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考试的第一部分试题
  • 江苏要建成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型省份。下列措施或说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    
    A.推广“绿色汽油”计划,吸收空气中的CO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
    B.做好空气质量预报工作,以便污染程度高时好防护
    C.工业废水的“再生”处理,用于道路保洁、城市喷泉和洗车等
    D.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发电,强制实施火力发电用煤的脱硫处理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
    A.CO2的比例模型:
    B.F-离子结构示意图:
    C.氢化铵(NH4H)电子式:
    D.HCN分子的结构式:H-C≡N
  • 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①吸收氨气制氨水
    B.②制取少量蒸馏水
    C.③转移溶液
    D.④除去杂质气体CO2
  •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g氧气,则转移2NA个电子
    B.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100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C.一定温度下,1molFeCl3水解生成NA个Fe(OH)3胶体颗粒
    D.在标准状况下,2.24L苯中所含分子数约为NA
  •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浓、稀硝酸分别与铜反应          比较浓、稀硝酸氧化性强弱
    B.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氨气      比较Mg、Al金属性强弱
    C.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磷酸、硫酸溶液的pH  比较P、S非金属性强弱
    D.用等浓度的盐酸、NaHCO3两溶液混合反应   比较盐酸、碳酸酸性强弱
  • LiFePO4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奥运会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该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 FePO4+Li++e-==LiFePO4 负极 Li-e-==L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充电时电池反应为FePO4+Li=LiFePO4
    B.充电时动力电池上标注“+”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C.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D.放电时,在正极上是Li+得电子被还原
◎ 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考试的第二部分试题
  • 盖斯定律认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或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
    H2O(g)= H2O(l) △H1 =-Q1kJ·mol-1(Q1>0)
    C2H5OH(g)= C2H5OH(l) △H2 =-Q2kJ·mol-1(Q2>0)
    C2H5OH(g)+3O2(g)= 2CO2(g)+3H2O(g) △H3 =-Q3kJ·mol-1(Q3>0)
    若使23g液态乙醇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kJ)
    [     ]
    A.Q1+ Q2+Q3
    B.0.5(Q1+Q2+Q3
    C.0.5 Q1-1.5Q2+0.5Q3
    D.1.5 Q1-0.5Q2+0.5Q3
  •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 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     ]
    A.0.1mol
    B.0.2mol
    C.0.3mol
    D.0.4mol
  • 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稀土串级萃取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稀土铈(Ce)元素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金属铈在空气 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已知: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氧化性:Ce4+>Fe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铈的冶炼方法为:用稀土串级萃取法对矿石进行萃取富集;然后电解熔融的CeO2
    B.CeO2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eO2+4HI=CeI4+2H2O
    C.用Ce(SO4)2溶液滴定硫酸亚铁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Ce4++2Fe2+=Ce3++2Fe3+
    D.四种稳定的核素13658Ce、13858Ce、14058Ce、14258Ce,它们互称为同位素
  • 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
    A.在含有NaHCO3的溶液中:K+、SO42-、Cl-、H+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
    C.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
    D.在pH=1的溶液中:NH4+、K+、ClO-、Cl-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
    A.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3NH3·H2O = Al(OH)3↓+ 3NH4+
    B.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2Fe2+ + H2O2 + 2H+ = 2Fe3+ +2H2O
    C.碳酸氢钡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Ba2+ +HCO3-+OH-=BaCO3↓+H2O
    D.Fe2O3溶于过量的氢碘酸:Fe2O3+6H+==2Fe3++3H2O
  •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1.0mol·L-1的Na2CO3溶液:c(OH-)= c(HCO3-) +c(H+)+2c(H2CO3)
    B.1.0mol·L-1的NH4Cl溶液:c(NH4+)= c(Cl-)
    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Na+) > c(CH3COO-)> c(H+)> c(OH-)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pH=1的混合溶液:c(Na+) = c(NO3-)
◎ 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考试的第三部分试题
  • 霉酚酸酯(MMF)是器官移植中抑制细胞增殖最常用的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MF能溶于水
    B.MMF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C.1molMMF能与6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1molMMF能与含3mol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 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X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B.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和d
    C.若要达到与d相同的状态,在25min时还能采取的措施是适当缩小容器体积
    D.反应进行至25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0.4mol N2O4
  • 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编号)
    A.用热的浓盐酸洗涤管壁附着有MnO2的试管
    B.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若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应立即用滴管吸去多余的部分
    C.分液时,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水层从上口倒出。
