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同步测试题1-6章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     ]
    A.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B.釜底抽薪:木柴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C.铁杵磨成针: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D.百炼成钢: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 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一种新型毒品K粉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氯胺酮,盐酸氯胺酮的化学式为
    C13H16ONCl,它会对大脑造成永久损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青少年应该远离毒品
    B.K粉是纯净物
    C.盐酸氯胺酮由五种元素组成
    D.盐酸氯胺酮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 下列对日常生活中某些做法的认识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
    A.通常情况下,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衣服效果好
    B.一旦有人触电,立即用手将人拉开脱离电源
    C.菜刀擦干后放在干燥的地方不易生锈
    D.失火时,要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灭火和自救
  • 下列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金刚石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B.铜丝加热会发黑
    C.铁水降温后能形成坚硬的铁
    D.天然气可以燃烧
  • 炼铁的主要原料是
    ①铁矿石  ②石灰石 ③焦炭 ④一氧化碳 
    [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和水配制100g 10%的稀硫酸,下列仪器中一般不需要使用的是
    [     ]
    A. 10mL量筒  
    B. 托盘天平  
    C. 100mL量筒  
    D. 250mL烧杯
  • 在进行二氧化碳的性质研究中,有如下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     ]
    A.
    B.
    C.
    D.
  • 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
    A.燃起篝火烘烤食物
    B.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C.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煤燃烧发电
◎ 2009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同步测试题1-6章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气体与温室效应无关的是
    ①CO2 ②臭氧 ③甲烷 ④氟氯代烷 ⑤氢气 ⑥氧气
    [     ]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①④
  • 下列不属于溶液的用途的是
    [     ]
    A.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
    B.用熟石灰粉配制成喷涂墙壁的涂料
    C.摔伤后涂擦在伤口处的紫药水
    D.家庭里用做调味的白醋
  • 下列关于铁和铜的说法中正确
    [     ]
    A.它们都是银白色 
    B.它们都可溶于稀盐酸 
    C.它们都能被磁铁吸引 
    D.它们都可与氧气反应
  • 在萝卜上挖一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少量食盐,这说明
    [     ]
    A.倒出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B.倒出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了
    D.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了
  • 为了保证旅客的安全,铁路部门规定:严禁携带易燃物、易爆物、腐蚀品和危险品等进站上车。下列物质中。能携带上车的是
    [     ]
    A 鞭炮
    B 白磷
    C 汽油
    D 矿泉水
  • 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与其所依据的性质不符合的是

    [     ]

    A.金刚石用于刻划玻璃----金刚石硬度最大  
    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臭剂----活性炭有吸附性  
    C.一氧化碳用于冶炼生铁----一氧化碳有可燃性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时可吸收热量
  • 下列关于溶液的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B.均一性是指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如密度、浓度等都是相同的
    C.溶液的稳定性是指溶解在溶液中的物质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溶液的稳定性是指溶解在溶液中的物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 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 ________溶液不是无色的。
    ②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的实例:_________是液体,但不是溶液。
◎ 2009年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同步测试题1-6章的第三部分试题
  • 某无色气体X,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生成白色沉淀Y,Y中加入稀盐酸,又得到气体X;再将气体X通入水中,生成Z,Z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加热此溶液,溶液又变紫色,同时放出气体X。由此推断: Y是 碳酸钙,写出四个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曲线回答:
    (1)t2℃时,将三种物质分别溶于100g水中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溶质质量最多的是________ ;
    (2)将上述制成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至t1℃后,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 ;
    (3)上述降温至t1℃后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_ .
  • 含碳元素的物质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1)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 。
    (2)请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在相应的位置上写出不同碳单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3)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使全球变暖。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填序号)_________。
    ①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遭到破坏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
  • 向铁粉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
    (1)产生的现象是:有_______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2)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3)溶液的颜色通常是由溶液所含粒子的颜色决定的,由此你认为反应后的溶液呈浅绿色是由________(填“Fe2+”、“H+”或“SO42-”)引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 奥运火炬燃烧时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成____________能和光能;火炬铝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它是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 下图是课堂中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
    (1)实验过程中,先要进行的是________(填Ⅰ或Ⅱ)Ⅰ.加热 Ⅱ.通一氧化碳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
    (3)B中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4)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
  • 双氧水常用于消毒、漂白等方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可迅速分解放出氧气。袁老师和化学小组的同学们按如下装置实验。请回答:
    (1)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是①______; ② _____。
    (2)锥形瓶内装有二氧化锰和双氧水,请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
    (3)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蒸气会变蓝,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白)+ 5H2O → CuSO4·5H2O(蓝)
    请预测本实验过程中,无水硫酸铜是否会变蓝?_______(填“是”或“否”)。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得到氧气,上途中仪器①插入仪器②的位置是否正确?_______(填“是”或“否”)。若收集到22.4L氧气,这些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氧气的密度为1.429g|L )
  • 氢氧化钠溶液可做预防禽流感的消毒剂。某鸡场需配制3瓶(每瓶盛装250ml)12%的氢氧化钠溶液(该溶液的密度为1.2g/cm3)。
    (1)若用某化工厂生产的3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配制上述溶液,求需要3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多少g?
    (2)若将3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 加水稀释成12%的氢氧化钠溶液, 需要加水的质量是多少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