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模拟信息优化卷(5)的第一部分试题
  • 用化学的观点解释下列成语,错误的是

    [     ]

    A.十年树木:树木生长,无化学变化
    B.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C.釜底抽薪:将可燃物撤出燃烧区
    D.百炼成钢:逐渐降低生铁中碳、硅等含量
  • 2008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就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下列描述属于三聚氰胺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三聚氰胺性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
    B.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300℃;
    C.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极微溶于热乙醇;
    D.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
  • 下列各组中的环境问题与治理措施无关的是
    [     ]
    环境问题 治理措施
    A. 温室效应 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B. 土地沙漠化 植树造林
    C. 酸雨 回收废旧电池
    D. 蓝藻爆发 污水处理后排放
  • “节能减排,我有责任”。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节约原则的是

    [     ]

    A.丁学生做完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后,把多余的金属回收
    B.乙学生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
    C.丙学生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先点燃酒精灯,再去组装仪器
    D.甲学生用白色点滴板替代试管,进行酸、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
  • 下列制取气体的方案,可以直接采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的是
    ①用H2O2和MnO2制取O2
    ②用CaCO3和稀盐酸制取CO2
    ③用KClO3和MnO2制取O2
    ④用Zn和稀H2SO4制取H2
    ⑤用Na2CO3和H2SO4制取CO2

    [     ]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④⑤
  • 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的是

    [     ]

    A.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 下列有关人体生理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代谢产生的CO2,如不能及时排出,会使血液的pH增大
    B.无机盐和水虽不能提供能量,却是人体必需的
    C.胃液中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D.香烟烟气中的CO会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
  • 瀚无际的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海水制备金属镁,主要有以下步骤:
    ①电解熔融的氯化镁;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
    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
    A.②④⑤③①
    B.③②④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②④③⑤①
◎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模拟信息优化卷(5)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
    [     ]
    A.操作:取某氢氧化钠溶液样品放入试管中,再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
       现象:没有气泡冒出
       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没有变质
    B.操作: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现象:石灰水始终未浑浊
       结论:该石灰水一定变质
    C.操作: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
       现象:红色褪去
       结论: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反应
    D.操作: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
       现象:试管内液面上升
       结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反应
  • 将盛有Na2CO3、Na2SO4、BaCl2、盐酸四种稀溶液的四支试管 编号甲、乙、丙、丁,当甲、乙、丙混合时未产生明显浑浊现象, 当往丁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时有乳白色沉淀生成, 则盛BaCl2溶液的试管编号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 下列实验装置与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①③⑤
    B.④⑤⑥
    C.④⑥
    D.⑥⑧
  • 下列物质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     ]
    A.H2SO4HCl
    B.CONa2CO3
    C.Cu(OH)2NaOH
    D.NaNO3Ba(NO3)2
  • “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CO与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有机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     ]

    A.甲醇(CH4O)
    B.乙醇(C2H6O)
    C.甲醛(CH2O)
    D.乙酸(C2H4O2)
  •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均足量)

    [     ]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木炭粉(CuO) 盐酸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B. CO(CO2) NaOH溶液、浓硫酸 洗气、干燥
    C. CaO(CaCO3) 过滤、烘干
    D. NaCl(Na2CO3) Ca(NO3)2溶液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     ]

