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沪教版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二学期月考测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

    A.食盐水
    B.汽水
    C.泥水
    D.澄清石灰水
  • 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表,正常情况下,这些液体中一定呈酸性的是

    [     ]

    A.胃液
    B.血浆
    C.乳汁
    D.唾液
  • 配制50g8%的氯化钠溶液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

    A.托盘天平
    B.量筒
    C.烧杯
    D.漏斗

  • 下列物质久置于敞口容器中,其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     ]
    A.烧碱固体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碳酸钠晶体
  • 下列物质的俗名、学名、化学式三者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
    A.生石灰、氢氧化钙、CaO
    B.纯碱、氢氧化钠、NaOH
    C.铜绿、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D.盐酸、氯化氢、HCl
  • 制作馒头时,需加入面碱(主要含碳酸钠),如果面碱放多了,蒸出的馒头会发黄,且口感不好。为除去过多的面碱,做馒头时可加入适量的
    [     ]
    A.食醋
    B.食盐
    C.料酒
    D.味精水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盐酸变红色
    B.氢氧化铁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C.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用布擦去即可
    D.碱溶液里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 海南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称,一年四季向全国各地提供大量的新鲜水果、蔬菜。种植水果、蔬菜少不了肥料。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     ]

    A.KCl
    B.CaSO4
    C.CO(NH2)2
    D.Ca(H2PO4)2

  • 下列关于酸、碱、盐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酸、碱、盐一定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 把下列物质: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浓硝酸、④熟石灰、⑤烧碱分别置于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其中质量增加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④⑤
    C.只有①②
    D.只有④⑤
  •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HCl和Ca(OH)2
    B.Na2CO3和H2SO4
    C.AgNO3和BaCl2
    D.KCl和CuSO4
  • 现有一杯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

    A.加入一定量的水
    B.恒温蒸发部分水
    C.升温到60℃
    D.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 2010-2011学年沪教版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二学期月考测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用下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够使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

    [     ]

    A.固体:硝酸铵:液体:水
    B.固体:生石灰;液体:水
    C.固体:碳酸钠;液体:稀盐酸
    D.固体:氯化钠;液体:水

  • 下列图象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
    A.向PH=3的溶液中加水
    B.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
    C.向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
    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 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
    A.不垫石棉网直接给烧杯加热
    B.用托盘天平称取3.45g氯化钠
    C.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
    D.稀释浓硫酸时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     ]
    A.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
  • 只用一种试剂便可一次性鉴别NaOH、Ba(OH)2、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这种试剂
    [     ]
    A.Na2CO3溶液
    B.BaCl2溶液
    C.无色酚酞试液
    D.紫色石蕊试液
  • 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SO42-、Fe3+、Na、OH-
    B.K、SO42-、Cu2+、NO3-
    C.Cl-、K、SO42-、Na
    D.Ca2+、Cl-、CO32-、Na
  • 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必含SO42-
    B.将某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此固体一定是金属
    C.氯化钠晶体不导电,说明氯化钠晶体不含离子
    D.向某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面粉发酵生成有机酸,在做面食之前要用纯碱去中和有机酸,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B.为了提高铵态氮肥的肥效,可适量的与显碱性的物质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混合施用
    C.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肥料才是复合肥料
    D.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该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
  • 鉴别①NaCl②MgSO4③CuCl2④BaCl2⑤NaOH五种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则被鉴别出来物质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③⑤②④①
    B.③②⑤④①
    C.③⑤④①②
    D.③②⑤①④
  • 下列两种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
    A.食盐溶液和稀硝酸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溶液
    D.三氯化铁溶液和烧碱溶液
  • 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

    [     ]

    A.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 亚硝酸钠(NaNO2)的外观与食盐很相似,有成味,误食易中毒。区别它们的一种方法是:将两者分别加热到320℃,不分解的是食盐,能分解并放出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 该气体可能是
    [     ]
    A.NH3
    B.SO2
    C.NO2
    D.N2
◎ 2010-2011学年沪教版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二学期月考测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向含AgNO3、Cu(NO3)2、Mg(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     ]

    A.Ag、Cu、Mg
    B.Cu、Mg、Zn
    C.Ag、Cu、Zn
    D.Ag、Mg、Zn

  • 如下图所示,在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个等质量的铁球,调平后将球分别浸没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H2SO4和CuSO4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

    [     ]

    A.右端上翘
    B.左端上翘
    C.保持平衡
    D.无法判断
  • 下列变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
    A.K2CO3→KCl
    B.BaCl2→Ba (NO3)2
    C.NaNO3→NaOH
    D.Mg(OH)2→MgCl2
  • 下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NaCl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B.t1℃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 KNO3
    C.t2℃时,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D.温度高于t2℃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 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杂质)   除杂方法
    A.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CaO(CaCO3)  高温灼烧
    C. CaCl2溶液(盐酸) 加入适量的Na2CO3
    D.  CO2(水蒸气)  通入浓硫酸
  • 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变化如下图所示。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物质是
    [     ]
         x     y
    A. NaOH溶液 稀盐酸(过量)
    B.  稀硫酸 BaCl2溶液(少量)
    C. Ca(OH)2  CO2(适量)
    D. Ca(OH)2   Na2CO3
  • 填表(其中类别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名称
    硝酸
     
    纯碱
     
    水银
    氨水
    化学式
     
    FeO
     
    (NH4)2SO4
     
     
    类别
     
     
     
     
  • 下列物质中均含有少量的括号内的杂质,是选用一种试剂将杂质除去(备选用试剂: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盐酸、硫酸溶液、硫酸铜溶液)
     
    除杂质试剂
    化学方程式
    HCl(H2SO4)溶液
     
     
    KCl(K2CO3)溶液
     
     
    Cu(Zn)固体
  • 下面观点都是错误的,请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写出相应的否定例证。
     
    错误观点
    否定例证
    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一定是碱溶液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t1℃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乙的溶解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只填一种)
    (3)甲、乙各W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在t3℃时所得乙溶液为__________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降低到t2℃,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点的含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 C.________。
    (2)得到F溶液的操作I的名称为:________。
    (3)若I是红褐色沉淀,请写出G+F→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
  •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猜想I:全部是Na2CO3,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猜想II:全部是NaOH
    猜想Ⅲ:部分是NaOH,部分是Na2CO3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X溶液是________,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X是Ca (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该实验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X是CaCl2溶液,猜想Ⅲ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海洋化工集团用氨碱法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注明:碳酸钠≥96%。为了测定该产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取11.0克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纯碱样品的总质量为158.0克,再把100克稀盐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样品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请你据此分析计算:
    (1)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__克。
    (2)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合格?(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根据实验数据,在下边的坐标纸上绘制出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关系的曲线。(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只画出曲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