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摸拟测试卷一的第一部分试题
  • 如图,的外接圆,点O在上,,点B是垂足,,连接
    (1)求证:的切线.
    (2)若的半径为10cm,∠A=60,求CD的长
  • 解方程:
  •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P的圆心P在x轴上,⊙P与x轴交于点E、F,与y轴交于点C、D,且EO=1,
    CD=2,又B、A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m)、(5,0)。
    (1)当m=3时,求经过A、B两点的直线解析式;
    (2)当B点在y轴上运动时,若直线AB与⊙P保持相交,求m的取值范围。
  • 已知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过A(m,1),则k=(        )。
  • 把二次函数用配方法化成y=a(x-h)2+k的形式
    [     ]
    A.
    B.
    C.
    D.
  • 将二次函数y=x2+4x-1化为y=(x-h)2+k的形式,结果为y=(    )。
  • 二次函数y=(x-1)2+2的最小值是(    )。
◎ 冀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摸拟测试卷一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函数:①y=-2x;②y=7x;③y=|a|x(a≠0);④y=x2,其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如图,在△ABC中,∠A=70°,⊙O截△ABC的三边所得的弦长相等,则∠BOC=
    [     ]
    A.140°
    B.135°
    C.130°
    D.125°
  • 先化简,然后从,1,-1中选取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数作为x的值代入求值.
  • 如图,弦AB和CD相交于⊙O内一点E,AE=CE. 求证:BE=DE.
  • 如图所示,以正方形ABCD的BC边为直径作半圆O,过点D作直线切半圆于点F,交AB边于点E,则△ADE和直角梯形EBCD的周长之比为
    [     ]
    A、3:4
    B、4:5
    C、5:6
    D、6:7
  • 下面是用棋子摆成的“上”字型图案:

    按照以上规律继续摆下去,通过观察,可以发现:
    (1)第五个“上”字需用(    )枚棋子;
    (2)第n个“上”字需用(    )枚棋子。
  • 某农场计划建一个养鸡场,为了节约材料,鸡场一边靠着原有的一堵墙(墙足够长),另外的部分用30米的竹篱笆围成,现有两种方案:①围成一个矩形(如左图);②围成一个半圆形(如右图).设矩形的面积为S1平方米,宽为x米,半圆形的面积为S2平方米,半径为r米,请你通过计算帮助农场主选择一个围成区域面积最大的方案.(π≈3)
◎ 冀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摸拟测试卷一的第三部分试题
  • 用圆心角为120°,半径为6cm的扇形纸片卷成一个圆锥形无底纸帽(如图所示),则这个纸帽的高是
    [     ]
    A.cm
    B.3cm
    C.4cm
    D.4cm
  • 如图,弦CD垂直于⊙O的直径AB,垂足为H,且CD=,BD=,则AB的长为(  )
    [     ]
    A.2
    B.3
    C.4
    D.5
  • 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2和3,圆心距为5,那么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
    A.外离
    B.外切
    C.相交
    D.内切
  • 如图,l1y1=k1x+b1与l2:y2=k2x+b2交于点P,则不等式k1x+b1≤k2x+b2的解集是(    )。
  • 如图,已知直线y=-x+2与抛物线y=a(x+2)2相交于A、B两点,点A在y轴上,M为抛物线的顶点。
    (1)请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及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P为线段AB上一个动点(A、B两端点除外),连接PM,设线段PM的长为1,点P的横坐标为x,请求出l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线段AB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A、M、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将正方体骰子(相对面上的点数分别为1和6、2和5、3和4 )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①,在图②中,将骰子向右翻滚90°,然后在桌面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则完成一次变换,若骰子的初始位置为图①所示的状态,那么按上述规则连续完成10次变换后,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是
    [     ]
    A.6
    B.5
    C.3
    D.2
  • 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x2-(2m-3)x+1=0的两实数根为x1 、x2 ,且x1+x2=, x1·x2=,两实数根的倒数和是S,
    求:(1)m的取值范围;
           (2)S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