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人教版高二化学第三章能力渗透(选修1)的第一部分试题
  • 2010年广州亚运会暨第16届亚运会在我国广州进行。广州亚运会火炬采用“潮流”设计理念,体现了广州亚运会的“潮流”。“潮流”采用丙烷作为燃料,手柄等部位采用铝合金材料,使得火炬更加轻盈,更易于火炬手传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丙烷充分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B.丙烷燃烧是吸热反应
    C.铝合金手柄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防止其腐蚀
    D.火炬燃料用丙烷比用煤油更环保
  • 金属的防护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例如:①刷漆;②在轮船船身上连接锌块;③包塑料层;④涂油脂;⑤镀上不活泼金属;⑥在地下钢铁管道上连接镁块。其中属化学方法的是
    [     ]
    A.②⑥
    B.①③④
    C.②⑤⑥
    D.全部
◎ 新课标人教版高二化学第三章能力渗透(选修1)的第二部分试题
  • 氢氧化镁是重要的绿色阻燃剂,氢氧化镁中含有少量氢氧化铁杂质,为研究不同分离提纯条件下所制得阻燃剂的纯度从而确定最佳生产条件,某研究小组各取等质量的下列4组条件下制得的阻燃剂进行含铁量的测定,实验结果如下
    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根据上表数据,制取高纯度阻燃剂最佳条件是
    [     ]
    ①40℃②60℃③EDTA质量为0.05g④EDTA质量为0.10g⑤保险粉质量为0.05g⑥保险粉质量为0. 10g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 向一铝制易拉罐中充满CO2后,再往罐中注入足量的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立即严封罐口,不一会儿就发现易拉罐变瘪,再过一会易拉罐又鼓胀起来,解释上述实验现象。
    (1)易拉罐开始变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易拉罐又鼓胀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换成铁制易拉罐,作同样的实验,则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新课标人教版高二化学第三章能力渗透(选修1)的第三部分试题
  • 如何防止铁的锈蚀是工业上研究的重点内容。为研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同学常温下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了吸氧腐蚀的是________(填实验序号),负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腐蚀是析氢腐蚀的是_______(填实验序号),正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该实验可知,可以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防止铁的锈蚀,地下埋的水管采用外接电源阴极保护法,则接电源负极的应是_______;请列举工业上普遍采用的其他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种方法)。
  •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材料种类很多,通常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硅酸盐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复合材料。
    (1)合金是被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①下列有关合金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高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低
    C.组成合金的元素种类相同,合金的性能就一定相同
    D.合金与各成分金属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
    ②钢属于______(填“铁合金”或“铝合金”)。
    ③铁锈蚀主要发生的是电化学腐蚀,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2)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玻璃、水泥和_________。
    (3)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和______是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下列属于塑料制品的是______ (填字母)。
    A.汽车轮胎 B.涤纶 C.聚乙烯制品 D.玻璃钢
  • 现在许多食品都采用密封包装,但包装袋中的空气、水蒸气仍会使食品氧化、受潮变质,因此一些食品包装袋中需放入一些脱氧剂,以使食品保质期更长一些。甲、乙、丙三同学为了探究“脱氧剂”的成分,从某食品厂的月饼包装袋中取出“脱氧剂”一袋,打开封口,将其倒在滤纸上,仔细观察,脱氧剂为灰黑色粉末,还有少量的红色粉末。
    [提出问题]:该脱氧剂中的黑色、红色粉末各是什么?
    [作出猜想]:
    甲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红色粉末可能是铜。
    乙同学认为:灰黑色粉末可能是铁粉,也可能还有少量的活性炭粉;红色物质是氧化铁。
    丙同学认为:灰黑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铜、活性炭粉,红色粉末可能是铜。
    (1)你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2)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该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请填写以下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