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山东省威海市初中毕业生化学升学考试的第一部分试题
  • 没有化学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今日丰富多彩的世界。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联系的是
    [     ]
    A.功能材料的制造
    B.“神七”飞天轨道的设定
    C.农药化肥的研制
    D.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

    A.盐酸用于金属除锈
    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C.液态氮气用作制冷剂
    D.以碱式碳酸铜为原料可制取金属铜
  •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原子、离子都在不断地运动
    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C.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分子间将不存在间隔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油脂和维生素是人体中重要的供能营养素
    B.玻璃钢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复合材料之一
    C.氮肥、磷肥、钾肥及复合肥是农业生产中主要的化学肥料
    D.浓硝酸、重金属盐等可使蛋白质发生化学变化,失去生理活性
  • 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你的地球需要你,联合起来应对气候变化”,我国确立的主题为“减少污染,行动起来”,旨在引导公众关注污染防治,参与到节能减排的工作中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研制和生产可降解塑料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塑料的使用范围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污染
    D.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导致“酸雨”及“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
  • 下列所示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 2009年山东省威海市初中毕业生化学升学考试的第二部分试题
  • “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根据元素周期表,可判断原子的核电荷数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判断元素的种类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表,可判断原子的内部结构
  • 在物质混合、反应等过程中,存在着“1+1≠2”的有趣现象。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种混合或反应过程中,“1+1”等于“2”的是

    [     ]

    A.1mL氧气与1mL氢气混合后的总体积
    B.1g碳和1g氧气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
    C.1g氢氧化钠溶液和1g硫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量
    D.1g饱和硝酸铵溶液中加入1g硝酸铵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 已知甲、乙、丙三种不同金属,甲在空气中加热后仍保持原金属光泽,乙在空气中会缓慢氧化而腐蚀,丙在空气中会迅速氧化需保存在煤油中,则甲、乙、丙三种金属对氧的化学活动性大小关系为

    [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 氢硫酸是H2S气体的水溶液,常温下久置于空气中会产生淡黄色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2==2H2O+2S↓,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硫的溶解度很小
    B.由于有沉淀生成,所以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C.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氢硫酸久置于空气中pH会增大
  • 今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立的主题为“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综合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唯一途径
    B.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利用符合科学发展观
    C.水通过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D.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人类在开采和提取海洋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对海洋资源的保护
  • 下列有关化学观念或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的过程是生成新物质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B.组成物质的元素是有限的,但有限的元素可以形成多样性的物质
    C.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就能控制化学反应,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控制燃烧
    D.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物质运动的两种不同形式
◎ 2009年山东省威海市初中毕业生化学升学考试的第三部分试题
  • 2008年9月三聚氰胺奶制品污染事件,给中国人民的生命和心理带来很大伤害,也使中国大陆制造商品信誉受到重创。下表是关于三聚氰胺的有关信息: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每个分子中原子的总数为________,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在上表给出的信息中,属于三聚氰胺化学性质的有_________(填编号)。
    (3)20℃时三聚氰胺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g。
    (4)测定三聚氰胺水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4 B.6.4 C.7.8 D.13
    (5)三聚氰胺在类别上属于__________。
    A.混合物 B.有机物 C.无机物 D.碱
    (6)验证三聚氰胺水溶液显碱性可以用_________。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蓝色石蕊试纸 D.pH试纸
  • 分类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分类标准有多种,化学上可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请按要 求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两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所属类别与其他两种不同,请选出该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①纯碱、熟石灰、硫酸铜:选出的物质是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铜、汞、金:选出的物质是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以上形式,以构成物质粒子的种类为分类标准,从你所了解的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到下列横线 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不同类的物质是(用化学式表示)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将汽车的尾气转换成无毒的气体。如果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下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看A和B两种物质在组成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微观上看C和D两种物质在构成上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描述该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4)从微观的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息(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
  • 随着时代的发展,金属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表提供了几种常见金属的有关信息,根据表中提供的 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100作标准)
    (1)铜钱在历史上曾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你认为用铜而不用铁来铸造货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_____。
    (2)铝比铁更易与氧气或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为什么铝制品不易被腐蚀?________________。
    (3)铁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请写出工业上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产中通常将铬、镍等金属熔合在铁中制成不锈钢,改变其组成和结构,达到防止铁制品生锈的目的,这一事例说明了一个重要的化学观念或化学道理,即物质的________决定物质的__________。
  • 图(I)为“常温下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图(Ⅱ)为“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曲线”,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过去民间燃放的鞭炮都是黑火药制成的。在制备黑火药时,硝酸钾是一种关键物质。硝酸钾俗称火硝,主要存在于硝土中(硝土的成分有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钠及一些难溶性的固体物质等)。传统的提取粗硝酸钾的过程按以下步骤进行:
    (1)溶解。将硝土与豆秆灰(豆秆灰的成分中含碳酸钾 及一些难溶性的固体)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常温下加入足量的水并进行充分搅拌。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接下来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便可得到澄清的液体A。为了最大限度地得到硝酸钾,通常要加入 稍过量的豆秆灰,如何通过实验证明加入的豆秆灰已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发浓缩。将第(2)步操作中得到的液体A进行加热蒸发浓缩,析出晶体X,你认为晶体X的主要成分 是什么?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若在实验室进行本操作,需要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
    (4)过滤。将第(3)步操作中得到的混合物趁热过滤,滤出晶体X,得到滤液B。最后对滤液B进行___________,然后过滤,便可分离出晶体Y,晶体Y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里对二氧化硫气体的性质进行探究,他们向盛有二氧化硫气体的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振荡后用胶头滴管吸取该液体,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发现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姜华同学根据已有的知识,断定是二氧化硫气体与水反应生成的酸使石蕊试纸变红。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你认为姜华的判断是否严密?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请针对你的理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指示剂限用蓝色石蕊试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过氧化氢是一种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物质。实验室里现有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消毒液,为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称取2g二氧化锰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该消毒液,反应完全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98g,请计算该过氧化氢消毒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