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第8-9章简答题好题练习的第一部分试题
  • 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整好是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一端。这时,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个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爸爸被跷起离地。那么小宝的体重约是(    )千克。(精确到1千克)
  •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
  •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 (1)方程组的解为x=(    ),y=(    );
    (2)解不等式的解集为(    )。
  •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
  • ﹣5,解集是(    )。
  • 解方程组和不等式组:
    (1),解得x=(    ),y=(    );
    (2),解集是(    ),并将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 解不等式组,它的解集是(    )。
  •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
  • 使不等式组恰有两个整数解的,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第8-9章简答题好题练习的第二部分试题
  • 如果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仅为1,2,3,那么适合这个不等式组的整数a有(    )个,b有(    )个。
  • 三角形纸片内有n个点,连同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n+3个点中,没有任何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用剪刀把三角形纸剪成这n+3个点为顶点的一个个小三角形。则:
    (1)当n=1时,这样的小三角形有(    )个?当n=2时,有(    )个,当n=3有(    )个;
    (2)若要剪出2001个这样的小三角形,原三角形内需要有(    )个符合条件的点,并需要剪(    )刀。
  • 如下图,它是由6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矩形,点A,B,C,D,E,F,G是小正方形的顶点,以这七个点中的任意三个点为顶点,可组成(    )个面积为1的三角形。
  • 现有木棒5根,长度分别为12cm、10cm、8cm、6cm、4cm.若取其中3根组成三角形,一共能组成(    )个不同的三角形。
  • 平面内,四条线段AB、BC、CD、DA首尾顺次相接,∠ABC=24 度,∠ADC=42度。
    (1)∠BAD和∠B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M(如图1),则∠AMC=(    )度;
    (2)点E在BA的延长线上,∠DAE的平分线和∠BCD的平分线交于点N(如图2),则∠ANC=(    )度。
  • 如下图,点A,O,B在同一直线上,OC,OD分别是∠AOE,∠BOE的平分线。
    ①则∠COD=(    )度;
    ②图中所有互余的角有(    )对;
    ③图中所有互补的角有(    )对。
  • 如下图,平面上的四边形ABCD是一只“风筝”的骨架,其中AB=AD,CB=CD。
    (1)九年级王云同学观察了这个“风筝”的骨架后,他认为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垂足为E,并且BE=ED,你同意王云同学的判断吗?(    );
    (2)设对角线AC=a,BD=b,用含a,b的式子表示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
  • 如下图,已知DE垂直平分AB,分别交AB、BC于D、E两点,AE平分∠BAC,∠B=30 °,BE=4,则AC=(    )。
  • 如下图所示,在△ABC中,DE是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交AC于D,连接BD。
    (1)若∠ABC=∠C,∠A=50 °,则∠DBC的度数为(    )度;
    (2)若AB=AC,且△BCD的周长为18cm,△ABC的周长为30cm,则BE的长为(    )cm。
  • 在△ABC中,∠BAC=100 °,延长BC到D,使CD=AB,此时点C恰好在AD的垂直平分线上,则∠B的度数是(    )度。
◎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第8-9章简答题好题练习的第三部分试题
  • 根据下图解答下列各题:
    (1)在△ABC中,AB=AC,∠BAC=100 °,ME和NF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则∠MAN的度数为(    )度;
    (2)在(1)中,若无AB=AC的条件,则∠MAN的度数(    )度;
    (3)在(2)的情况下,若BC=10cm,则△AMN的周长为(    )cm。
  • 如下图,在△ABC中,DM、EN分别垂直平分AC和BC,交AB于M、N,
    (1)若△CMN的周长为18cm,则AB=(    )cm;
    (2)若∠MCN=48°,则∠ACB=(    )度。
  • 如下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交AC于E,△ABD的周长为16cm,AC=6cm,则△ABC的周长为(    )cm。
  • 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N,交BC的延长线于M,∠A=40度。
    (1)则∠M的度数为(    )度;
    (2)若将∠A的度数改为80 °,其余条件不变,则∠M=(    )度;
    (3)你发现了怎样的规律试证明;
    (4)将(1)中的∠A改为钝角,(3)中的规律仍成立吗若不成立,应怎样修改?
  • 如下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AC于D、G,AB=10cm,△BGC的周长为17cm,BC的长为(    )cm。
  • 如下图所示:△ABC的周长为24cm,AB=10cm,边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边于点E,垂足为D,△AEC的周长为(    )cm。
  • 如下图,△ABC中,∠B=22.5 °,∠C=60 °,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BD=,AE⊥BC于E,则EC=(    )。
  • 如下图,在△ABC中,∠C=90 °,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垂足为E,若∠A=30 °,CD=2。
    (1)则∠BDC=(    )度;
    (2)BD=(    )。
  • 已知,如下图,在△ABC中,AB<AC,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点D,交AC于点E,AC=8,△ABE的周长为14,则AB的长为(    )。
  • 如下图,在△ABC中,∠ABC=2∠C.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C于点D,E,则AB(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