    A. HNO3、NaOH、Na2SO4、KCl
    B. BaCl2、Na2SO4、Na2CO3、HCl
    C. CuSO4、NaOH、KNO3、BaCl2
    D. KCl、Na2CO3、HCl、HNO3
  • 现有H、O、H+、O2-、H2、O2、OH-、H2O八种粒子,试 用这些粒子的符号填写下列空白:
    (1)所含电子数相同的微粒是____。
    (2)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的过程中的最小微粒是____。
    (3)质子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微粒是____。
    (4)电解水得到的产物是____。
    (5)没有电子的微粒是____。
◎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模拟信息优化卷(5)的第三部分试题
  • (1)有些牙膏在生产中添加了少量的氟化物,如氟化钠( NaF)等。在刷牙时,氟化钠与牙齿矿物质--羟磷灰石 [ Ca10( PO4)6(OH)2]反应,生成氟磷灰石[Ca10( PO4)6F2], 氟磷灰石具有更能抗酸(牙缝中食物残渣发酵生成的有机酸)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治龋齿的目的。试写出生成氟磷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 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溶液(填“A”或“B”)。
    (2) 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____B。(填 “>”“<”或“=”,下同)
    (3)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 B。
    (4)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温至t3℃,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B。
  • 某化学制剂厂甲、乙、丙、丁四个车间排放的废水中, 主要成分分别含有CuCl2、HCl、Na2CO3、NaOH中的一种。从 环保角度考虑,该厂决定综合处理废水,通过调节废水流量, 使乙、丁两车间废水相对过量,最终排出的溶液呈中性,处理 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甲、丙、丁三车间排放的废水中,主要成分是:甲车间:_________,丙车间:_________,丁车间:__________。
    (2)用____来检测最终排出的溶液已呈中性。
    (3)请具体说明在处理过程中,乙车间和丁车间排出的废水相对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 请根据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_______;
    (2)用水鉴别NaOH、NaCl、CaCO3三种同体物质时,能够鉴别出NaOH固体所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
    (3)探究稀盐酸、Na2CO3溶液、Ca(OH)2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时,将所有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烧杯中。除指示剂外,最终烧杯中一定含有的一种溶质是___________。
  • 下图是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反 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C为气体,B可做燃料,F中含有钾元素。
    请回答:
    (1)以上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 (填编号)。
    (2)写出D、G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 ,G__________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 已知五氧化二磷能和水反 应生成相应的酸,该酸和硫酸、盐 酸一样,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能 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现若按下图给出的条件进行实验,随着反应的进行,依次观察到下表中记录的实验现象,试选择表格下方的A、B、C等解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A.过量的红磷燃烧后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B.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磷酸
    C.冷却后集气瓶内气体的压强减小
    D.集气瓶内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大于刚开始燃烧时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E.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F.红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
    G.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H.磷酸能像盐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 小明在研究人体呼吸过程中吸入、呼出的气体成分变化时,他从网上查到以下数据:

     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体积的比较 现有两个相同的软塑料饮料瓶,瓶内分别装有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选用的仪器和药品有:水槽、蒸馏水、氨氧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请帮助小明设计两个简单且现象明显的实验来区别哪瓶装的是人体呼出的气体。简要写出实验的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一:步骤:_____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现象加以区别;
    实验二:步骤:_____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现象加以区别。
  • 纯碱(Na2CO3)产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厂生 产的纯碱包装袋上标有“Na2 CO3含量≥95%”字样。为判断该产品中Na2CO3的含量是否达到要求,称取5.0g样品进行检验,可供选取的装置如下图。其中,丙装置中装足量浓氢 氧化钠溶液,丁装置中装浓硫酸,戊装置中装水。(提示:浓 硫酸具有吸水性,不挥发,不与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1)写出上图仪器A的一种常见用途_____________。
    (2)你选择的实验装置从左到右组装排列为____________(填编号.) 。请说出你选择或排列装置的一点理由________________。
    (3)假设每步都反应完全,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不考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要通过较准确地计算判断 “Na2CO3含量≥95%”是否真实,该实验除称取样品质量外,还要用天平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_ 。
    (4)若乙装置中加入浓盐酸(有挥发性),对测量结果有影响。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_____________ 。
    (5)若实验装置连接正确,实验过程中看到丙装置出现的气泡比丁少得多,一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 车用乙醇汽油是将乙醇(C2H5OH)与汽油(以C8H18表示)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汽车燃料。
    (1)在密闭容器中,将少量乙醇置于一定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质W。现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表中x的值为_________;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确定未知物W中各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2)通常可燃物中碳元素质量分数越高,燃烧产生W越多。则相同条件下,乙醇和汽油分别燃烧时,产生W较多的是_________;为了使乙醇汽油燃烧过程中少产生W,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任写一种)。
  • 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甲、乙两 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 甲同学进行的实验与所得数据如下(每次取用的石灰石质量 相同,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也相同):
    乙同学进行的实验:
    ①称取质量为W1g的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
    ②在烧杯中加入40g稀盐酸,充分搅拌,有气泡产生;
    ③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称得固体质量为W2g;
    ④________。
    请你分析与计算:
    (1)甲同学实验取用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2)完成乙同学实验④中的步骤与预期现象_________, 该实验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
    (3)比较甲、乙同学实验方案,你认为__________(填“甲同学” 或“乙同学”)的方案比较好,理由是________。
    (4)求甲同学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数据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