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模拟信息优化卷(12)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2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五种物质在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Ag2SO4
    B.将氯化银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Na2S,则可以生成黑色沉淀
    C.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三种物质在常温下的溶解度随着氯、溴、碘的顺序增大
    D.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也会发生移动
  • 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mA(g)+nB(g)cC(g)+ dD(g),C物质的浓度(c)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H<0 △S >0 
    B. △H>0 △S<0
    C. △S>0 △H>0
    D. △H<0 △S<0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纳米材料是指一种称为“纳米”的新物质制成的材料
    B.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C.生物固氮是指植物通过叶面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
    D.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二氧化硫能漂白某些物质,说明它具有氧化性
    B.向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无现象,再加入0.5 mL 3%的过氧化氢后产生沉淀
    C.将足量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D.二氧化硫漂白过的草帽过一段时间后又会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 下列金属或氧化物可以完全溶解的是
    [     ]
    A.1 mol Zn与含1mol HCl 的稀盐酸共热
    B.1 mol Cu与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共热
    C.1 mol Cu与含4 mol HNO3的浓硝酸共热
    D.l mol MnO2与含4 mol HCl的浓盐酸共热
  •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转化是
    [     ]
    A.浓H2SO4→SO2
    B.Fe2+→Fe3+
    C.H2S→SO2
    D.HCO3-→CO2
  • 自来水可以用氯气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的变质问题的是
    [     ]
    A.硝酸银
    B.氯化亚铁
    C.亚硫酸钠
    D.氯化铝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模拟信息优化卷(12)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碘水中加入少量汽油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紫红色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了棕黄色的烟雾
    C.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将阴极气体产物通入碘化钾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
    D.溴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橙红色
  •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S、SO2、CO2、HI、HCl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气体通入氯水后,得无色溶液,向该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气体中肯定含有H2S和SO2
    B.该气体中肯定含有SO2
    C.该气体中肯定含有CO2和SO2
    D.该气体中肯定含有H2S、CO2和HI
  • 下列各项中,现在提倡的是
    [     ]
    ①原子经济 ②绿色化学 ③液体饮料中加少量三聚氰胺 ④研发新型环保汽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下列各项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     ]
    A. F-的结构示意图
    B. CCl4的电子式
    C. CO2分子的结构式 O=C=O
    D. 碳-12原子
  • 下列离子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K+、Fe2+、NO3-、Cl-
    B. K+、Mg2+、Cl-、HCO3-
    C. Na+、Fe2+、SO42-、Cl-
    D. Na+、NH4+、Cl-、SiO32-
  • 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B.
    C.
    D.
  • 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l mol CO和l mol H2O发生反应:CO(g) +H2O(g)CO2(g)+H2(g),达到平衡时测得n(H2)为0.5 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
    B.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无关
    C.CO的转化率为50%
    D.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模拟信息优化卷(12)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列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     ]
    A.NaHS的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S-+H2OH2S+OH-
    B.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3++4OH-=[Al(OH)]4-
    C.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Ca2++2ClO-+SO2+ H2O =CaSO3↓+2HClO
    D.铜的精炼中的阴极反应式是:Cu2++2e-=Cu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常温下,将1 mLpH =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00 mL,测得其pH<5
  • 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l mol NH4+含有10NA个质子
    B. T℃时l L pH =6的纯水中,含10-6NA个OH-
    C. 78 g Na2O2离子化合物中含阴离子的个数是2NA
    D. 0.01 mol Mg在CO2中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01NA
  • 关于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装置①中,c为阴极,d为阳极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
    C.装置③中X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 汽车安全气囊是德国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含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取13.0 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 L。单质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外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丙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____。
    A.KCl B.KNO3 C.Na2S D.CuO
    (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
    ___________________。
  • 已知:
    ①25℃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Ka(CH3COOH) =1.8×10-5,Ka(HSCN) =0.13;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sp(CaF2) =1. 5×10-10
    ②25℃时,2.0×10-3 mol/L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c(HF)、c(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将20 mL0.10 mol/LCH3COOH溶液和20 mL 0.10 mol/LHSCN溶液分别与20 mL 0.10 mol/L
    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为图2所示。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3COO-)____(填“>”“<”或“=”)c(SCN-)。
    (2)25℃时,HF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__________,列式并说明得出该常数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
    (3)4.0×10-3mol/L HF溶液与4.0×10-4mol/L 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混合液pH为4.0(忽略调节时混合液体积的变化),通过列式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产生。
  • 一水硫酸四氨合铜(Ⅱ)的化学式为[Cu(NH3)4]SO4·H2O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及农药中间体。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以氧化铜为主要原料合成该物质,设计的合成路线为:
    相关信息如下:
    ①[Cu(NH3)2]SO4·H2O在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解离)过程:
    [Cu(NH3)4]SO4·H2O=[Cu(NH3)4]2++SO42-+H2O
    [Cu(NH3)4]2+Cu2++4NH3
    ②(NH4)2SO4在水中可溶,在乙醇中难溶。
    ③[Cu(NH3)4]SO4·H2O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如下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1的实验步骤为:a.加热蒸发b.冷却结晶,c.抽滤,d.洗涤,e.干燥。
    ①步骤1的抽滤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抽滤完毕或中途停止抽滤时,应先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
    ②该方案存在明显缺陷,因为得到的产物晶体中往往含有______________杂质,产生该杂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2)方案2的实验步骤为:a.向溶液C中加入适量________,b.___________,c.洗涤,d.干燥。
    ①请在上述内填写合适的试剂或操作名称。
    ②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步骤c的洗涤液是__________。
    A.乙醇 B.蒸馏水 C.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D.饱和硫酸钠溶液
    ③步骤d不宜采用加热干燥的方法,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最近科学家获得了一种稳定性好、抗氧化能力强的活性化合物,其结构如下
    在研究其性能的过程中,发现结构片段X对化合物A 的性能有重要作用。为了研究X的结构,将化合物A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只得到B和C。经元素分析及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确定C的分子式为C7H6O3,C遇
    FeCl3水溶液显紫色,与NaHCO3溶液反应有CO2产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B能发生下列哪些类型的反应________。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缩聚反应 D.氧化反应
    (2)写出化合物C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
    (3)化合物C能经F列反应得到G(分子式为C8H6O2,分子内含有五元环)
    ①确认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化合物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1H核磁共振谱图表明,其中某些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写出这些同分异构体中任意三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碘水中加入少量汽油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紫红色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了棕黄色的烟雾
    C.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将阴极气体产物通入碘化钾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
    D.溴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橙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