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2010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题第四单元相似图形的第一部分试题
  • 如图,在△ABC中,AD:DB=1:2,DE∥BC,若△ABC的面积为9,则四边形DBCE的面积为(    )。
  • 由三角形三边中位线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    )。
  • 图中,x=(    )。
     
  • 在△ABC中,AB>BC>AC,D是AC的中点,过D作直线l,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这样的直线l有(    )条。
  • 已知M是线段AB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M:BM=7:3,那么AM:AB=(    )。
  • 雨后天晴,一学生在运动场上玩耍,从他前面2m远处的一块小积水里,他看到了旗杆顶端的倒影,如果旗杆底端到积水处的距离为40m,该学生的眼部高度为1.5m,那么旗杆的高为(    )。
  • 已知两个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为1:2,它们的面积和为25,则这两个多边形的面积分别是(    )和(    )。
  • 如图,已知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90°,四边形EFDH为内接正方形,则AE:AB=(    )。
  • 如果点C是线段AB靠近B的黄金分割点,且AC=2,那么AB=(    )。
◎ 2009-2010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题第四单元相似图形的第二部分试题
  • 如图,将矩形ABCD沿直线AE折叠,顶点D恰好落在BC边上F点处,已知CE=3cm,AB=8cm,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cm2
  • 如图,点A、B、C、D、E、F、G、H、K都是7×8方格纸上的格点,为使△DEM∽△ABC,则点M应是F、G、H、K四点中的
    [     ]
    A.F
    B.G
    C.H
    D.K
  • 已知△ABC∽△DEF,AB:DE=1:2,则△ABC与△DEF的周长比等于
    [     ]
    A.1:2
    B.1:4
    C.2:1
    D.4:1
  • 如图,AB∥CD,AE∥FD,AE、FD分别交BC于点G、H,则图中共有相似三角形
    [     ]
    A.4对
    B.5对
    C.6对
    D.7对
  • 已知==,且a-b+c=10,则a+b-c的值为
    [     ]
    A.6
    B.5
    C.4
    D.3
  • 两个相似五边形,一组对应边的长分别为3cm和4.5cm,如果它们的面积之和是78cm2,则较大的五边形面积是
    [     ]
    A.44.8cm2
    B.52cm2
    C.54cm2
    D.42cm2
  • 如图所示,它是小孔成像的原理,根据图中尺寸(AB∥CD),如果已知物体AB=30,则CD的长应是
    [     ]
    A.15
    B.30
    C.20
    D.10
  • 有同一三角形地块的甲、乙两地图,比例尺分别为1:100和1:500,那么甲地图与乙地图表示这一地块的三角形的面积之比是
    [     ]
    A.25:1
    B.5:1
    C.1:25
    D.1:5
  • 如图,在等边△ABC中,P为BC上一点,D为AC上一点,且∠APD=60°,BP=1,CD=,则△ABC的边长是
    [     ]
    A.3
    B.4
    C.5
    D.6
◎ 2009-2010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题第四单元相似图形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一个钢筋三角架三边长分别为20cm、50cm、60cm,现要再做一个与其相似的钢筋三角架,而只有长为30cm和50cm的两根钢筋,要求以其中的一根为一边,从另一根截下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另两边,则不同的截法有
    [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如果AE=4,EF=3,AF=5,那么正方形ABCD的面积等于
    [     ]
    A.
    B.
    C.
    D.
  • (1)若=,判断代数式-+1值的符号;
    (2)若==,求的值。
  • 已知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相似,且AB:BC:CD:DA=20:15:9:8,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6,求四边形A′B′C′D′各边的长。
  • 如图,为了测量一棵树AB的高度,测量者在D点立一高CD等于2m的标杆,现测量者从E处可以看到标杆顶点C与树顶A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测得BD=20m,FD=4m,EF=1.8m,求树高。
  •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B作BE⊥CD,垂足为E,连结AE,F为AE上一点,且∠BFE=∠C。
    (1)求证:△ABF∽△EAD;
    (2)若AB=4,SABCD=,求AE的长;
    (3)在(1)、(2)条件下,若AD=3,求BF的长(计算结果可含根号)。
  • 如图,△ABC中,∠BAC=90°,AB=AC=1,点D是BC上一个动点(不与B、C重合),在AC上取E点,使∠ADE=45°。
    (1)求证:△ABD∽△DCE;
    (2)设BD=x,AE=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 已知,如图1,AB⊥BD,CD⊥BD,垂足分别为B、D,AD和BC交于点E,EF⊥BD,垂足为F,我们可以证明+=成立,若将图1中的垂直改为斜交,如图2,AB∥CD,AB与BC交于点E,过点E作EF∥AB交BD于F,则
    (1)+=还成立吗?如果成立,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请找出S△ABC,S△BED和S△BDC间的关系,并给出证明。
  • 若矩形的一个短边与长边的比值为,(黄金分割数),我们把这样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
    (1)操作:请你在如图所示的黄金矩形ABCD(AB>AD)中,以短边AD为一边作正方形AEFD。
    (2)探究:在(1)中的四边形EBCF是不是黄金矩形?若是,请予以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归纳:通过上述操作及探究,请概括出具体有一般性的结论。(不需证明)
  • 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G是CD边上的一个动点(点G与C、D不重合),以CG为一边在正方形ABCD外作正方形CEFG,连结BG,DE。我们探究下列图中线段BG、线段D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
    (1)①猜想如图1中线段BG、线段D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
    ②将图1中的正方形CEFG绕着点C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任意角度,得到如图2、如图3情形。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判断①中得到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选取图2证明你的判断。
    (2)将原题中正方形改为矩形(如图4-6),且AB=a,BC=b,CE=ka, CG=kb(a≠b,k>0),第(1)题①中得到的结论哪些成立,哪些不成立?若成立,以图5为例简要说明理由。
    (3)在第(2)题图5中,连结DG、BE,且a=3,b=2,k=,求BE2+DG2的值。
  • 如图Ⅰ,△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D在BC上,沿直线AD将△ABC剪开,将△ABD的边AB与AC重合,拼在△ACE位置得四边形ADCE(如图Ⅱ),连结DE交AC于F。
    (1)你还能拼出哪些与图Ⅱ所示的不一样的四边形?试画出示意图进行说明。
    (2)在图Ⅱ中,当BD长为1时,求AD的长。
    (3)在图Ⅱ中,设BD=x,CF=y,求y与x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