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北京市密云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冰雪融化
    B.煤气燃烧
    C.金桂飘香
    D.尘土飞扬
  •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矿泉水
    B.蒸馏水
    C.河水
    D.糖水
  • 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O2
    B.H2CO3
    C.CO
    D.MgCl2
  •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一般来说它的成分比较固定。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
    [     ]
    A. 21%
    B. 78%
    C. 0.94%
    D. 0.03%
  • 在农业生产中,施用的草木灰(有效成份为K2CO3)属于
    [     ]
    A. 钾肥
    B. 氮肥
    C. 磷肥
    D. 复合肥
  • 下列金属的活动性最强的是
    [     ]
    A.Na
    B.Mg
    C.Fe
    D.Cu
  • 去除水中不溶的固体应选择的的操作方法是
    [     ]
    A.加入活性炭
    B.过滤
    C.蒸馏
    D.消毒
  • 氢氧化钠的俗称为
    [     ]
    A.纯碱
    B.消石灰
    C.火碱
    D.熟石灰
  • 地球表面水源丰富,但是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总水量1%,因而在我们生活生产中应注意
    [     ]
    A.减少水的饮用量
    B.防止水污染,保护水资源
    C.将用过的工业废水、污水直接使用
    D.少种植绿地减少灌溉用水量
  • 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

    A.葡萄糖注射液
    B.生理盐水
    C.消毒酒精
    D.碘酒
  • 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镁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C.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 2011年北京市密云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器皿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
    A.紫砂锅
    B.陶瓷碗
    C.不锈钢水瓢
    D.塑料盆
  •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不可再分
    B.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电子带负电
    D.原子核体积很小,核外有相对很大的空间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
    A.氮气可用作食品保鲜剂
    B.氧气用于炼钢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天然气用作清洁燃料
  • 食品卫生与人体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下列做法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是
    [     ]
    A.用石灰水保存新鲜鸡蛋
    B.蒸馒头加入适量纯碱
    C.食品中添加甲醛防腐
    D.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碘元素
  • 下列符号所表示的粒子中,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

    A.H2
    B.H
    C.O2
    D.H2O
  • 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
    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 用餐具洗涤精洗餐具上的油污
    C. 用肥皂液洗衣
    D. 用沐浴露洗澡
  •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碳酸的不稳定H2CO3==CO2+H2O
    B.铝在氧气中燃烧2Al+O2Al2O3
    C.乙醇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2CO2+3H2O
    D.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NO3==CuNO3+Ag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B.
    C.
    D.
  • 小刚用pH试纸测得家庭常用洗涤剂的pH如下表所示:

    在没有除锈剂的情况下,可以用来代替除锈剂的是

    [     ]

    A.厕所清洁剂
    B.洗发精
    C.洗衣液
    D.厨房清洁剂
  • 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质A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B. A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C. 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4:9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中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

