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新课标B版高三化学专题十八 氮的循环的第一部分试题
  • 在常温下四个容积相同的抽空的密闭容器内,分别注入下列各组气体(先注入一种,再注入另一种),全部气体注入完毕后,容器中的压强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
    ①2mol氢气和1mol氧气 ②2mol硫化氢和1mol二氧化硫 ③2mol一氧化氮和2mol氧气 ④2mol氨和lmol氯化氢
    A.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 将3.2 g Cu跟30.0 mL10.0 mol·L-1的HNO3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NO和NO2,若反应后溶液中有a mol H+离子,则此时溶液中含NO3-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     ]

    A.0.5a mol
    B.(0.1+a)mol
    C.0.1a mol
    D.2a mol
  • 一定量的Fe和Fe2O3的混合物投入250 ml 2 mol/L硝酸溶液中,反应完全后,生成1.12 L NO(标况),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mol/LNaOH溶液,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下来,所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最少是

    [     ]

    A、450 ml
    B、500 ml
    C、400 ml
    D、550 ml
  • 科学家预测,氨有望取代氢能,成为重要的新一代绿色能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液氨作为清洁能源的反应原理是4NH3+5O24NO+6H2O
    B.液氨具有腐蚀性和毒性,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液氨泄漏
    C.氨气比空气轻,标准状况下密度约为0.76g·L-1
    D.氨气与氢气相比,优点在于氨气不容易发生爆炸,使用时更安全
  • 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都用铜容器贮存
    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
    C.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
    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
◎ 2012年新课标B版高三化学专题十八 氮的循环的第二部分试题
  • 列关于氮的说法正确的是
    A.N2分子的结构较稳定,因而氮气不能支持任何物质燃烧
    B.23g NO2和N2O4混合气含有0.5NA个氮原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C.NO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收集
    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瓶内是因为浓硝酸易挥发
  •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 g。 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     ]

    A.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为0.1 mol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 3Fe2+,BC段产生氢气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H2SO4浓度为2.5 mol·L-1
  • 三氟化氮(NF3)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可由氨气和氟气反应得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3F2 ==NF3+3NH4F。下列有关NF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NF3中N呈+3价 
    B.NF3是共价化合物
    C.NF3的氧化性比F2
    D.NF3分子呈三角锥形
  • 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进入人体后,可将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运氧的功 能,致使组织缺氧,出现青紫而中毒。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药品美蓝应在解毒过程中作还原剂
    B.中毒时亚硝酸盐发生还原反应
    C.在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被还原
    D.解毒时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
  • 室温时,在容积为a mL的试管中充满NO2气体,然后倒置在水中到管内水面不再上升时为止;再通入bmLO2,则管内液面又继续上升,测得试管内最后剩余气体为cmL,且该气体不能支持燃烧。则a、b、c的关系是

    [     ]

    A.a=4b+3c
    B.a=4b+c
    C.a:b=4:1
    D.a:b=4:3
◎ 2012年新课标B版高三化学专题十八 氮的循环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为了除去NO、NO2、N2O4对大气的污染,常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处理(反应方程式:
    2NO2+ 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现有由amol NO、b mol NO2
    c mol 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恰好被VL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无气体剩余),则此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为

    [     ]

    A.
    B.
    C.
    D.
  • 把7.2g铁粉投入到某H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1.6g,产生NO2和NO的混合气体0.08 mol。若不考虑N2O4的存在,则原HNO3溶液中HNO3的物质的量为

    [     ]

    A.0.34mol
    B.0.38 mol
    C.0.28mol
    D.0.2mol
  • 无色的混合气体甲中可能含有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 mL气体甲经过如下图实验装置处理,最终得到酸性溶液,而气体几乎无剩余,则气体甲的组成可能为

    [     ]

    A.NH3、NO2、N2
    B.NH3、NO、CO2
    C.NH3、NO2、CO2
    D.NO、CO2、N2
  • 将Mg、Cu组成的mg混合物投入适量稀HNO3中恰好完全反应,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的还原产物NO
    0. 896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2 mol/L NaOH溶液60 mL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则形成沉淀的质量为
    [     ]
    A. (m+2.28)g
    B. (m+2.04)g
    C. (m+3.32)g
    D. (m+4.34)g
  • 将盛有12 m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 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
  • 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向盛有足量水的水槽里放两个烧杯,小烧杯里放有适量的铜片和过量的浓硝酸,小烧杯外面倒扣一个大烧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欲使反应现象更明显,应向小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
    a.粗铜片 b.纯铜片
    如果反应中加入的是含少量铝的粗铜,则反应中会形成无数微电池。请写出微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
    (3)用该装置做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验证最终得到的气体生成物,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上吸收NO和NO2的混合气体,常使用NaOH溶液。欲使NO和NO2被充分吸收,则NO和NO2的体积应满足_________。(NO+NO2+2NaOH=2NaNO2+ H2O)
    a.V(NO)>V(NO2)
    b.V(NO)<V(NO2)
    c.V(NO)≤V(NO2)
  • (一)将2.5g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中,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盐酸,所加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 (标准状况)。
    (3)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二)氨是重要的氮肥,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课本里介绍的合成氨技术叫哈伯法,是德国化学家哈伯在1905年发明的,其合成原理为:N2(g)+3H2(g)2NH3(g) ;△H = - 92.4 kJ/mol,他因此获得了19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试回答下列问题:
    (4)下列方法不适合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是____(填序号)。
    A.向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 B.加热浓氨水
    C.直接用氢气和氮气合成 D.向饱和氯化铵溶液中滴加浓氢氧化钠溶液
    (5)合成氨工业中采取的下列措施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采用较高压强(20 MPa~50 MPa) B.采用500℃的高温
    C.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D.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未反应的N2和H2循环到合成塔中
    (6)用数字化信息系统DIS(如下图I所示:它由传感器、数据 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可以测定上述氨水的浓度。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0.500 0mol/L醋酸溶液25.00 mL于烧杯中,用该氨水进行滴定,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氨水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Ⅱ所示。
    ①用滴定管盛氨水前,滴定管要用_____________润洗2~3遍。
    ②试计算该氨水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情况下,会导致实验结果c(NH3·H2O)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
    A.滴定结束时仰视读数
    B.量取25.00 mL醋酸溶液时,未用所盛溶液润洗滴定管
    C.滴定时,不慎将氨水滴在烧杯外
    (7)1998年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的Marnellos和Stoukides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实现了高温常压下高转化率的电化学合成氨。其实验装置如下图。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