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北京课改版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鲜奶制酸奶
    B.黄豆酿酱油
    C.糯米酿甜酒
    D.水果榨果汁
  •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O2
    B.KMnO4
    C.H2SO4
    D.MgO
  •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矿泉水
    B. 空气
    C. 蒸馏水
    D. 食盐水
  • 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下图中的微粒符号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
    [     ]
    A.
    B.
    C.
    D.
  • 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     ]
    A.潜水
    B.医疗急救
    C.气焊
    D.灭火
  • 核能的合理利用一直是国际关注热点。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内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核电荷数为3
    B.电子总数为2
    C.属于氢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1
  • 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 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
    C. 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 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
  •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是一种化合物
    B.空气中既有单质也有化合物
    C.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细铁丝可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 五氧化二碘(化学式为I2O5)常用来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I2O5中碘元素(I)的化合价为
    [     ]
    A. -5            
    B. +5          
    C. +3            
    D. +2
  • 下列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     ]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
    C.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D.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
    A. 2H2O==O2 + 2H2↑              
    B. 4P + 5O22P2O5
    C. Zn + HCl==ZnCl + H2↑          
    D. C2H5OH + O2 ==H2O + CO2
◎ 2011-2012学年北京课改版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B.
    C.
    D.
  • 学校. 家庭. 办公室常用的净水器的基本原理可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装置表示。其中所用的石子、细沙的作用是
    [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     ]
    A. 氧化镁MgO                
    B. 碳酸钠NaCO3  
    C. 氧化铁O3Fe2                
    D. 氢氧化钾K(OH)2
  •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鱼、虾可在水中生存,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 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     ]
    A.氧化物
    B.氧元素
    C.水
    D.氧气
  • 下列叙述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36g水通电完全分解,可得到2g的氢气
    C.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1.2g碳与3.2g氧气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 2009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下列认识和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淡水资源丰富,所以淡水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C. ---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隙
  • 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
    A.2个硫酸根离子:2SO42-
    B.氧化钠:NaO
    C.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为20
    D.+2价的镁元素:Mg2+
  • 从图中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通过化学式“CO2”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①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②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 ③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 ④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为44 ⑤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⑥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⑦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⑧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     ]
    A.①②③④⑥⑦
    B.①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⑦⑧
    D.①②④⑥⑦⑧
  • 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对苯二胺,化学式为C6H8N2,是一种有毒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苯二胺中含有N2分子
    B.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8:2
    C.对苯二胺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组成
    D.对苯二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 2011-2012学年北京课改版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将一定质量的a. b. c. 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84g
    B.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与a. 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a与b充分反应时的质量之比为2:1
  • 近两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__________、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_______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经检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得出水是由_______两种元素组成的结论。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
  • 下图中的①. ②是氟元素. 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 B. C. 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D中的X为          
    (2)①②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3)A. B. C. D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 C. 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字母);
  •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硅(Si)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硅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化学反应为:SiO2 + 2CSi + 2x↑。由此推断x的化学式为     ___  。    
    (2)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___     ,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  。    
    (3)已知m1g镁条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2g氧化镁(不考虑其它反应),m1______m2 (填  >, <或=  ) 。小西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m1>m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表示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1)地壳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水中含有的+1价的元素符号是             。
     
    (2)上图表示气体分子示意模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              ,选用(1)中的元素,表示A图中的分子,其化学式可能为               (写两种)。
  •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丙转化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装置及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本内容
    (1)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
    (2)下列实验装置中均有水,请根据实验解释水在其中的主要作用
  •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⑴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图F实验的目的是              
    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     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     _或E。
    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    __。
    ⑷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      
    ⑸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__     (填“a”或“b”)端导入。
  • 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 ,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l: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 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2的目的是_________。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 在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老师给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布置任务: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 )请你帮小组内的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上述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___       。    
    (3)老师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要求同学们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证明了“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其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 治疗甲型H1N1流感有效药品“达菲”的起始原料是莽草酸(C7H10O5
    (1)莽草酸由               种元素组成。
    (2)计算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以下两问要求计算过程)。
    (3)50g莽草酸中氧元素的质量               
  • 潜艇在水下作业需要的氧气可通过化学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来获得,若需要1.6吨的氧气,则需多少吨的二氧化碳参与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