    D.蒸馏石油时,冷凝管的冷却水应上进下出
    E.配制MgCl2溶液时,将固体MgCl2溶于较浓盐酸中,然后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F.在250mL烧杯中加入216mL水和24gNaOH固体,不断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配制质量分数是10%的NaOH溶液
    G.用结晶法可以去除KNO3中混有的少量NaCl
    H.为了测定某溶液的pH,用滴管吸取待测溶液,滴在表面皿上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过一会儿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
  • 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某氮化铝样品中可能含有碳或氧化铝中的一种杂质,现用如图Ⅰ所示的装置来进行检验。使氮化铝样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lN + NaOH + H2O = NaAlO2 + NH3↑ 根据反应中所产生氨气的体积来测定样品的氮化铝的质量分数,并根据实验现象来确定杂质的成分(实验中导管体积忽略不计)
    (1)实验有关操作:
    A.往圆底烧瓶中放入AlN样品wg,并向广口瓶中加入水和X液体;
    B.往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过量的浓NaOH溶液;
    C.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读取收集到的水的体积;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口瓶中的试剂X可选用_______________(填选项的标号)
    A、丁烷 B、酒精 C、植物油 D、四氯化碳
    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若观察到烧瓶中还有固体,则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水的体积为aL,若当时的实验条件为标准状况,则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Al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这一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低,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建议改用图Ⅱ装置进行同样实验,欲通过测定烧杯中硫酸的增重来确定样品AlN的质量分数。你认为这样的改进是否可行?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图是部分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有关反应条件及生成的部分产物已略去)。
    已知:E为红棕色固体,K为浅绿色溶液;反应①、②都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B、C、D、H是单质;B、C、D、F、G、H常温下是气态; F、P 和H的水溶液均具有漂白作用,且F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N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化合物G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化合物M由两种元素组成,分子内共有58个电子。
    (1)F的化学式__________;G的水溶液中,最多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
    (2)写出K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中,向饱和H水溶液中加入CaCO3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制得浓度较大的P的水溶液。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加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请把与下面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曲线标号(a、b、c、d)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_____________。
    ②第3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_____________。
    ③F-、Na+、Mg2+、Al3+的离子半径_____________。
    (2)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 3∶4;N-、Z+、X+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①Y和M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②化合物A、B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两种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相同,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均为1∶1∶1,若A能抑制水的电离,B能促进水的电离,则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③Z与Y形成的稳定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④X与Y、X与M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写出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M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硫酸钡是唯一的无毒的钡盐,工业上以硫酸钡等为原料通过下列流程反应可以制备锌钡白(BaSO4+ZnS)和过氧化氢:(皓矾为ZnSO4·7H2O)
    (1)上述流程中共有7个化学反应,其中有____________个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写出过氧化氢和物质C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F、G的化学式: F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锌钡白固体16.5g溶于100mL 1mol/L的H2SO4溶液中,放出H2S气体1008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①不计溶液体积变化,所得溶液中氢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
    ②加热驱尽溶液中H2S后,为使锌离子完全沉淀,应加入1mol/L的NaOH溶液__________mL。
  • 随着人类对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视,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
    (1)目前,用超临界CO2(其状态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代替氟利昂作冷剂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一做法对环境的积极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_______________,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
    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 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mol/(L·min)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升高温度,平衡常数的数值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__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4)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N2(g)+3H2(g)2NH3(g)
    △H=-93.4kJ/mol
    ①当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H2和NH3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t1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_______________。
    (5)在载人航天器的生态系统中,不仅要求分离去除CO2,还要求提供充足的O2.某种电化学装置可实现如下转化:2CO2=2CO+O2,CO可用作燃料.已知该反应的阳极反应为:4OH-―4e-=O2↑+2H2O,则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2C+O2(△H>0、△S<0)来消除CO的污染.请你判断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