直角坐标系的x轴的正半轴重合直线l的参数方程是(t为参数) ,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
    (Ⅰ)求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设直线l与曲线C相交于M,N两点,求M,N两点间的距离。
  • 设函数f(x)=2|x-l|+|x+2|,
    (Ⅰ)求不等式f(x)≥4的解集;
    (Ⅱ)若不等式f(x)<|m-2|的解集是非空的集合,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