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理化试卷化学部分的第一部分试题
  • 在下表中填写相应的物质名称、化学式、物质类别(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 生活中的以下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

    A.蒸馏水
    B.食盐水
    C.牛奶
    D.石灰乳
  • 常温下某同学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pH,显碱性的是

    [     ]

    A.桃子汁:3.5
    B.苹果汁:3.2
    C.鸡蛋清:7.8
    D.牛奶:6.5
  • 钒(V)被誉为金属中的“维生素”,其氧化物V2O5中钒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1
    B.+3
    C.+5
    D.+7
  •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木炭的稳定性
    B.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C.酒精的可燃性
    D.浓盐酸的挥发性
  • 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能吸收SO2的溶液是

    [     ]

    A.NaOH
    B.Na2SO4
    C.H2SO4
    D.NaCl
  •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O2。有关的O2正确认识是

    [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比在O2中燃烧更旺
    B.工业上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制取O2
    C.O2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D.实验室中可用加热分解水来制取O2
  • 根据实验规范,图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 为确保生命安全,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进入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后继续前进
    B.厨房内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CO)泄漏,马上点火燃尽
    C.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浇水灭火
◎ 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理化试卷化学部分的第二部分试题
  • 分子与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关于分子与原子的正确认识是
    [     ]
    A.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B.化学变化中分子与原子种类都发生变化
    C.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再分
    D.物理变化中分子与原子种类都不改变
  •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的量、产生气体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     ]

    A.可能存在NaOH
    B.可能存在Na2SO4
    C.肯定不存在BaCl2
    D.肯定只存在Na2CO3
  • 氮气、氧气、氦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空气的成分。用化学式填写:
    (1)占空气体积78%的是__________;
    (2)可用于制造霓虹灯的是_________;
    (3)固态时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
  • 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外墙材料的生产原料之一是四氟乙烯(C2F4)。四氟乙烯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 电石(CaC2)是制取乙炔的原料,工业上生产电石的化学方程式为:CaO+3CCaC2+R,R的化学式是_________,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
  • 电解水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1)在上图a框内填写气体的化学式。
    (2)用电解水产物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KCl是常用的化肥,下图是KCl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a、b、c三点中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点。
    (2)40℃时,150g水中最多可溶解KCl___________g。
  • 纯净的CaCO3可用来测定盐酸的浓度。采用适当的试剂,从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获得高纯度CaCO3的流程如下:
    试回答:
    (1)气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产生B的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写出Ca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原料中各原子的利用率尽可能达到100%,是“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上述流程中有的物质可以再利用,请在流程图上用箭头标示再利用的路线(箭头要求:从可利用的物质出发,指向利用该物质的环节)。
  • 某同学在自主学习酸的知识时,设计了以下实验报告,请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品】试管、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石蕊和酚酞试液等
    【实验内容】

    【实验思考】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解释稀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理化试卷化学部分的第三部分试题
  • 某科技小组的同学利用天然资源获得了红褐色的铜粉(含杂质炭),为了测定该铜粉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百分含量),取W g铜粉样品,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1)仪器②、⑤的名称是:②_________、⑤___________。
    (2)①、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③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束实验时,先熄灭两个酒精灯,在冷却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上述装置,通过称量反应前后装置④的质量,得到CO2的质量,进而求出铜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中忽略水蒸气的影响)。为了确保测得的CO2质量准确可靠,在保证装置不漏气、称量准确、操作规范的前提下,你认为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 H2、CO都是无色气体,能鉴别它们的方法是

    [     ]

    A.观察燃烧时火焰焰色
    B.检验燃烧产物
    C.收集气体,移近火焰,听爆鸣声
    D.观察它们燃烧时的热量变化
  • 现有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乙中x的数值为__________;它们相互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 自来水厂将天然水加工成饮用水(自来水)的主要生产过程有:
    (1)向水中加入明矾,它在水中的成分可看作Al2(SO4)3和K2SO4。写出检验水中是否含有硫酸盐的一个化学方程式(硫酸盐以K2SO4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水中通入氯气,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向水中加入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名称),通过吸附除去其中的异味。
  • 某工厂每天产生浓度为0.49%的废H2SO4溶液1×106g,需要用碱溶液中和处理。试计算:
    (1)该厂每天要处理的废酸液中含有H2SO4__________g。
    (2)若用烧碱处理废酸液,每天需要NaOH多少克?
    (3)若改用熟石灰处理废酸液,则每天需要Ca(OH)2的质量____________NaOH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燃烧产物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物质是

    [     ]

    A.液化气
    B.煤气
    C.氢气
    D.天然气
  • 金属镁能在CO2中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1mol金属镁中约含_________个镁原子。
  • 为了探究影响硝酸钾固体在水中溶解质量多少的因素,某研究小组开展了以下的探究活动,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出结论。
    实验一:KNO3在20℃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

    结论:当__________相同时,水的质量越多,溶解KNO3的质量越多。
    实验二:KNO3在20g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

    结论:当水的质量相同时,_____________。
    讨论:如果是气体物质,除上述因素外,影响其在水中溶解质量多少的因素还有_________(写一种)。
  • 某工厂每天产生浓度为0.49%的废H2SO4溶液1×106g,需要用碱溶液中和处理。试计算:
    (1)该厂每天要处理的废酸液中含有H2SO4_______g,是________molH2SO4
    (2)若用烧碱处理废酸液,每天需要NaOH_________mol。
    (3)若改用熟石灰处理废酸液,则每天需要Ca(OH)2的物质的量_______NaOH的物质的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