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人教新课标版中考化学模拟试题1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淀粉转化成葡萄糖
    B.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
    C.植物光合作用
    D.从大豆中提取豆油
  • 不能溶于水,但能溶于油脂的是
    [     ]
    A.维生素A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 “低血糖”患者常出现乏力、疲倦、昏迷、甚至休克的症状。因此,“低血糖”患者应经常补充一些

    [     ]

    A.食盐
    B.葡萄糖
    C.蛋白质
    D.维生素
  • 下列食品上,涂上碘水后不能呈现蓝色的是
    [     ]
    A.马铃薯
    B.面包
    C.青菜
    D.芋头
  • 下列有机物中,含碳量最高的是
    [     ]
    A.CH4
    B.CH3OH
    C.C2H4O2
    D.(C6H10O5)n
  • 从大豆中提取油脂,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溶解 ②研碎 ③蒸发 ④过滤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④③②①
    D. ②①④③
  • 一些食品的近似pH如下:苹果2.9--3.3,蛋清7.1--7.3,牛奶6.3--6.6,玉米粥6.8--8.0。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不宜食用的是
    [     ]
    A. 苹果
    B.蛋清
    C. 牛奶
    D.玉米粥
  • 下列与人的生理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在人体内的代谢如果不正常,会造成“糖尿病”
    B.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后再被胃吸收
    C.一个人活动少,热量消耗少,体内积累的脂肪就多
    D.维生素B难储于人体内,应经常摄入以保证人体需要
  • 为减少新鲜蔬菜中的维生素C的流失,下列有关烹调蔬菜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蔬菜应洗后再切,不能切后再洗
    B.炒蔬菜的时间不能太长,炒熟即可
    C.蔬菜最好采用凉拌的烹调方法
    D.在炒蔬菜时放一些口碱,使蔬菜易炒熟
  • 焚烧生活垃圾会产生有毒物质“二恶英”--C12H4O2Cl4,下列有关“二恶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它的每个分子中有22个原子
    C.C、H、O、Cl元素的质量比为6∶2∶1∶2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B.太阳上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氢元素
    C.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
    D.有机物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碳元素
  • 上世纪以来世界上相继发生了多起公害事件,下列公害事件是由水污染引起的是
    [     ]
    A.1943年美国洛杉矶,大量汽车尾气排放,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许多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死亡率大大增加
    B.1952年冬天,伦敦市烟雾笼罩,致使上万人出现胸闷、咳嗽,4000多人死亡
    C.1953年日本有一个小镇,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鱼和贝类,近千人出现步态不稳,全身麻木,神经失常,甚至死亡
    D.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反应堆爆炸,上万人受到辐射伤害,直接死亡31人,10多万居民被迫疏散
◎ 2009年人教新课标版中考化学模拟试题1的第二部分试题
  • 纽约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研制出有“双腿”、能在盘子里“散步”的分子机器人,它是由26个氨基酸(含C、H、O、N等元素)结合而成的多肽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种分子机器人是一种新型分子
    B.我们已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这种分子“散步”
    C.分子本身不会运动的,其散步一定是人为进行的
    D.这种分子组成的物质是一种单质
  • 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或构成描述正确的是
    [     ]
    A.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氧纯净物一定是氧化物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纯净物就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D.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2005年4月22 日是第36个“世界地球日”,其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利昂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 某城市有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3种(两厂不含相同离子):Ag+、Ba2+、Na+、Cl-、SO42-、NO3-。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会变成无色澄清只含硝酸钠而排放,污染程度会大大降低。关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SO42-和NO3-可能来自同一工厂
    B.Cl-和NO3-一定不在同一工厂
    C.Ag+和Na+可能在同一工厂
    D.Na+和NO3-来自同一工厂
  • 长期食用下列食品,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     ]
    A.含有“苏丹红”的肯德基食品
    B.用工业食盐腌制的泡菜
    C.牛奶经工业发酵后得到的酸奶
    D.霉变的大米、花生
  •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
    A.CO2→CaCO3
    B.HCl→NaCl
    C.Fe2O3→FeSO4
    D.Ca(OH)2→NaOH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工业上的“三酸两碱”指的是盐酸、硫酸、硝酸、烧碱、熟石灰
    B.生铁投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会留下黑色残渣
    C.不是企业消灭污染,就是污染消灭企业
    D.瓶装的啤酒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 近日,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实验表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味精生成焦谷氨酸钠,其对人体的影响甚微。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谷氨酸钠受热不分解
    B.为了使菜味道鲜美,加入味精越多越好
    C.含有味精等调料的汤汁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 在有机物中,有一类物质的分子组成具有Cm(H2O)n的特征,我们称为糖类。例如:淀粉(C6H10O5)n是一种糖类,可以把它写成C6n(H2O)5n的形式。下列物质属于糖类的是 ①蔗糖C12H22O11 ②纤维素(C6H10O5)n ③苯酚C6H6O④葡萄糖C6H12O6 ⑤氨基乙酸C2H5O2N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④⑤
  • 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分解的石灰石,可选用的试剂是 
    [     ]
    A.稀盐酸
    B.氯化钡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氢氧化钙溶液
  • 自来水生产中常通入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如下: Cl2+H2O===HCl+HClO ,市场上有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你能用来鉴别纯净水真伪的试剂是
    [     ]
    A.酚酞试液
    B.石蕊试液
    C.硝酸银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 已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关系是:甲+乙→丙+丁。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和乙一定是酸和碱
    B.若甲为10g、乙为20g,反应后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为30g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D.若甲与丙是单质、乙与丁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2009年人教新课标版中考化学模拟试题1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种物质反应生成丙。下表四组选项中,符合下图要求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BaCl2   CuSO4   NaOH    HCl
    B.O      CO        Fe3O4    C
    C.Fe        CuCl2    Mg         HCl
    D.O2       H2        H2O        Mg
  • 将下列溶液分别滴入到氯化钡溶液(PH=7)、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能观察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     ]
    A.硫酸铜
    B.碳酸钠
    C.氯化钠
    D.酚酞
  • 下列各组中三种物质均为稀溶液,只用酚酞试液不能将三种物质区别开来的组是
    [     ]
    A.NaOH  Ca(OH)2  NaCl
    B.KOH  H2SO4  NaNO3
    C.NaCl  BaCl2  K2SO4
    D.Ca(OH)2  Na2CO3  BaCl2
