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化学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钨丝做灯丝
    B.氮气保护食品
    C.金刚石裁玻璃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
    A.氦元素HE
    B.铁离子Fe2+
    C.两个氢分子2H2
    D.氧化铝AlO
  • 下列化肥不属于氮肥的是
    [     ]
    A.NH4NO3
    B.CO(NH2)2
    C.NH3·H2O
    D.K2SO4
  • 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是

    [     ]

    A.
    B.
    C.
    D.
  • 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开始执行“醉驾入刑”,交警常通过“酒精检测仪”中的红色物质CrO3变绿色来确认司机酒后驾车,CrO3中Cr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6
    B.+6
    C.-3
    D.+3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灼烧羊毛纤维有烧焦羽毛气味
    C.石蕊试液滴入稀盐酸,溶液显蓝色
    D.氢氧化钙与氯化铵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
  •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图示,其中“○”、“●”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从图中获得的关于该反应的信息错误的是
    [     ]
    A.原子种类改变
    B.元素种类不变
    C.分子种类改变
    D.生成物是化合物
  • 将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浓硫酸有强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B.稀释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
    C.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将稀释好的稀硫酸装瓶时不慎洒出少量,但装入瓶中的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0%
◎ 2011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化学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台湾塑化剂DEHP(化学式为C24H38O4)污染饮料的事件影响层面甚广,塑化剂在体内长期大量累积,可能会造成小孩性发育不良等危害,关于该塑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它属于有机物
    B.它的一个分子中有66个原子
    C.其中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其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2
  • 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
    A.用生石灰可以配制少量石灰水
    B.CO还原氧化铁时,先通入CO,排净空气后再加热
    C.直接用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通过镁与稀盐酸的反应可以说明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
  • 已知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错误的是
    [     ]
    A.Mn+2HCl=═MnCl2+H2
    B.Zn+MnCl2═=ZnCl2+Mn
    C.Mg+MnCl2=═MgCl2+Mn
    D.Mn+CuCl2═=MnCl2+Cu
  • 要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试剂和主要操作都正确的是
    [     ]
    A.KCl(KClO3)--加少量MnO2粉末,加热
    B.Fe粉(Cu粉)--加足量CuSO4溶液,过滤
    C.NaCl(Na2CO3)--加适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D.稀HNO3(H2SO4)--加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 每空选择一种合适的物质用序号填空:①石墨 ②食盐 ③蛋白质 ④洗洁精
    (1)常用于除去油污的是_________
    (2)家庭常用的调味品是_________
    (3)可做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_
    (4)豆腐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
  • 暴雨过后鸭绿江水明显变浑浊,同学们取回少量水样进行实验。
    (1)经过_________操作可除去水中浑浊物,加入_________可除去水中异味。
    (2)使用__________可以测试水样的酸碱度。
    (3)检测水样是否属于硬水,应加入____________,若为硬水常采取_______的方法降低硬度。
  • 燃烧与生活关系密切,请回答关于燃烧的问题。
    (1)俗话说“水火不容”,但上图的一个实验中却能出现“水火相容”的现象,该实验为_____(填序号),说明可燃物只要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条件即可燃烧。
    (2)通过此实验得出白磷着火点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
  • 某固体NaOH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
    (1)它会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__。
    (2)既能证明它是否发生变质,又能除去该杂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化学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找出每组中在物质类别上与另两种不同的物质填在横线上。
    (1)银、生铁、铝合金__________;
    (2)BaSO4、CaCO3、Cu(OH)2__________。
  • 如图为A、B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2)t℃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
    (3)A中混有少量杂质B,提纯A物质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 日本特大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内氢气爆炸,请回答有关问题:
    (1)我国已检测到因日本核泄漏而释放的放射性碘131,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______的性质。
    (2)日本政府曾向当地居民发放碘片,适量服用碘片可避免人体再吸收放射性元素碘131,从而减少______(填序号)疾病的发生。
    ①甲状腺 ②龋齿 ③骨质疏松
    (3)元素周期表中碘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则关于碘131(131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碘127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属于同种元素 ②原子序数都是53 ③原子质量相同
    (4)地震破坏了机组内的冷却系统,核燃料棒外由锆(Zr)合金做的包壳被加热到1200℃以上时,锆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锆(ZrO2)和氢气,氢气与空气混合燃烧爆炸.请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中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与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D与E也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B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占21%,F与H的反应常用于除铁锈,G中含有氢元素且是焙制糕点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物质可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E_______。
    (2)G物质俗称__________,F与H反应的基本类型____________。
    (3)写出D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用“高”或“低”回答下列实验中的问题:
    (1)酒精灯的外焰温度________于内焰温度。
    (2)硝酸铵溶于水时,液体的温度变________。
    (3)下图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变________。

  • 实验室提供以下仪器或用品,请你完成有关实验。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①_________,⑤__________。
    (2)选择图中除⑥以外的所有仪器和用品组装成一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最适合此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采用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收集过程中可能造成氧气不纯(不考虑水蒸气)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种即可)。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在已选择了仪器①④⑧的基础上,还应选择的仪器有_________(填序号),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铜器表面生成的绿色铜锈展开如下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探究铜锈的组成。
    【实验过程】实验一:
    实验二:另取少量铜锈隔绝空气加热,发现绿色粉末变黑色,试管壁上有水珠。
    【实验结论】综合以上两实验,可以确认铜锈中含有_______种元素。
    (2)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猜想】同学们对空气中有哪些物质参与了铜的生锈作出以下三种猜想:①CO2、H2O ②O2、H2O  ③CO2、H2O、O2
    根据铜锈的组成元素并结合铁生锈的知识,你认为上述猜想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实验设计】为验证另外两种猜想,同学们设计了下图中A、B两个对比实验,请你在方框内完成实验B的设计。(语言叙述或画图说明均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计结论】(3)若A中的铜生锈,B中的铜不生锈,则正确的猜想是___________(填序号)。
  • 将5.6g铁放入121.6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