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2011学年沪教版江苏省扬州市仪征第四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二学期月考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实验测得下列四种溶液的pH如下图所示:

    其中溶液呈碱性的是

    [     ]

    A.稀硫酸
    B.碳酸
    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钠溶液
  • 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CaCl2、HCl、NaNO3
    B.KOH、HCl、(NH4)2SO4
    C.K2CO3、Ba(NO3)2、NaOH
    D.FeCl3、NaCl、KNO3
  •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     CO       通入O2点燃
    B.NaOH固体   Na2CO3固体  加入过量盐酸,蒸发
    C.KNO3溶液   KOH溶液  加入适量的CuSO4溶液,过滤
    D.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 汽车用铅蓄电池中需要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若在实验室中用10g 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28%的稀硫酸,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     ]

    A.将25mL水慢慢倒入盛有5.4mL浓硫酸的量筒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将10g98%的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25mL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若其他操作正确,量取25mL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8%
    D.配制该溶液时,若有浓硫酸沾到手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
    A.MgCl2→Mg
    B.O2→H2O
    C.H2SO4→HCl
    D.NaNO3→NaCl
  • 制作“叶脉书签”需要配制100g12%的NaOH溶液(设水的密度为1g/mL)。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可调节游码
    B.在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12.0gNaOH固体
    C.将准确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选用100mL量筒量取88.0mL的水
  • 工业生产中,可用盐酸洗去铁材表面的致密氧化层,但冬天应该反应变缓而影响生产,为提高酸洗液的浓度或温度以加快反应,保证生产,可在酸洗液中加入
    [     ]
    A.食盐
    B.生石灰
    C.浓硫酸
    D.固体氢氧化钠
  • 化学肥料对农业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的作用。取少量下列化肥,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其中能嗅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
    A.氯化钾
    B.尿素
    C.硫酸铵
    D.磷矿粉
  • 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引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

    [     ]

    A.NaOH
    B.NaHCO3
    C.Ca(OH)2
    D.NaCl
◎ 2010—2011学年沪教版江苏省扬州市仪征第四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二学期月考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     ]
    A.探究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
    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
    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D.探究铜在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明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分子中含有氨基(-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COOH,具有酸的性质)。绿色荧光蛋白具有的性质是

    [     ]

    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
    C.只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盐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 “人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不能加入或通入的物质是

    [     ]

    A.明矾
    B.漂白粉
    C.臭氧
    D.硫酸铜
  • 不用其他试剂,可以鉴别石蕊、盐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种溶液,第二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

    [     ]

    A.盐酸
    B.氢氧化钙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
  •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H+、C1-、OH-
    B.H+、SO42- 、HCO3-
    C.Ba2+、H+、SO42-
    D.Cu2+、C1-、NO3-
  • 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
    A. Mn+2HCl ==MnC12+H2
    B. Mg +MnSO4== MgSO4+Mn
    C. Mn+Cu(NO32===Mn(NO32+Cu
    D. Fe+MnSO4==FeSO4+Mn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
    B.pH小于5.6的雨水是酸雨
    C.胃酸过多的病人在空腹时最好多喝一些柠檬汁
    D.用pH试纸伸入某溶液中测定其pH
  • 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像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     ]

    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涂上盐酸溶液
    B.在滴有石蕊溶液的水中通入CO2后溶液变红,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了酸
    C.酚酞和NaOH混合溶液中加稀硫酸红色褪去,说明硫酸与酚酞发生了反应
    D.熟石灰涂在墙体表面后变硬,原因是熟石灰与CO2反应生成了坚硬的碳酸钙
◎ 2010—2011学年沪教版江苏省扬州市仪征第四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二学期月考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

    A.NaCl(Na2CO3)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B.CaCl2(CaCO3)加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C.Fe(Cu)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MnO2(KCl)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下列几组物质中能按照右边关系图进行转化的一组是(→表示反应一步完成)选项
    [     ]
       X   Y    Z
    A. Fe2O3  Fe   FeCl2
    B. C   CO   CO2
    C.CaCO3  CaO  Ca(OH)2
    D. Cu  CuO  Cu(OH)2
  • 现有H、N、O、Ca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个:
    (1)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气体__________;
    (2)可用于检验鸡蛋壳中含有碳酸盐的是___________;
    (3)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气体___________;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
    (5) 汽车尾气中排出的有毒气体____________;
    (6)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_________。
  •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 镁条投入稀盐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液体的导电性比反应前___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或“不变”)。
    (3) 氯化铵晶体(NH4Cl)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氯化钙和水,同时生成一种氨臭味的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活动小组用废铜制取硫酸铜溶液,实验过程为:
    ⑴ 废铜在空气中加热后得到的氧化铜中含有少量铜,原因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热时氧化铜易分解生成铜 b.铜与氧气没有完全反应 c.加热时铜不能与氧气反应
    ⑵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
    ⑷ 盛放硫酸铜溶液不宜用铁制容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端午阳节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 你的新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时的现象 。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⑴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⑵小丽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替代。
    【拓展应用】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大龙在公园看到绿化工人往树干上涂抹具有杀菌杀虫作用的悬浊液,对其成份产生了好奇,于是他带回了一些样本进行研究。信息提示: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叫做焰色反应。如:钠--黄色;钙--砖红色;钾--紫色;钡--黄绿色
    Ⅰ猜想与假设:该制剂可能为波尔多液
    Ⅱ实验探究:

    Ⅲ实验结论:
    (1)根据上述实验①,可以判断该悬浊液中__________(填“含”或“不含”)硫酸铜;
    (2)根据上述实验________(填序号),可以判断该悬浊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3)根据上述实验④,可以判断黄色固体是______________;
    (4)写出⑤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图是氧化沉淀法生产复印用高档Fe3O4粉的工艺流程简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铁的另两种常见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2)加水溶解过程中,在实验室里通常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________,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
    (3 )副产品P是________,由溶液N获得该副产品的操作顺序是b→_________→_________→d。
    a.过滤 b.加热浓缩 c.冷却结晶 d.晶体加热至完全失去结晶水
    (4)通空气时的化学方程式是4Fe(OH)2 + 2H2O + O2==4Fe(OH)3,由沉淀M获得Fe3O4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Fe(OH)2 + 2Fe(OH)3Fe3O4+ 4H2O,控制“一定量空气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M中Fe(OH)2 和Fe(OH)3的最佳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 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Fe2O3、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③只有 Fe(OH)3④是Fe2O3、Fe(OH)3的混合物⑤是Cu、Fe2O3的混合物⑥是Cu 、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1)2Fe(OH)3Fe2O3+3H2O
    (2)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
    (3)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实验探究】(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下图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_________。(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_________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下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
    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交流讨论】 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应该选择________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________组(填序号)。
    (5)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 戊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下图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丁同学上述实验中的CO还可以用H2代替,并按上图中B装置换成盛有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干燥管,来确定该红色粉末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