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高三理科数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在复平面内,复数z=i(1+2i)对应的点位于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 已知向量ab不共线,c=ka+b(k∈R),d=a-b,如果cd,那么(      )
    A.k=1且cd同向
    B.k=1且cd反向
    C.k=-1且cd同向
    D.k=-1且cd反向
  • 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把函数y=lg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     ]

    A.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 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边长为1,AB1与底面ABCD成60°角,则A1C1到底面ABCD的距离为(   )
    A.
    B.1
    C.
    D.
  • “α=+2kπ(k∈Z)”是“cos2α=”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若(1+)5=a+b(a,b为有理数),则a+b=

    [     ]

    A.45
    B.55
    C.70
    D.80
◎ 2009年高三理科数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用0到9这10个数字,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偶数的个数为
    [     ]
    A.324
    B.328
    C.360
    D.648
  • 点P在直线l:y=x-l上,若存在过P的直线交抛物线y=x2于A、B两点,且|PA|=|AB|,则称点P为“点”。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点”
    [     ]
    A.直线l上的所有点都是“点”
    B.直线l上仅有有限个点是“点”
    C.直线l上的所有点都不是“点”
    D.直线l上有无穷多个点(但不是所有的点)是“点”
  • (    )。
  • 若实数x、y满足,则s=y-x的最小值为(    )。
  • 设f(x)是偶函数,若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的斜率为1,则该曲线在点(-1,f(-1))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
  • 椭圆的焦点为F1、F2,点P在椭圆上,若|PF1|=4,则|PF2|=(    );∠F1PF2的大小为(    )。
◎ 2009年高三理科数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若函数,则不等式|f(x)|≥的解集为(    )。
  • 已知数列{an}满足:a4n-3=1,a4n-1=0,a2n=an,n∈N*,则a2009=(    ),a2014=(    )。
  •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B=,cosA=,b=
    (Ⅰ)求sinC的值;
    (Ⅱ)求△ABC的面积。
  •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底面ABC,PA=AB,∠ABC=60°,∠BCA=90°,点D、E分别在棱PB、PC上,且DE∥BC,
    (Ⅰ)求证:BC⊥平面PAC;
    (Ⅱ)当D为PB的中点时,求AD与平面PAC所成的角的大小;
    (Ⅲ)是否存在点E使得二面角A-DE-P为直二面角?并说明理由.
  • 某学生在上学路上要经过4个路口,假设在各路口是否遇到红灯是相互独立的,遇到红灯的概率都是,遇到红灯时停留的时间都是2min,
    (Ⅰ)求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到第三个路口时首次遇到红灯的概率;
    (Ⅱ)求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因遇到红灯停留的总时间ξ的分布列及期望.
  • 设函数f(x)=xekx(k≠0),
    (Ⅰ)求曲线y=f(x)在点(0,f(0))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Ⅲ)若函数f(x)在区间(-1,1)内单调递增,求k的取值范围.
  • 已知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右准线方程为x=
    (Ⅰ)求双曲线C的方程;
    (Ⅱ)设直线l是圆O:x2+y2=2上动点P(x0,y0)(x0y0≠0)处的切线,l与双曲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A、B,证明∠AOB的大小为定值。
  • 已知数集A={a1,a2,…,an}(1≤a1<a2<…<an,n≥2)具有性质P:对任意的i,j(1≤i≤j≤n),aiaj两数中至少有一个属于A,
    (Ⅰ)分别判断数集{1,3,4}与{1,2,3,6}是否具有性质P,并说明理由;
    (Ⅱ)证明:a1=1,且
    (Ⅲ)证明:当n=5时,a1,a2,a3,a4,a5成等比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