    A.酚酞试液
    B.镁条
    C.氯化钾溶液
    D.氯化铜溶液
◎ 2011年北京市密云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l/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     ]
    A. 只有①③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若甲物质长期敞口放置会变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一定是氢氧化钠
    B.变质的原因一定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C.甲可能是浓硫酸
    D.变质一定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
  • 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生成物中提取出来,再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有机物有效实施碳循环。“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如下:
    若气体X是CH4,它与CO2的质量比是4∶11,反应分子个数比最简、原子利用率最高时,生成的有机物化学式为
    [     ]
    A.C2H4
    B.C2H4O2
    C.C2H2O2
    D.C2H4O
  • 日常生活中注意膳食合理、营养均衡对人体健康很重要。
    (1)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部分。
    燕麦片的营养成分中,人体所需能量的70%左右来自于__________;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预防坏血病的发生的是_________;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______。(填名称)
    (2)下表是王晓明同学体检化验报告单中的部分内容。对比表中化验“结果”与“参考值”的数据,你能发现王晓明体内___________元素指标偏低,这可能会引起的疾病是__________(填序号)。
    A.佝偻病 B.贫血 C.坏血病 D.甲状腺肿大
    (3)添加了营养剂的“铁强化”酱油已经面市。根据卫生部的标准,每100mL酱油中铁营养剂添加量是200mg,其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为12.5%。酱油中的铁只有10%能被人体吸收,如果食用16mL该酱油,能从酱油中吸收的铁元素为_______mg(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1855年,瑞典人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现在用的火柴盒外侧一般涂上红磷和玻璃粉,火柴梗的头上由氯酸钾、二氧化锰和三硫化二锑(Sb2S3)组成的引火药。划火柴时发生了以下变化过程:
    ①火柴头蹭一下盒外侧产生火星,并冒出白烟;
    ②进而使三硫化二锑燃烧,三硫化二锑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锑(Sb2O3)和二氧化硫;
    ③氯酸钾受热后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钾,并放出氧气,帮助火柴梗持续燃烧。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以上事实对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分析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红磷、氯酸钾、三硫化二锑是可燃物
    B.划火柴时的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三硫化二锑的着火点
    C.火柴梗的着火点高于三硫化二锑的着火点
    D.三硫化二锑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
    (2)上述变化过程③中二氧化锰在变化前后其质量与化学性质都未改变,你推测二氧化锰在此变化过程中做________。
    (3)试写出火柴点燃过程中①、②、③三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化学反应②中,在变化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______。(写元素符号)
  • 我国某地区有一种“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传统。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这样捞得的“碱”中会含有少量NaCl。下图为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和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表(单位是克),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t1℃时,NaCl的溶解度________Na2CO3的溶解度。(用“>”“<”或“=”表达)
    ②“冬天捞碱”的原因是由于Na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捞碱”后剩余的溶液一定是Na2CO3的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③“夏天晒盐”是利用________(填序号)的方法,使NaCl晶体析出。
    A.利用风吹日晒,使溶剂蒸发 B.升高温度,使NaCl溶解度增大
    (2)根据上表分析:
    ①20℃时,向50克水中加入20克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若使其中的氯化钠完全溶解,所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将含水各100g的氯化钠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从30℃降至0℃,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C.t2对应的温度在20℃--30℃之间
    D.欲从含有少量NaCl杂质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钠晶体,应采取降低溶液温度的方式
  • 金属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
    (1)人类使用过的金属材料中,铁常用于制作炊具,是利用了铁的__________性。
    (2)钢铁又被称为工业的骨骼,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含氧化铁的赤铁矿石得到生铁,该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石油与钢铁有类似美誉,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石油、煤和_________总称为化石燃料
    (3)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某些单质,其中Cu约占10.3%、Zn约占5.0%、S约占1.2%。现欲回收铜和锌,并对硫进行环保处理,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a. 步骤①产生的废气A中,一定含有的有害气体是_____。
    b. 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
    c. 有人认为若步骤①中空气不足量,会导致锌的回收率降低,请你谈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
  • 下列变化中所涉及到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常温下为液态,C、G为单质,医疗上用F来配制生理盐水。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A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
    ②D与E反应生成F和B;
    ③C与G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生成H或I;
    ④J和K分别与D反应都生成B、F和I,J中的组成元素比K多一种。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_____。
    (2)D所属物质类别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写出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B和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④中的变化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
    (5)将等质量的J和K分别加入到足量的D溶液(质量分数都相同)中,比较反应产生I快慢,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号,下同)。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则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_。
  • 对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创新,能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设计(注:图中部分固定装置省略,a为活塞,b为支管口。由分液漏斗滴入内置试管的液体量如图所示)。
    ⑴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⑵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硫酸,与碳酸钠充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2CO3==Na2SO4+H2O+CO2↑。
    ①通过仔细观察,可看到两条试纸出现的相同现象是_____________,不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支管口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③综合分析①和②现象,能够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
    ⑶ 丙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溶液A,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水中锌粒表面逐渐有气泡生成,则A溶液为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 小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野餐,妈妈为他们准备了一种即食即热的方便食品(见图1)。打开包装后,小刚发现其中有一包单独封装的固体物质,包装上写着:“无烟食品加热剂”……小刚对其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把食物加热到较高温度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回到学校,他马上来到实验室对以上问题展开了探究。
    设计并实施实验、记录实验现象:(以下实验是在18℃、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完成的,且不考虑氯化钠对水沸点的影响)。
    实验1:Ⅰ. 将一定质量的镁条、铁粉和氯化钠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连续搅拌,每50s记录一次温度,得到图2中曲线a;
    Ⅱ. 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剪成更细的镁丝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图2中曲线b;
    Ⅲ. 用相同质量的镁粉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图2中曲线c。
    (1)从上述实验可知,“无烟食品加热剂”需密封保存的原因是与空气中的________有关。(填物质名称)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变化属于_________的变化。(填“吸热”或“放热”)
    (2)观察图2,从中可以发现影响镁和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将2.40g镁粉和质量为28.00g的铁粉混合,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不断搅拌。氯化钠用量不同时,温度升高情况如图3所示。
    (3)实验2中,当NaCl质量大于7.30g时,实验不再继续做的原因是_______。(填写答案编号)
    A.加入更多的NaCl不再增加反应速率
    B.加入更多的NaCl会降低反应速率
    C.已达到水的沸点,温度不会再有变化
    D.需加入更多的铁粉来提高水的温度
    (4)如果在实验2中加入NaCl的质量为3.65g时,混合物的温度最高可能达到______。(填写答案编号)
    A.34℃ B.42℃ C.50℃ D.60℃
    (5)小刚设计了下面四种无烟食品加热剂的物料配方,请根据本次实验研究的结论,判断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
    A. 2.40g镁粉、7.30g NaCl和28.00g铁粉
    B. 2.40g镁条、7.30g NaCl和28.00g铁粉
    C. 2.40g镁粉、8.76g NaCl和28.00g铁粉
    D. 2.40g镁条、8.76g NaCl和28.00g铁粉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氧化铝来制备金属铝,其主要反应方程式为:2Al2O34Al+3R↑。
    (1)其中R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若电解204吨氧化铝可生产金属铝多少吨?
  • 小希为了测定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设计如下实验:①收集5L呼出的气体样品,②在气体样品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振荡充分反应。③把反应后的溶液转移到烧杯中,慢慢滴入5%的盐酸,到不产生气泡为止。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盐酸质量的关系如下图。(CO2的密度为2.0g/L)
    (1)加入5.0g盐酸前没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加入盐酸产生CO2的总质量是多少?
    (3)该气体样品中CO2的体积分数______人体吸入的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0.03%。(填<、>或=,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