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检测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如图,AB∥CD,AF交CD于E,若∠CEF=40°,则∠A=(    )。
  • 已知l1∥l2,在l1上有两点A、B,在l2上有两点C、D,且AC=BD=4cm,则l1与l2的距离(    )。
  • 如图,已知AB和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如果∠COE=70°,则∠AOD=(    )。
  • 如图,想在河坝两岸搭建一座桥,搭建方式最合理的是(    )。

  • 如图,BC⊥AC,BC=8,AC=6,AB=10,则点B到AC的距离是(    )。

  • 如图,与∠B互为同旁内角的有(    )个。

  •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同位角的角平分线的位置关系是互相(    )。
  • 如图,已知∠1=∠2=∠3=55°,则∠4的度数是(    )。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检测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命题“相等的角是平行线的内错角”的题设是(    ),结论是(    )。
  • 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处,折痕为EF,若∠ABE=20°,那么∠EFC′的度数为(    )。

  • 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
    [     ]
    A.∠2=∠3
    B.∠1=∠3
    C.∠4+∠5=180°
    D.∠2=∠4
  •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   )

    A.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
    B.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
    C.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的长
    D.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形经过平移,新图形与原图形中的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
    B.图形平移后,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C.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D.平移可能改变图形的大小
  • 一个人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60°的方向走到B点,再从B点出发向南偏西15°方向走到C点,那么∠ABC的度数是
    [     ]
    A. 75°
    B. 105°
    C. 45°
    D. 135°
  • 如图,DH∥EG∥BC,且DC∥EF,那么图中和∠1相等的角(不包括∠1本身)的个数是
    [     ]
    A.2
    B.4
    C.5
    D.6
  • 下列四个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   )
    ①延长线段AB;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检测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如图,小明在一张长方形的纸上画了两条线段AB、BC,经测量∠1=20°,∠2=150°,则∠ABC等于
    [     ]
    A.40°
    B.50°
    C.60°
    D.70°
  • 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
    [     ]
    A.∠1=∠4
    B.∠2=∠3
    C.∠5=∠B
    D.∠BAD+∠D=18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B.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两个邻补角一定互补
    D.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如图,已知∠AOC=∠BOC=90°,∠1=∠2,则图中互为余角的共有
    [     ]
    A.2对
    B.4对
    C.5对
    D.6对
  • 按要求画图象,回答问题。
    (1)过点C画EF∥AB;
    (2)分别过A、B两点作AM⊥EF,BN⊥EF,垂足分别为M,N;
    (3)说出AM与BN的位置关系;
    (4)比较AM与BN的大小。
  • 如图所示,将四边形ABCD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个单位长度)

  • 如图,直线AB,CD交于O,∠AOD-∠DOB=75°,求∠AOC的度数。
  • 如图,已知∠1=∠2,∠3=∠4,∠5=∠6,请问:AD和BC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 如图,已知AB∥CD,∠BAE=3∠ECF,∠ECF=28°,求∠E的度数。
  • 如图(1)(2),将两个相同三角板的两个直角顶点O重合在一起,如图(1)(2)那样放置,
    (1)若∠BOC=60°,如图(1)猜想∠AOD的度数;
    (2)若∠BOC=70°,如图(2)猜想∠AOD的度数;
    (3)猜想∠AOD和∠BOC的关系,请写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