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
    A.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氯化钠蒸发
    B.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
    C.利用日晒,使海水分解
    D.利用日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在稀溶液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H2SO4和NaOH
    B.KNO3和NaCl
    C.Na2CO3和HCl
    D.NaOH和CuSO4
  • 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盐在玻璃、洗涤剂生产等工业上广泛应用.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在改进它的生产技术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种盐是
    [     ]
    A.碳酸钠
    B.氯化钠
    C.硝酸钾
    D.硫酸铜
  • 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盐的是
    [     ]
    A.醋
    B.生石灰
    C.纯碱
    D.烧碱
  • 下列各组物质名称不代表同一物质的一组是
    [     ]
    A.氯化钠、盐
    B.氢氧化钠、苛性钠
    C.碳酸钠、纯碱
    D.消石灰、熟石灰
  • 下列措施中肯定不能使KNO3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是
    [     ]
    A.升温并蒸发溶剂
    B.升温并加水
    C.冷却并蒸发溶剂
    D.冷却并加水
  • 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水中,有化学反应发生,但既无沉淀生成,又无气体放出,且溶液为无色的一组是 
    [     ]
    A.CaCl2、KOH、Na2CO3
    B.K2CO3、BaCl2、HCl
    C.K2SO4、H2SO4、NaOH
    D.CuSO4、HNO3、NaCl
  • 某化工厂通过电解食盐水制取一些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此反应的产物不可能是
    [     ]
    A.烧碱
    B.硫酸
    C.氢气
    D.氯气
◎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是
    [     ]
    A.Cu(NO32溶液
    B.CO2气体
    C.NaCl溶液
    D.K2CO3溶液
  • 举重运动员在举杠铃前常用“镁粉”搓手.“镁粉”的主要成分是MgCO3,它属于
    [     ]
    A.氧化物
    B.盐
    C.碱
    D.单质
  • 如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
    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离子
  •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产生沉淀或气体,且能得到无色溶液的一组是
    [     ]
    A.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
    B.氧化铜粉末和稀硫酸
    C.石灰水和稀盐酸
    D.氯化铁溶液和烧碱溶液
  • 下列各组物质或主要成分中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     ]
    A.冰和干冰
    B.生石灰、石灰水和石灰石
    C.盐酸、胃酸和氯化氢的水溶液
    D.石墨、金刚石和C6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纯碱不是碱
    B.食盐不是盐
    C.火碱不是碱
    D.盐酸不是酸
  • 将30℃时一定量的NaNO3饱和溶液升温至50℃(忽略水分的蒸发),肯定改变的是   
    [     ]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NaNO3的溶解度
    D.溶质的质量分数
  • 小强在化学课上知道了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决定制作一个无壳鸡蛋送给妈妈.他应该从厨房中选择鸡蛋和下列物质中的
    [     ]
    A.味精
    B.白酒
    C.酱油
    D.食醋
◎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一些国家正在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这样做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
    A.改良碱性土壤
    B.改良酸性土壤
    C.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提高农作物产量
  • 下列混合物适宜于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
    A.KCl、NaNO3
    B.水、酒精
    C.Na2CO3、CaCO3
    D.MgSO4、ZnSO4
  • 用食盐制纯碱有以下步骤:
    (1)首先向浓氨水中加入足量的 ______ 制饱和氨盐水.
    (2)再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足量 ____ ,产生大量沉淀 _____ ,此步的反应原理是 ______________
    (3)过滤,将滤纸上的固体转移至坩埚中加热至不再有水蒸气产生,即得碳酸钠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做中和反应实验.试回答:
    (1)用胶头滴管吸取盐酸逐滴加入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当溶液刚好由 ___ 色变成_______色时,恰好完全中和,停止加入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1)中,某同学又多加了几滴盐酸,这时溶液显______,溶液的pH_____7(选填“>”、“<”或“=”).
    (3)如图2是实验(1)中反应的微观图示.开始滴加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烧杯里溶液中离子种类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 多了,_______ 少了,_______不变,可看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 请从H、O、C、Cl、Ca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横线上.
    (1)①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 ___   
    ②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_____
    ③可用于改良土壤酸性的碱 ___   
    ④可用作建筑材料的盐_____
    ⑤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___   
    ⑥可用作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
    (2)请用上述六种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化合反应 _________________
    ②分解反应 ______________
    ③中和反应 _________________
    ④复分解反应(非中和反应) _______________ .
  •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Q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
    (2)让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3)10℃,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4)10℃时,A物质溶于100克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到20℃时,至少要加入A物质____克,才能达到饱和状态.
    (5)将30℃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2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无晶体析出的是_____.
  • 表列出了20℃时“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试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的离子相互结合,形成的盐酸盐有(填名称) ___________
    (2)用化学符号填空.碳酸钾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 ______ ;在碳酸钾与硫酸溶液的反应中,实质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______
    (3)硫酸钠、硫酸钾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 _____
    (4)从表中选择离子组成两种化合物,它们之间能发生反应生成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属于 __________
  • 实验室有一瓶液体试剂的标签破损不清如图,化学小组的同学对它的主要成分进行讨论,一起猜想,甲同学认为,该试剂主要成分是酸;乙同学认为,该试剂可能是碱;丙同学认为,该试剂主要成分是盐.
    (1)你认为 ___ 同学的猜想肯定是错误的;
    (2)甲同学想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可选用的试剂是 _____ (答出一种即可);简述过程的步骤、现象及结论 (填写下表):
  •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看到试管内出现了 _______ 现象
    (2)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______
    (3)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 _____ ,现象为 ______ ,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同学滴加 _____ ,现象为 ________ ,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 用98%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84g/ml)配制490g18.4%的硫酸溶液,需要98%的硫酸溶液多少毫升?水多少毫升?
    (1)计算过程:
    (2)配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