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卷一的第一部分试题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 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 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 冰箱中用活性炭作吸附剂吸附异味    
    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我们接触到的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食醋、精盐                      
    B. 白酒、纯碱    
    C. 铝合金、生铁                    
    D. 红磷、氧化铜
  • “低碳生活”、“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
    A. 使用可降解塑料                
    B. 多使用太阳能等新能源    
    C. 焚烧大量秸秆                  
    D. 多坐公交少开车
  • “绿色化学”要求工业生产尽可能不产生废物,即实现“废物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最容易实现“零排放”的是      
    [     ]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 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
    A. 硫酸钾K2SO4                 
    B. 硝酸钾KNO3
    C. 尿素 CO(NH2)2              
    D. 磷酸二氢钙  Ca(H2PO4)2
  • 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服务于生活。下面对日常生活中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面团中加入少量碱面是为了除去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味    
    B. 将煤做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空气的按触面积促进燃烧    
    C. 阴雨天储盐罐湿漉漉的是阴为食盐中的氯化钠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    
    D. 铜质水龙头上的绿色锈潦是因为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造成的
  • 物质 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产 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H2O2=X+2H2O(已配平),则X的化学式为
    [     ]
    A.Sb2O5  
    B.SbO2
    C.HSbO3  
    D.H3SbO4
  • 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
    A.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    
    D. 用紫色石蕊试剂染成的干燥纸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变红
  • 利用家庭生活用品也可以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下列实验仅利用家庭生活用品不可能完成的是  
    [     ]
    A. 蛋白质在加热条件下失去生理活性    
    B. 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真假黄金    
    C. 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D. 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卷一的第二部分试题
  •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取用少量液体  
      B. 过滤                     
    C. 闻气味          
    D. 稀释浓硫酸             
  • 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     ]
    A. 锌与稀盐酸                
    B.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C. 氧化铁与稀硫酸            
    D. 烧碱溶液与稀盐酸
  • 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     ]
    A. 只有①    
    B. 只有①②③    
    C. 只有②③③        
    D. ①②③④
  • 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物质甲是单质  
    B. 丙分子中 A、B原子个数比为 3:1    
    C. 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
  • 利用化学实验可以鉴别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下表中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能将本组待鉴别的物质都区分出来的是 
    [     ]
       
    待鉴别物质 鉴别方法
    A. 硬水、软水 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B. N2 、O2 、CO2 、空气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C. 棉纤维、羊毛纤维、涤纶 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情况和灰烬
    D. 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 加水,测其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 把金属 X放入CuCl2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放入MgCl2溶液中无现象。则 X、Cu、Mg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 Mg、X、cu                    
    B. Cu、X、Mg    
    C. Mg、Cu、X                    
    D. X、Mg、Cu
  • 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1=2“1+1≠2。下列符合“1+1=2                                                              
    [     ]
    A. 常温下,1L水与 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 2 L    
    B. 室温下,1 g镁与 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 2g    
    C. 室温下,1 g硫粉在 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D. 20℃,1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 1g 氮化钠固体能得到 2g氯化钠溶液
  • 为达到预期的日的,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 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除杂
    B. 用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    
    C. 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往往采用加热煮沸的方法    
    D. 某同学将 pH 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试纸上,测定其 pH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未知)
    26
    2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 13 g    
    B.  乙是反应物    
    C.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 5:4    
    D.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卷一的第三部分试题
  • 在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完全后滤出不溶物,再向滤液中加入一块薄铁片,足够时间后,铁片上无任何变化,据此,你认为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不可能含有硫酸铜和硫酸    
    B. 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有铜,但不可能有铁    
    C. 滤出的不溶物中铜,也可能有铁    
    D. 滤液中的溶质只含有硫酸亚铁
  • 下列图①~③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在恒温的条件下,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适量的水分      
    B. ②向露置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C. 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 ④相同质量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 请按要求选择下列物质填空(填写化学式):    
    硫  氮气  氧气    浓硫酸  生石灰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碳酸氢钠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____;
    ②可用作发酵粉的物质_______________;
    ③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_______________;
    ④可用于制肥皂、造纸等工业的碱_______________;
    ⑤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的固体_______________;    
    ⑥农业生产上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_______________;
    ⑦(填入适当的化学符号)硝酸根离子_______;铁离子_______;3 个硫原子_______;2 个水分子_______。
  •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对身边的常见物质有所认识,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服用含Al(OH)3的药物来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鉴别常用铵态氮肥、磷肥、钾肥三种化肥,首先看外观,根据颜色先鉴别出是____,然后将另两种化肥各取少许,分别和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嗅到气味的是__________。
    (3)碳单质包括金刚石、石墨和C60等,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如它们都有可燃性,试写出C60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图为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0℃时,A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g。
    (2)在__________℃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在t2℃时,将等质量的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
  •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能够以______________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葡萄表皮上因喷洒农药二残留,可以用厨房调料_____________洗净。    
    (3)日本福岛核电站使用的具有放射性的钚元素(元素符号为 Pu)有三种原子:Pu -238、Pu-239和 Pu-240,它们都属于钚元素的原因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A.相同的质子数            
    B. 相同的电子数
    C. 相同的中子数            
    D. 相同的相对原子质量
    (4)长期使用的暖水瓶内胆常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以用稀盐酸除去。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__________(填物质化学式)引起的中毒。
  •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A、B、E和丁均为化合物;B和 E为均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1)写出化学式: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2)写出丙和 E反应生成 A和 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初步认为可能含有Fe3+.Ba2+.Na+.OH-.Cl-.CO32-.SO42-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
    (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出的污水中滴加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3)用 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 为11。
    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肯定没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 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可用 B装置制取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
  • 超市中的许多食物用保鲜膜包装后出售。保鲜膜为什么可以?    
    ①  在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如图所示放置一周。    
    ② 一周后发现: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C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B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 C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保鲜膜除了可以防止食物中水分流失,还能隔绝___________,防止食物腐败。
    ⑤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热固性还是热塑性呢?
    ⑥在一支试管中放入少量保鲜膜碎片,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观察到碎片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又可以熔化。由此得出: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 (填“热固性、热塑性”)塑料。
    ⑦(1)保鲜膜虽然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但大量使用后丢弃会造成______________,所以要控制使用。(2)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人类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再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了测定一瓶久置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含量,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将实验方案填写完整,并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方案一:通过测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的方法测定碳酸钠的含量。实验设计一:如图1,在圆底烧瓶中放入20 g氢氧化钠样品,通过分液漏斗滴加稀盐酸,至气体不再产生为止,测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从而计算出碳酸钠的含量。  
    ①你认为这种方法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经过讨论,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改进,得到了实验设计二。  
    实验设计二:用如图2所示装置,在D装置中装入碱石灰(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D中增加的质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从而测定出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
    请你回答:
    ②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不通空气,对实验结果的测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无影响”、“偏大”或“偏小”)。
    ③小明认为在D装置的后面再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将20 g样品配制成溶液,在混合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    
    ④你认为选择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与碳酸钠发生反应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经过滤、洗涤、干燥后,测得沉淀质量为3.94 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为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