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化学第五次月考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尾气的任意排放
    B.填埋法是垃圾处理的最佳方法
    C.维生素C受热更易被氧化,故有些新鲜蔬菜生吃较好
    D.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和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SO2、漂白粉、活性炭、过氧化钠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C.水玻璃和Na2SO3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D.常温下铁分别加入浓硫酸和浓硝酸中均无明显现象
  • 绿色化学实验是在绿色化学思想指导下的实验新方法,以减少污染,防止浪费等。下列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的是
    [     ]
    A.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CuSO4,并用少量品红溶液吸收尾气
    B.将CO还原Fe2O3后的尾气直接排入空气中
    C.用CCl4完成萃取操作练习时,将溴水改成碘水
    D.将Zn和稀硫酸制H2后的废液倒入水槽后再清洗玻璃仪器
  •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顺-2-丁烯的结构简式:
    C.乙酸的实验式:C2H4O2
    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188O
  • 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     ]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 电解某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u2+、Cl-、H+、SO42-的水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石墨做电极时,首先在阴极放电的是Cl-
    B.用石墨做电极时,电解一段时间后H+有可能在阴极放电
    C.用铁做电极时,阳极反应式:2Cl--2e-=Cl2
    D.用石墨做电极时,开始电解时Cl-与H+首先放电
  •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预测不正确的是
    [     ]
    A.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B.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盐酸至过量,开始有沉淀出现,后来沉淀又溶解
    C.向Ca(ClO)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D.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溶液又变浑浊
  • 某炔烃经催化加氢后可得到2-甲基丁烷,则该炔烃的名称是
    [     ]
    A.2-甲基-1-丁炔
    B.2-甲基-3-丁炔
    C.3-甲基-1-丁炔
    D.3-甲基-2-丁炔
  • 已知1mol白磷转化为红磷时放出18.39kJ的热量。在下列两个反应中
    P4(白、s)+ 5O2(g)=2P2O5(s);ΔH =-a kJ/mol(a > 0)
    4P(红、s)+ 5O2(g)=2P2O5(s);ΔH =-b kJ/mol(b> 0)
    则a和b的关系为
    [     ]
    A.a < b
    B.a = b
    C.a > b
    D.无法确定
  • 25℃时,在浓度为0.1mol·L-1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的溶液中,测得c(NH4+)分别为a、b、c(单位为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b=c
    B.a>b>c
    C.a>c>b
    D.c>a>b
◎ 2011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化学第五次月考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Mg和Al都可以用电解法冶炼得到
    B.Na2O和Na2O2与CO2反应产物相同
    C.MgO和Al2O3均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
    D.Mg和Fe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碱

  • 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硫醇(CH3SH)比甲醇的熔点低的原因是甲醇分子间易形成氢键
    B.氯化钠易溶于水是因为形成了氢键
    C.氨易液化与氨分子间存在氢键无关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
    A.pH=12的溶液中:K+,Na+,AlO2-,S2-,SO32-
    B.无色溶液中:K+,Cl-,MnO4-,PO43-,SO42-
    C.水电离的H+浓度C(H+)=10-12mol·L-1的溶液中:ClO-,SO42-,NO3-,NH4+,Na+
    D.某强酸性溶液中:Fe2+,Al3+,NO3-,I-,Cl-
  • 某氨水的pH=a,某盐酸的pH=b,已知a+b=14,将上述氨水与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c(NH4+)>c(Cl-)>c(H+)>c(OH-)
    B.c(Cl-)>c(NH4+)>c(OH-)>c(H+)
    C.c(Cl-)>c(NH4+)>c(H+)>c(OH-)
    D.c(NH4+)+c(H+)=c(Cl-)+c(OH-)
  • W、X、Y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Y的低价氧化物与O3漂白的原理相同
    B.Y的氢化物和W2Y所含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C.上述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X离子半径最小
    D.工业上常用电解相应的盐溶液制备W、X的单质
  • 如图是关于N2+3H22NH3 ΔH<0的速率-时间图象,则t1时刻使平衡发生移动的原因是
    [     ]
    A.升高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B.降低温度,同时减小压强
    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同时使用适宜的催化剂
    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以下可逆反应:A(g)+B(g)C(g)+2D(?),在不同的条件下C的百分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则该反应描述正确的是
    [     ]
    A.正反应放热,D是固体
    B.正反应放热,D是气体
    C.正反应吸热,D是气体
    D.正反应放热,D是固体或气体
  • 与PH类似,我们定义POH=-lgc(OH-),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
    A.c(H+)=1×10-7mol·L-1的溶液
    B.水电离的H+和OH-浓度相等的溶液
    C.PH+POH=14的溶液
    D.PH=POH的溶液
  • 把固体Ca(OH)2放入蒸馏水中达到溶解平衡后:Ca(OH)2(s)Ca2+ (aq)+2OH-(aq),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给溶液加热,溶液中的Ca2+浓度一定增大
    B.恒温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少量CaO,溶液的pH升高
    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则Ca(OH)2固体的质量增多
    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溶液中的OH-浓度增大
  • 现有1.0mol/L的NaOH溶液0.1L,若通入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的SO2气体,使其充分反应后,则所得溶液中各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c(Na+)+c(H+) = c(HSO3-) +c(SO32-) + c(OH-)
    B.c(Na+) = c(H2SO3) + c(HSO3-) + c(H+)
    C.c(SO32-) + c(OH-) = c(H+) + c(H2SO3)
    D.c(Na+)>c(HSO3-)>c(OH-)>c(H2SO3)>c(SO32-)>c(H+)