  • 四位同学分别用下列方法检验NaOH溶液是否含有Na2CO3,取少量样品后,进行的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加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一定不含Na2CO3
    B.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有沉淀生成,则一定含Na2CO3
    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沉淀生成,则一定含Na2CO3
    D.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则一定含Na2CO3
  • 下列四种叙述均用所对应的图像表示,其中图像正确的是
    [     ]
    A.图像A表示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其导电性与加入量的关系
    B.图像B表示向一定量的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沉淀量与加入量的关系
    C.图像C表示一定量的KMnO4加热制O2的过程中,残留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
    D.图像D表示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混合溶液的pH与加入量的关系
  • 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微粒或写出中文名称。
    淀粉            ;2个氯原子           ;3个乙醇分子          
    氦气              ;PO43-离子中磷元素化合价               ;FeS              。
  • 食品中含有许多有机物,它们为人们提供各种营养成分。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用名称表示):
    ⑴每天摄入量较大的能供给人体热能的有机物                     
    ⑵人们从水果等食品中摄入的微量有机物                      
    ⑶一种有甜味的白色粉末状有机物                     
    ⑷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的有机物是 ______________ 。
    ⑸为人体储备着丰富热能的有机物是                       。
  • 写出除去杂质的方法或所加试剂的化学方程式;
    (1)氧化钙中的少量碳酸钙                    ,
    (2)硝酸钠中的少量硫酸钠                   
    (3)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 氨气是无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在通常状况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在实验室里,常用由氯化铵和碱石灰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来制取氨气。氨气是工业上生产硝酸的重要原料,在一定条件下(高温、雷电)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根据上面文字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室制取氨气时,采用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取___________(填O2或H2)的发生装置相同,请写出该发生装置所用的仪器名称(至少三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要收集氨气,只能采用__________法,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⑶工业生产硝酸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化学小组的同学为验证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的燃烧产物,并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注:反应前全套装置中残留的空气及反应后A瓶内残留的燃烧产物均忽略不计,且各装置均能吸收完全)。
    (1)实验步骤有:①称量②再称量③点燃蜡烛,并通入氧气(控制氧气流量)④停止通氧气,使蜡烛熄灭⑤按图示连接仪器⑥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则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____。
    (2)可供选择的试剂有:稀硫酸、浓硫酸、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等.则装置C、D中所盛放的试剂依次为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为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反应前、后必须称量装置(填装置序号) _______________的质量。
  • 某淡黄色的颗粒状固体M,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例如:它与CO2反应:M + CO2 →Na2CO3 + O2 ;它与稀盐酸反应:M + HCl → NaCl + H2O + 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淡黄色的颗粒物M中一定含有            元素。你做出这样推测的理由是              
    (2)上课时,某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与老师一道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a.将少量淡黄色颗粒物M投入到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观察到有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
    b.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同学们观察到试管中的溶液变成了红色。试根据上述实验现象, 请回答:
    Ⅰ、实验a中产生的气体可用               法收集。
    Ⅱ、同学们对实验a中产生的气体的组成看法不一,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该气体可能是CO     b.该气体可能是H2
    c.该气体可能是CO  d.该气体可能是O2
    ①你认为以上同学们的猜想正确的是                   
    ②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在①中的推测或判断                                (请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反应现象和结论)。
  • 二氧化硫的性质与CO2有些相似,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图装置和药品制取该气体,并对该气体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进行探究。他们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协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
    【假 设】该气体与水在通常情况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可能是一种__________(填“酸”、“碱”或“盐”)。
    【设计方案】先验证             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证明该气体能否使            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该气体能否使             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查阅资料】你认为该兴趣小组需要查阅的资料内容应包括                (填以下的编号)。
    (1)该气体是否易溶于水 (2)该气体可用什么干燥剂干燥(3)酸是否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实验】
    (1)装置C内的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                 
    (2)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该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发生颜色变化。当有该气体通过时,试纸的颜色变红,此现象说明                  
    (3)装置E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方程式为 _________ 。
    【结 论】原假设              。(填“成立”或“不成立”)
  • 学生小组对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进行研究.
    ⑴查阅资料,得到不同金属的活动性:镁> 铁> 铜.
    ⑵假设:镁粉先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如有多余,则继续与硫酸亚铁反应.
    ⑶设计方案:将一定量的镁粉放入硫酸亚铁与硫酸铜的混合液.
    ⑷学生结论:根据实验现象,以上假设成立.即镁粉放入混合液后,先置换出铜;如有余,则与硫酸亚铁反应.你觉得学生是根据以上哪些实验事实得出正确结论的。因为出现 ① 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现象,所以假设成立.
    ⑸除此之外,你还可设计哪些方案来证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超过一亿五千万吨.其中三分之二来自煤炭的燃烧.某煤厂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削弱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燃烧时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是2CaO+2SO2+O22CaSO4.该厂现有含硫3.2%的原煤1000t,问:
    (1)这些原煤中含有硫元素多少吨?
    (2)如果这些原煤不经“加工处理”直接燃烧,可生成多少二氧化硫?
    (3)如果将这些原煤全部制成“环保煤”,理论上需要含杂质10%的生石灰多少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