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周周考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 水变为水蒸气时,发生的变化是
    [     ]
    A.水分子的大小改变
    B.水分子间的间隔改变
    C.水分子变为其他分子
    D.水分子变为更小的粒子
  • 下列事实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     ]
    A.蔗糖是白色固体,说明分子用肉眼可以看见
    B.油菜花旁香味浓郁,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干冰升华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 壶中的水烧开时,壶盖被顶开。对此现象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在水的沸点温度时,水分子运动速率最大,因而撞开壶盖
    B.在水的沸点温度时,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体积膨胀而撞开壶盖
    C.在水的沸点温度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变成水蒸气,壶内气体压强增大而撞开壶盖
    D.在水的沸点温度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撞开壶盖
  • 王安石有一首咏梅古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为什么在远处就知道不是雪,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为
    [     ]
    A.分子的体积很大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分裂成原子
    D.分子的质量很大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周周考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由于

    [     ]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C.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 “珠帘十里卷春风”、“绿杨城郭是扬州”。来过扬州的人无不为扬州城的美丽风景所吸引。观察下图,图中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
    A.
    B.
    C.
    D.
  • 下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

    A.
    B.
    C.
    D.
  • 化学上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
    [     ]
    A.原子的质量极小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体积极小
    D.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的种类、数目不变
  •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许多“水分子”。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
    B.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水分子不能再分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周周考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中国航天员的身影首次进入茫茫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时刻。请你从化学的视角对神七飞船的有关信息进行思考并作答。航天员在太空中每人每天大约需要0.9kg氧气、2.5L水、0.6kg食物,排出1.0kg二氧化碳、1.8kg水蒸气等。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
  • 阅读下列文字,用序号填空。 ①水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液体;②水被加热可以变成水蒸气;③没有水,人和动物就无法生存;④水是常用的灭火剂;⑤在通电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⑦电石(CaC2)仓库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CaC2可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具有可燃性)。
    (1)水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
    (2)水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
    (3)水的用途______________。
  • 请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以下现象。
    (1)妈妈在厨房里炒菜,我在窗外就闻到了香味。________。
    (2)如下图所示,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入,______容易推压,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
  • 如下图,在一个透明密封的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红棕色溴蒸气。将活塞从A处推到B处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活塞在外力作用下能从A 处推至B处说明了溴分子间________。
  • 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注: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到碱性物质变红,遇中性物质或酸性物质不变色,氨水呈碱性,蒸馏水呈中性)
    (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加浓氨水,由实验1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实验2: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来做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__(填“有”或“无”),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 下图I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Ⅱ是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甲管生成气体A,乙管生成气体B)
    (1)图中a、b两极分别是电源的____极和____极。
    (2)气体B可以用点燃的木条检验,现象是________,说明气体B有什么性质_____________。
    (3)0~30min,甲、乙两个量筒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
  • 吴梁同学在距一支粉笔的粗端2cm处点上一滴蓝墨水,将粉笔插入盛有酒精的培养皿中。过了一段时间,吴梁发现随着酒精的上升,蓝墨水也在粉笔上不断移动,最后蓝墨水在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蓝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下图所示)。根据上述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蓝墨水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由此实验可以作出的推测是_______(填序号)。
    ①用滤纸条代替粉笔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得到相似的实验现象
    ②不同分子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的运动速度不同
    ③不能用上述实验的原理分离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