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苏教版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六校联考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
    A.0
    B.1
    C.0或1
    D.0或1
  • 下列实数,3.14,,0.2020020002…,,π,其中有理数有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2和4,则它的周长是

    [     ]

    A.8
    B.10
    C.8或10
    D.无法确定
  •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等边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矩形 
    D.等腰梯形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有两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D.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 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可能是 

    [     ]

    A.1:2:1:2
    B.1:1:2:2
    C.1:2:3:4
    D.1:4:2:3
  • 以下列长度线段为边,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7,24,25
    B.8,15,17
    C.9,40,41
    D.10,24,28
  • 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AD=CD,BD⊥CD,则∠C等于 

    [     ]

    A.30°   
    B.45°   
    C.60°   
    D.75°
  • 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16,面积为12,P是对角线BC上一点,分别作P点到直线AB、AD的垂线段PE、PF,则PE+PF等于

    [     ]

    A.6
    B.3
    C.1.5
    D.0.75
◎ 2011年苏教版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六校联考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AE⊥BD,垂足为E,图中与∠DAE相等的角有 

    [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 16的平方根是(    )。
  • 计算:=(    )。
  • 据报道:本周全球人口已达到70亿。它有(    )个有效数字。
  • 已知实数a、b满足:a=-2,则ab=(    )。
  • 学校旗杆顶端垂下一绳子,小明把它拉直到旗杆底端,发现绳子还多2米,他把绳子全部拉直且使绳的下端接触地面,这端离开旗杆底部6米,则旗杆的高度是(    )米。
  • 已知菱形的面积为24,一条对角线长为6,则其周长等于(    )。
  • △ABC中,AB=13,AC=15,BC边上的高AD=12,则BC=(    )。
  • 如图,已知点P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的中线AD上的动点,E是AC边的中点,则PC+PE的最小值是(    )。

◎ 2011年苏教版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六校联考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求下列各式中的x:
    (1)(x-1)2=9;
    (2)8(x3+1)=-56。
  • 如图,已知△ABC中,AB=AC,D是BC上一点(非中点),直线m是AD的垂直平分线。
    (1)画△ADC关于直线m对称的△DAC′;
    (2)观察四边形ABDC′,写出它所有相等的内角和相等的边:________;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________平行四边形。
  • 一架梯子AB斜靠在墙上,其底端B离开墙角C距离BC=3米,此时顶端的高度AC=4米。
    (1)若要使梯子的上端A升高0.8米,需要把其下端B向墙角C方向移动多少米?
    (2)为了防止梯子下滑,保证安全,小强用一根绳子连结在墙角C与梯子的中点D处,你认为这样效果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 已知正实数a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b、c,请计算代数式a+b+c+bc的值。
  • 如图,已知△ABC中,D是BC的中点,DE∥AB交AC于E,BF平分∠ABC,交DE于点F。
    (1)若BC=2,求DF的长;
    (2)连结FC,求∠BFC的度数。

  • (1)如图(1),点C在线段AB上,AC=m,BC=n,点P在经过点C且垂直于AB的直线上,设PC=h,求当h等于多少时,∠APB=90°(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h);
    (2)如图(2),△ABC中,AB=AC=5,BC=8,点P是BC上的点,当PB=______时,△ABP是直角三角形。

  • 小华与小明两位同学在研究旋转图形时,把Rt△ABC(其中∠C=90°)绕着顶点A旋转了360°。小华认为线段BC扫过的面积与这个三角形的三边都有关系,小明则认为:BC扫过的面积只跟BC长度有关。你认为哪个同学的观点正确,请说明理由。
  • 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AC=3,BC=4,点P是斜边AB上(不与A、B重合),过P作PE⊥AC,PF⊥BC,垂足分别是E、F,连结EF。随着P点在边AB上位置的改变,EF的长度是否也会改变?若不变,请你求EF的长度;若有变化,请你求EF的变化范围。

  • 如图,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C=90°,∠C=60°,以AB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ABE,点E正好落在CD上。
    (1)填空:∠BEC=______度;
    (2)试说明:BC=DC。

  • 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AC=6,BC=8,BE平分∠ABC交AC于点E,EF⊥AB,垂足为F。
    (1)求EF的长度;
    (2)作CD⊥AB,垂足为D,CD与BE相交于G,试说明:CE=CG;
    (3)连结FG,试说明:四边形CEFG是菱形。
  • 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2,∠ B=60°,点P、Q分别是边BC、CD上的动点(不与端点重合),在运动过程中,保持∠PAQ=60°不变。
    (1)试说明 :△PAQ是等边三角形;
    (2)求四边形APCQ的面积;
    (3)填空:当BP=______时,S△PCQ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