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太谷五中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至七单元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下列事实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将石油进行分馏
    B.用海水晒盐
    C.切割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D.用乙醇汽油作燃料驱动汽车
  • 当你站在电视机背后时,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散发出这种气味的物质是臭氧(O3),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B.氧气属于化合物
    C.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D.臭氧是混合物
  • 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C.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 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xH8+5O23CO2+4H2O,则x的数值是

    [     ]

    A.1
    B.2
    C.3
    D.4
  • 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
  • 能源短缺和温室效应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难题,新能源的开发和地球环境的保护是人类共同的目标。由此可见,最理想的能源是

    [     ]

    A.天然气
    B.氢气
    C.酒精
    D.汽油
◎ 人教版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太谷五中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至七单元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表列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上表中,8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B.S、Cl、Ar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C.上表中,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
    D.从Na到Ar,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
  • 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已普遍进入城市家庭,它是含有下列物质的混合物,在常压下,这些物质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在常温下使用至无气体放出时,钢瓶中常剩余一些液态物质,这些物质最有可能是
    [     ]
    A.乙烷、丙烷和丁烷
    B.乙烷和丙烷
    C.只有乙烷
    D.戊烷和己烷
  • 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
    B.
    C.
    D.
  • 从防止空气污染考虑,下列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
    [     ]
    A.
    B.
    C.
    D.
  • 在反应A+3B=2C+2D中,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2:9,2.8gA与一定量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C,则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是             
  • A、B、C三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B元素的单质能在C元素的单质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金属元素。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名称或符号:A             、B           、C             ;写出B、C二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
◎ 人教版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太谷五中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至七单元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在O2、CO2、CO三种气体中,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可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            ,释放的是            
  • 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分析并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观察到的现象为               
    (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                  
    (3)由此实验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 汽油是石油炼制产品之一,是汽车的主要燃料。请回答:
    ①汽油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可推断汽油的组成元素一定含有             
    ②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目前,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之一,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下列能替代汽油的燃料中,燃烧产物最清洁的是              (填编号)
    A.天然气 B.乙醇 C.氢气
  • 已知两种分子E和G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分子L和M(如下图):
    某同学分析以上微观模拟图得出下列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结论1:E不可能是氧化物。                    ;                         
    结论2: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 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一:【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1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二:【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12装置与图11装置比较,优点是                   
    (2)小林同学指出图1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1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三:【拓展与迁移】
    (3) 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 李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CuO2Cu+CO2
    他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认为在该实验中还可能会有CO产生。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实验验证:
    (1)点燃A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               色固体物质变红,该红色物质是 __       ___;
    (2)装置B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是___    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3)C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有              气体生成,证明李洋同学是判断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4)李洋同学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
    ②原因二:反应C+2CuO2Cu+CO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产生了CO;
    ③原因三:……
    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           _。
    (5)在设计装置时还要考虑环保因素,因此要在装置C处添加____                   装置。 
  • 在一节化学实验探究课上,张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⑴我猜想此气体是                                  。
    ⑵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产生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⑶我想制取该气体,采用的发生装置可选取下图中的               (填序号),收集装置是                  
    ⑷如用右上图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由              端(填“a”或“b”)导入。
  • 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O2、生成的SO2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  
    (2)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SO2多少克?  
    (3)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成SO2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