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2012学年人教版江西省吉安市朝宗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的第一部分试题
  • 认识物质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物质.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一种是
    [     ]
    A.运行电脑CPU
    B.蒸发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得氧气
    D.石蜡受热熔化
  • 根据实验规范,图中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取用少量液体
    B. 过滤
    C. 加热液体
    D. 加入块状固体
  • 下列四个推断中,正确的是
    [     ]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不同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一定不同
    C.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 2006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已受到普遍关注.下列用水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⑤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
    [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 进行化学实验时,下列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
    A.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万一药液溅到眼睛里,应立即揉揉眼睛缓解一下
    C.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足时,可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D.找不到灯帽时,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
  •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因果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可以制作烟幕弹
    B.钨的熔点高,被用来做灯泡里的灯丝
    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 用微粒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微粒在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微粒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
    C.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微粒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晾干﹣﹣微粒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①用10 mL量筒量取8.2 mL水②用10 mL水和10mL酒精配制20 mL酒精溶液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 g氧化铜粉末④用排水集气法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
    [     ]
    A.只有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只有②③
  • 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D.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 2011-2012学年人教版江西省吉安市朝宗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的第二部分试题
  • 实验室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的广口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的是
    [     ]
    A.
    B.
    C.
    D.
  • 现对下列9种物质进行分类:①高锰酸钾;②四氧化三铁;③硬水;④液氧;⑤冰水混合物;⑥铁水;⑦二氧化碳;⑧洁净的空气;⑨水银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
    A.混合物:③⑤⑥⑧⑨
    B.常温下的气态纯净物:④⑦⑧
    C.单质:④⑥⑨
    D.纯净物:①②④⑤⑥⑦⑨
  • 区分纯净水和和矿泉水的最佳方法是
    [     ]
    A.观察是否澄清、透明进行区分.          
    B.品尝味道
    C.加肥皂水,搅拌,观察有无泡沫进行区分  
    D.蒸干
  • 下列粒子不显电性的是
    [     ]
    A.质子  
    B.中子    
    C.核外电子  
    D.原子
  • 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滤后浑浊的滤液直接倒掉             
    B.液面要始终低于滤纸的边缘
    C.过滤的过程中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 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B.原子核内中子数不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C.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g    
    D.原子显示电中性
  • 用化学符号填空:
    (1)汞原子 ____; 
    (2)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
    (3)氦气 ____ ;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____
  • 已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请用序号填空:
    (1)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
    (2)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
    (3)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
  • 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D______,G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和基本反应类型:
    ①B→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能不能选用D对空气中氧气含量进行探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1-2012学年人教版江西省吉安市朝宗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的第三部分试题
  • 供城市生活用水的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为:
    (1)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是______(序号)
    (2)A步中常加入的物质是______
    (3)如果河水有异味,除去臭味应该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
    (4)小明用家里的自来水洗衣服发现加肥皂水后泡沫很少,且有很多浮渣,小明认为这是因为自来水是_____水,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___
  •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的有 _____ ,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的有 _____ (填元素符号);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_____(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3)多年前,科学家宣布已人工合成了第116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______
  • 图1所示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所示是铝箔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根据图1可知,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电子数为_____个,中子数为_____个.
    (2)实验时要在铝箔的一端裹一根火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3)若将铝箔换成铁丝,则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装置:用大塑料瓶子截去瓶底,留瓶口一段约8~10cm,瓶口配一胶塞由里向外塞紧.A、B两极用镀铬曲别针伸直做成,由塞子露头处连接导线.试回答:
    (1)其所用电源为 ______ 电(直流电或交流电),由图可知A端连接电源 _______ 极.
    (2)与B端相连接的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 _______ ;在点燃之前要 ________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上表中图1,写出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 、c.________
    (2)图2所示的操作中,正确的为______
    (3)利用图3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能制取某种气体,该气体必须具有的一种物理性质是 __________
    (4)图3中的气体发生装置优点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从图4中选取_______ (选填序号)与图3中的试管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以达到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的目的.
    (5)下表中所列实验操作不当,或缺少试剂,或选用试剂不对而造成实验失误,请你找出每个实验失误的主要原因,把序号填入答案的空格中.
  • 如图1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都闻到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小明于是对原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2,实验装置如下:
    实验操作a.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3﹣4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b.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c.在B、C试管内分别倒入5mL烧杯中的酚酞溶液(烧杯中剩余的酚酞溶液用于实验中作比较).然后在一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备用.另在A、D试管中分别倒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如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热水中,观察几分钟,请回答:
    (1)进行操作a的实验目的是 _______
    (2)操作c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还有一个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和水泥块,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
    (1)进行实验:下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生装置中A仪器名称是 _________ ,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
    实验记录:
    (2)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水泥块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水泥块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 _______________ 是否改变.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只要求提出一种影响H2O2生成O2的快慢的因素以及相关假设和实验方案)
    (4)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将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了氨(NH3).常温下,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解于水,氨和氧气在铂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反应产生一氧化氮和水.
    (1)从以上信息中你能总结出氨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常使用的实验装置:
    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
    ①采用上述方法制取氨气应选择_____(填装置序号)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
    ②氨气的收集装置应该选用_____(填装置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用分别表示N2、H2、NH3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下图中表示催化剂表面)N2和H2反应合成氨的反应过程可用五张图表示如下:
    ①观察上图,可发现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为:E→____ ___  ___ →C(在括号中填写其它三张图示的序号);
    ②综合以上五张图示,请从微观角度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A原子的质量为5.146×10﹣26 kg,若A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求:
    (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3)写出A原子的元素名称及元素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