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北京市宣武区初三化学中考二模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

    A.氧
    B.硅
    C.铝
    D.铁
  •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
    A.氮气
    B.甲烷
    C.氢气
    D.一氧化碳
  • 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
    A.蔬菜
    B.植物油
    C.大米
    D.鸡蛋
  •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冰雪融化
    B.木柴燃烧
    C.白磷自燃
    D.食物变质
  • 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O3)会致癌,其中溴的化合价为
    [     ]
    A.+1
    B.+2
    C.+5
    D.无法确定
  • 用铁锅炒菜的主要原因是
    [     ]
    A.不易生锈
    B.导热性能好
    C.含有碳元素
    D.保温性能好
  • 下列试剂瓶的标签上,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
    A.
    B.
    C.
    D.
  •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     ]
    A.最外层电子数
    B.核外电子总数
    C.中子数
    D.质子数
  •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木炭是黑色固体
    B.碳酸钠粉末易溶于水
    C.镁条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D.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 森林中设置隔离带的主要原因是
    [     ]
    A.隔绝空气
    B.隔离可燃物
    C.铺设公路
    D.美化环境
  • 下列符号既可表示一个原子,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

    A.Mg
    B.N
    C.O2
    D.H

◎ 2010年北京市宣武区初三化学中考二模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
    A.氢分子和氧原子
    B.氢原子
    C.氢、氧元素
    D.水分子
  •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
    A.4P+5O22P2O5
    B.CH4+2O2==CO2+2H2O
    C.Zn+CuSO4==ZnSO4+Cu
    D.CaCO3+2HCl==CaCl2+CO2↑+H2O
  •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常情况下,都易溶于水
    B.都能供给呼吸
    C.通常情况下,都比空气的密度大
    D.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 从下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38
    C.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92%
    D.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92个电子

  •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
    A.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B.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防腐
    D.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 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氢氧化钠,最好选用的试剂是
    [     ]
    A.氢氧化钙溶液
    B.盐酸
    C.硫酸
    D.二氧化碳
  • 下列说法错误或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     ]
    A.食用含碘的食盐
    B.饮用消毒处理后的水
    C.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喝汽水
    D.香烟的过滤嘴可滤除CO等有害物质,故吸烟对身体无害
  •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和醋(闻气味)
    B.碳酸钙和高锰酸钾(观察颜色)
    C.盐酸溶液和氯化钠溶液(酚酞试液)
    D.澄清石灰水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 取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和氯酸钾(2KClO32KCl+3O2↑)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比反应前
    [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 下列对物质的归纳、分类正确的是
    [     ]
    A.生石灰、纯碱、熟石灰是常见的碱
    B.不锈钢、青铜、生铁是常见的合金
    C.汽油、煤、石油是常见的化石燃料
    D.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B.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2010年北京市宣武区初三化学中考二模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相等的是
    [     ]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D.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 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     ]
    A.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将一定质量的纯净物E和40g的纯净物F按下图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可生成44gG物质和9gH物质。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H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g
    B.E为含氧化合物
    C.G和H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E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为1:1
  • 2010年5月1日,世博会在上海开幕。
    (1)世博会场馆备受世人瞩目。下列介绍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填字母)。
    (2)1915年在巴拿马举办的世博会成就了中国的张裕葡萄酒和茅台酒。其中白酒中的主要溶质是____。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3)传统的燃油车多使用汽油等燃料,汽油主要从化石燃料--__________中提炼出来。世博园区用电动车取代这种燃油车,此做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能源的选择上世博园除使用电能、氢能外,还使用了太阳能和风能等。选择太阳能和风能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
    A.取之不尽B.属于清洁能源C.可转变成电能、热能
  •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1)某矿泉水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表:
    这里Ca、K、Zn、F是指____(填“元素”“原子”“单质”或“离子”)。
    (2)要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需取水_______mL。(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
    (3)随着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请参与讨论下列有关问题:
    ①自来水、蒸馏水、海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
    ②若要测定井水的酸碱度,可选用____来测定。
    ③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___(填字母)。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B.水的蒸发C.水的电解D.水的净化
  • 金属与人类生活、生产密不可分。
    (1)某小组设计如图装置来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原因。
    ①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防止课桌腿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段时间后,下图中可观察到____处锈蚀最严重和______________的现象。
    (2)锰为不锈钢主要的添加元素。锰的氧化物是不锈钢的保护膜,可以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
    ①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锰、镁、铜三种金属片,分别投入足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中锰的化合价为+2价),现象如下:
    上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写出锰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②金属与酸的反应存在某种规律,请你分析下表中的数据,找到对应关系。
  • 根据下图同答问题。
    (1)10℃时,在图一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填“a""b或“c”)。在m℃时,m点代表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室温时,在图二中可能盛有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填“烧杯”“试管1”或“试管2”)。
    (3)把图二中室温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液升温到80℃时,发现烧杯中甲物质没有明显变化,试管1中乙物质全部溶解,试管2中有丙物质析出。
    根据现象回答问题:
    ①在图一中能表示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填“a“”b”或“c”)。
    ②若乙物质的溶液中溶有少量的甲物质,提纯乙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③若把试管l从烧杯中取出,冷却至室温后,从溶液中析出的固体质量为__g。(析出的物质不含结晶水)
  • 以下为初中常见的十二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③和④属于两种不同的基本反应类型。其中B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1)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____;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物质C的名称________;物质E的俗称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 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实验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实验B的结论除说明该气体的密度大外,还可说明该气体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
    (3)实验C中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____。
  • 老师按下图所示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打开K,向装置A中滴加适量的溶液甲,有气体逸出,黑色粉末不减少。一段时间后,装置B、C中均出现白色浑浊。反应结束后,关闭K,向装置C中加入足量的水,装置C中的白色浑浊不消失。
    根据上述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中能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是________。
    (2)补全装置B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①装置B、C中白色浑浊均是碳酸钙;②装置B可以起到贮存气体的作用;③反应前后装置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 某同学从物质类别的角度构建了如下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借助网络图回答:
    (1)写出用酸和碱生成氯化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把图中①处补充完整,要求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①是___________。
    (3)某小组尝试做了“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实验(实验装置见上图)。
    【实验现象】气球膨胀。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验证有无新物质生成,甲和丙两位同学分别取少量上图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并按各自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①甲同学向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成红色,证明有新物质生成。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提出新的验证方案,请你帮助乙同学完成验证报告。
    ③丙同学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生成了新物质。
    ④丙同学将反应后的滤液倒入乙同学的废液中,充分混合后无明显现象。混合后的溶液中除含有酚酞外,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A.NaCl;B.NaCl和CaCl;C________;D._________。
  • 某同学为补充维生素,服用××牌多维生素片,该药品标签如下图所示。
    请计算:
    (1)按标签所示方法服用该药片,则每天服用的维生素B2的质量为____mg。
    (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其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 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反应容易进行,氢氧化钠本身并不被分解。现将加有氢氧化钠的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氢元素的质量减少了1g,其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也由4.8%变为5%。
    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电解后剩余水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