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月考试题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酒精、醋酸、汽油等物质挥发出气体分子
    B.用铁矿石炼铁
    C.工业上由液态空气制得氧气
    D.绿色植物叶片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微粒
  • 5月14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在生产“亮菌甲素注射液”时使用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丙二醇作为药用辅料,已造成多人中毒、死亡。小杰同学看到新闻后,通过查询得到了丙二醇的以下资料:①化学式C3H8O2 ②无色粘稠状的透明液体 ③无味 ④易燃 ⑤沸点245℃ ⑥熔点-6.5℃ ⑦无腐蚀性 ⑧可用做水果催熟剂等,其中属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质的是
    [     ]
    A.②③⑤⑥
    B.①③⑥⑦
    C.③④⑦⑧
    D.②④⑥⑧
  •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

    A.必须使用催化剂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

  • 常见的下列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
    A.汽油挥发,酒精燃烧,蜡烛变形
    B.植物腐烂,钢铁生锈,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C.铁铸成钢,蜡烛加热熔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水分蒸发,金属导电,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 能除去空气中氧气,且不生成其他气体的是
    [     ]
    A.木炭
    B.红磷
    C.硫
    D.铁丝
◎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月考试题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称量药品时,用镊子夹取砝码
    C.反应中没用完的药品,应立即放回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D.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控制在试管容积的1/3~1/2之间
  •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
    B.水和冰相混合、啤酒
    C.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加热后的混合物
    D.氯化钾、液氧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空气是人类的生命支柱,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但不能作为工业原料
    B.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空气
    C.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大致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体积分数)
    D.空气的成分是稳定的,固定不变的
  • 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盐水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 要学好化学,记住物质的颜色、状态及化学符号非常重要,现在请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1)高锰酸钾________;
    (2)二氧化碳_________;
    (3)氮气__________;
    (4)双氧水_________。
  • 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①硬度________;②熔点________;③密度________;④颜色________。
◎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月考试题的第三部分试题
  • 氧气跟炭、铁丝、蜡烛等物质反应,我们可以看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的气体,他在氧化反应中能供氧,具有________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 氮气在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因此可以用来_______。但在高温下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利用这一性质,氮气可用来_______,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
  • 下表是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_______。为减少城市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填序号)。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采用燃料脱硫技术 ③不必采取措施,无所谓 ④开发新能源
    (2)控制城市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方法是_______。
    ①开发氢能源 ②使用电动车 ③植树造林 ④戴呼吸面具
  •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⑴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
    ⑵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约是集气瓶体积的__________,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氮气的哪一性质?试写出其中一种________。
    ⑶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⑴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
    ⑵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_______(填字母)
    ⑶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⑷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_______(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⑸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__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 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这句话所指的是:①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化学式为HgS)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硫化汞;③黑色硫化汞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红色硫化汞晶体。
    ⑴在上述三点含义中,描述的______(填“有”或“无”)物理变化,若有的话,请写出哪些?并说明理由。________(填序号 ),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⑵在上述三点含义中,描述的_______(填“有”或“无”)化学变化,若有的话,请写出哪些?______并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名初三学生呼吸时,每天需从空气中得到5 升氧气,则他一个月(按30天计算)可呼吸多少升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