◎ 2011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化学第五次月考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总质量一定时,二者以不同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时,生成CO2的质量不一定的是
    [     ]
    A.乙炔、苯乙烯
    B.甲烷、辛醛
    C.甲苯、对二甲苯
    D.乙烯、庚烯
  • 反应CO(g)+H2O(g)CO2(g)+H2(g) ΔH=-41.2 kJ·mol-1,在800℃时的化学平衡常数
    K=1.0 。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此时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式是
    [     ]
    A.v(正)>v(逆)
    B.v(正)<v(逆)
    C.v(正)=v(逆)
    D.无法判断
  • 按图装置进行电解(均是惰性电极),已知A烧杯中装有500mL 20%的NaOH溶液,B烧杯中装有500mL
    pH为6的1mol·L-1 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在b电极上收集到28mL气体(标准状况),则B烧杯中溶液pH变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

    A.4
    B.3
    C.2
    D.1
  • 常温下,用 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 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H)+c(H+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 c(CH3COO-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
  •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以下8种气体(图中烧瓶的位置不得变化)
    ①H2 ②Cl2 ③CH4 ④HCl ⑤NH3 ⑥NO ⑦H2S ⑧SO2
    (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写序号);
    (2)若烧瓶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写序号)。
    (3)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使气体干燥,则可用此装置来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 这时气体由
    _____________口进入。
  • 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有一种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CO2(g)+3H2(g)CH3OH(g)+H2O(g) △H=-49.0 kJ·mol-1 某同学实验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实线)。
    (1)a点正反应速率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逆反应速率。
    (2)下列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___________。
    A.0~1min B.1~3min C.3~8min D.8~11min
    (3)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曲线I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___________,曲线II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___________。
  • 某合作小组同学将铜片加入稀硝酸,发现开始时反应非常慢,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该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其原因。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合理假设。该实验中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反应放热导致温度升高 B.压强增大 C.生成物的催化作用 D.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
    (3)初步探究。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不同时间的温度,结果如下表
    结合实验目的和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探究。查阅文献了解到化学反应的产物(含中间产物)可能对反应有催化作用,请根据以下实验设计表将实验目的补充完整
  • 下图中的B~K分别代表有关反应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F、K是固体;E是常见的气体单质而I是红棕色的气态氧化物。固态物质A加热后生成的气体混合物若通过碱石灰只剩余气体B,若通过浓硫酸则只剩余气体D。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检验A物质中含有的阳离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2)B与E反应得到1molH,则此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mol。
    (3)写出实验室制取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N的稀溶液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混合气体通过碱石灰得到的气体B与通过浓硫酸得到的气体D的物质的量之比是8∶5,则用物质的量的关系表示此固体A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化学小组拟采用如下装置(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略去)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并用电解产生的H2还原CuO粉末来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同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
    (1)为完成上述实验,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接A, B接_______(填写连接的字母)。
    (2)对硬质玻璃管里的氧化铜粉末加热前,需要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则乙装置的a瓶中溶液及对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了如下甲、乙两个实验方案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ag, 放入CuO后,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和CuO的总质量为bg,实验完毕后
    甲方案:通过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和Cu粉的总质量为cg,进而确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
    乙方案:通过精确测定生成水的质量dg,进而确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请你分析并回答:你认为不合理的方案及其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按测得结果更准确的方案进行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
  • 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在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该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用符号Ksp表示。即:AmBn(s)mAn+(aq)+nBm-(aq) [An+]m·[Bm-]n=Ksp
    已知:某温度时,Ksp(AgCl)=[Ag+][Cl-] =1.8×10-10 Ksp(Ag2CrO4)=[Ag+]2[CrO42-]=1.1×10-12 试求:此温度下,在0.010mo1·L-1的AgNO3溶液中,AgCl与Ag2CrO4分别能达到的最大物质的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