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2010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市冀州中学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试题(A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自来水可用氯气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溶液,不会产生明显的试剂变质问题的是
    [     ]
    A.AgNO3
    B.FeCl2
    C.Na2SO3
    D.AlCl3
  •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
    A.C2H2
    B.CS2
    C.NH3
    D.C2H4
  • 某些简单原子或离子的结构可用图示形象地表示如下
    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和④、③和⑤互为同素异形体
    B.①和③互为同位素
    C.②和④是两种化学性质相同的粒子
    D.①和④、②和⑤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 与CH2=CH2CH2Br-CH2Br的变化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
    A.C2H5ClCH2=CH2
    B.CH3CHOC2H5OH
    C.
    D.CH3COOHCH3COOC2H5
  • 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     ]
    A.NaCl的电子式:
    B.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C.CrO5的结构式为,该氧化物中Cr为+6价
    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物质,铜粉溶解的是
    [     ]
    A.只有①或②
    B.只有②或④
    C.只有①或②或③
    D.上述四种物质任意一种
  •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5g甲基(-CH3 )所含有的电子数是7NA
    B.14g两种烯烃CnH2n和CmH2m混合物,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为3NA
    C.标准状况下,22.4L CHCl3(氯仿)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3NA
    D.常温下,11.2L甲烷与乙烯的混合物所含氢原子的数目约为2NA
  • U(铀)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常见化合价有+4和+6。硝酸铀酰[UO2(NO3)2]加热可发生分解:
    UO2(NO3)2 → UxOy+NO2↑+O2↑,在600 K时,将气体产物集于试管并倒扣水中,水充满试管。则生成铀的氧化物化学式是
    [     ]
    A.UO2
    B.UO3
    C.2UO2·UO3
    D.UO2·2UO3
◎ 2009-2010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市冀州中学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试题(A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B.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该分子越稳定
    C.金属阳离子只能与阴离子构成晶体
    D.正四面体构型的分子中,键角一定为109°28′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将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
    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常温下,将1mL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l00mL,测得其pH<5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g++NH3·H2O=AgOH↓+NH4+
    B.在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2AlO2-+ CO2+3H2O=2Al(OH)3↓+ CO32-
    C.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OH-=NH3·H2O
    D.1 mol/L的NaAlO2溶液和2.5 mol/L的HCl等体积均匀混合:2AlO2- + 5H+ = Al(OH)3↓ +Al3+ +H2O
  • 在由水电离出的c(OH-) = 1×10-13 mol·L-1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a+ NH4+ NO3- CO32-
    B.K+ Mg2+ AlO2- SO42-
    C.Na+ Ba2+ OH- NO3-
    D.Ba2+ K+ NO3- HSO3-
  •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 下列反应产物中,有的有同分异构体,有的没有同分异构体。其中一定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反应是
    [     ]
    A.异戊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
    B.2-氯丁烷() 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HCl分子的反应
    C.甲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硝化生成一硝基甲苯的反应
    D.邻羟基苯甲酸与NaHCO3溶液反应
  • 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V(Br)的关系。反应速率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增大增大
    B.实验②和③的相等
    C.增大增大
    D.增大增大
  • 向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H2,发生反应N2+3H22NH3,△H<0,t1时刻达到平衡,下图为以NH3表示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减小压强
    B.从图像可以看出,速率发生改变,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C.平衡混合物中,NH3的百分含量t6时刻一定比t4时刻高
    D.t5时刻条件改变,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 2009-2010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市冀州中学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试题(A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
    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
    A.Cl-一定存在
    B.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
    C.K+一定存在
    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 下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
  • 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mL 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
    1.344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为
    [     ]
    A.7.84g
    B.8.96g
    C.11.76g
    D.13.44g
  • 某有机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小于130。经分析得知,其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之和为46.66%,其余为氧,则该化合物分子中最多含碳氧双键的个数为
    [     ]
    A.1
    B.2
    C.3
    D.4
  • 向25 mL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醋酸溶液,得到曲线如下图所示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3)在B点,a_______12.5 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在D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
    II.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5)若甲乙两池中均盛放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_______棒;乙池中的________棒。
    ②在乙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甲乙两池中均盛放饱和NaCl溶液。
    ①写出甲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乙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乙池转移0.02mol电子后停止实验,池中溶液的体积是200mL,则此时溶液的pH=____________。(不考虑电解产物的相互反应)
  • 下图表示由某烃A合成饱和酯G(C6H10O4)的过程
    (1)写结构简式:D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
    (2)写化学方程式:
    ① E→ F: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D + F→ G: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得到B和芳香族化合物C,则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2)B和足量的某饱和一元羧酸D充分反应得到E,E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84,则D的摩尔质量为
    _______________。
    (3)C酸化后可以得到F,F不能发生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加聚反应 ⑤氧化反应 ⑥还原反应
    (4)F可以发生如下转化,且G与H互为同分异构体。
    请写出:① H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② 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____________个。
    ①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 ②与F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③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有A.B.C.D.E五种常见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的
    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③进行焰色反应,只有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钻玻璃);
    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C.D中产生白色沉淀;
    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填空:
    (1)写出B.D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将含1 mol A的溶液与含1 mol E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
    (3)在A溶液中加少入量澄清石灰水,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常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I.(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测量数据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用铁坩埚加热CuSO4·5H2O晶体测定结晶水质量分数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  
    c.用规格为20mL的量筒,量取16.8 mL的Na2CO3溶液
    d.实验室酸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可以先将氯化亚锡溶解在盐酸中,再配制到所需要的浓度
    e.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先将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干净
    f.在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取氢气时加入少许硫酸铜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II.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试回答下列问题。
    (2)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升温到140℃时的副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KMnO4溶液
    (4)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1)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①.②.③(如图所示)则曲线①.②.③所改变的实验条件和判断理由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