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化学课时作业第二章课时2 分散系及其分类(必修1)的第一部分试题
  • 从1901年范特霍夫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开始到2009年这100多年时间里,有这样三位获奖者:1925年席格蒙迪(德国)“对胶体溶液非均匀性的研究以及与此有关并在现代胶体化学中十分重要的方法的建立”;1926年斯维德伯格(瑞典)“分散体系的研究”;1948年蒂塞卢斯(瑞典)“关于(胶体)电泳和吸附分析的研究,尤其关于血清蛋白的复杂性能的发现和研究”。他们所研究的课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胶体。以下是关于胶体相关事实的正确叙述,你认为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应是
    [     ]
    A.光束穿过胶体时能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B.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l~100nm之间
    C.胶体分散质粒子可以透过滤纸
    D.胶体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 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
    A.都是澄清透明的液体
    B.能透过半透膜
    C.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100 nm之间
    D.都呈红褐色
  • 生活中留心处处皆学问。侯宝林的相声《醉酒》中有这么几句:“……甲:(手电棒)一摁电门,出来一个光 柱。乙:哎,那光出来啦。甲:你瞧这个!你顺着我这柱子爬上去。乙:噢,那是柱子啊?甲:你爬!乙:那个你爬怎么样啊?甲:你别来这一套,我懂!我爬上去,我爬到半道,你一关电门我掉下来啦……”这段经典相声中提到手电筒在夜晚会产生一道光柱,这就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
    A.硫酸铜溶液
    B.稀硫酸
    C.石灰浆
    D.氢氧化铁胶体
◎ 人教版高一化学课时作业第二章课时2 分散系及其分类(必修1)的第二部分试题
  • 胶体化学的应用已渗透到很多领域,除生活和生产技术中广泛应用外,尖端科技中的应用也不少。航天 飞机的各个部件就是用胶体固定的,比起铆钉、螺钉来不知轻多少克,省去极大的开销。实验室用饱和FeCl3溶液制备少量氢氧化铁胶体的正确操作是
    [     ]
    A.将FeCl3溶液滴入蒸馏水即可
    B.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即可
    C.将FeCl3溶液滴入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即可
    D.将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即可
  • 2011年4月15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约翰·哈特为新当选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制造了一组微型头像。他称之为“纳米奥巴马”。每个纳米奥巴马头像包含着1.5亿个碳纳米管。若将碳纳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物质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具有丁达尔效应④不能透过半透膜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出现黑色沉淀。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⑥
  • 纳米科技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人们会利用纳米级微粒物质制造出更加优秀的材料和器件,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人设想将碳酸钙通过特殊的加工方法使之变为纳米碳酸钙(即碳酸钙粒子直径是纳米级),这将引起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变,下列关于纳米碳酸钙的推测可能的是
    [     ]
    A.纳米碳酸钙是与胶体相似的分散系
    B.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水中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C.纳米碳酸钙化学性质已与原来碳酸钙完全不同
    D.纳米碳酸钙的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 人教版高一化学课时作业第二章课时2 分散系及其分类(必修1)的第三部分试题
  •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振荡,“微波炉”就是利用高频电磁振荡使食品中分子也产生振荡而发热。现代医学上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其好处主要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关于其作用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微波电流迅速中和血液胶粒所带的电荷而凝聚
    B.微波使局部血液受热而使血液胶体凝聚
    C.微波电流通过金属手术刀时产生的高温而使血液凝聚
    D.以上说法都正确
  • 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其实说的就是胶体的聚沉。向胶体中加入酸、碱、盐,能使胶粒所带电荷被中和,从而“聚集长大”直至生成沉淀。使一定量的胶体溶液在规定时间内开始凝聚所需酸、碱、盐等的浓度(mmol/L)称做“聚沉值”。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小,表示其凝聚能力越大。实验证明,凝聚主要取决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电荷数越大,凝聚能力越大,则向Fe(OH)3胶体中加入下列电解质时,其“聚沉值”最小的为(注:Fe(OH)3胶粒带正电荷)
    [     ]
    A. NaOH
    B. AgNO3
    C. BaCl2
    D. Na3PO4
  • 已知淀粉溶于水后,淀粉粒子的直径在10-9~10-7m之间。现有两瓶溶液标签模糊不清,只知道分别盛有淀粉溶液和氯化钠溶液,试用多种方法区别开来。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已知明矾[KAl(SO4)2·l2H2O]在水中可解离出K+、Al3+和SO42-,某学习小组为探究明矾中何种离子起净水作用,做如下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1)
    有同学认为以上方案中只是证明了Al2(SO4)3可以净水,K+没有净水作用,但Al3+和SO42-能否净水,不够完善。请你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报告并将你完善实验所用的试剂及目的填入下表中:
    (2)
  • (1)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得到的FeCl3溶液呈棕黄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2)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
    (3)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4)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后,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烧杯中的液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用来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乙烧杯中取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可看到溶液红褐色逐渐变浅,最终又得到黄色的FeCl3溶液,发生此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此反应属于
    _________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