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湘教版高一下学期地理第四章综合达标训练卷(A卷)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必修1)的第一部分试题
  • 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聚落仅指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B、聚落主要指乡村,不包括城市
    C、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而聚居的场所
    D、各种住宅、商店、工厂、仓库等都是聚落,而道路、广场、公园、运动场均不属聚落的范畴
  • 在聚落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哪种因素尤为突出
    [     ]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河流因素
    D、矿产因素
  • 有关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北方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
    B、北方地区地形平坦、开阔,聚落主要以城市为主
    C、南方地区地形以丘陵为主,丘陵、山地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
    D、青藏高原的村落一般分布在地势相对低平的河谷
  • 我国西北部聚落分散的主要原因是
    [     ]
    A、平原面积小
    B、水源补给不充足
    C、交通便利
    D、山地面积广大
  • 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连接东西部的横向铁路。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     ]
    A、气候因素
    B、资源因素
    C、河流因素
    D、地形因素
  • 下列有关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四川省地形特点是西部以平原为主,交通线路发达,东部以山地为主,交通落后
    B、“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落后交通面貌是因为四川气候条件恶劣
    C、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建设的限制较少,交通道路一般呈网状分布,密度大、交通一定发达
    D、山区公路为减缓道路的坡度,多呈“之”字形分布
  • 兰州市是一个典型的河谷型城市,黄河自西向东流贯该市西固、七里河、安宁、城关四区。城区南北两侧山峦对峙。如下图所示,城市主体集中于河谷,并沿着黄河河谷向外围扩展,迄今已发展成一个东西长45千米,南北宽2~8千米的带状城市。据此回答1~3题。
    1、影响兰州城区沿黄河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
    [     ]
    A、交通因素
    B、地形因素
    C、气候因素
    D、土壤因素
    2、根据相关知识,推断兰州市的城区主干道方向是
    [     ]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3、兰州市的聚落分布特点是
    [     ]
    A、比较分散,呈点状分布
    B、比较集中的棋盘式格局
    C、主要沿黄河谷地呈带状分布
    D、呈南北延伸、东西对称式分布格局
  • 地表环境中各事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事象发生变化时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导致其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中心事象“甲”可能指
    [     ]
    A、全球气候变暖
    B、海平面的上升
    C、沿海红树林破坏
    D、城市数量增多
    2、图中所示,事象“乙”可能为
    [     ]
    A、大量极冰融化
    B、低地被淹
    C、动物向高纬度迁徙
    D、领海面积扩大
◎ 国际湘教版高一下学期地理第四章综合达标训练卷(A卷)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必修1)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图为1951年~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我国1951年~2002年各地增温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全国各地的增温速率、幅度有大有小 ②我
         国北方地区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③增温幅度最大地区年增温可达0.8℃④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
         可达4℃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①西北地区②西南地区③东北地区④长江中下游地区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下列有关近现代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②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③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降水量呈增加趋势④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降水量呈减少趋势⑤冰盖和冰川面积减少,全球海面升高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认识和利用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加强。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气候资源
    B、森林资源
    C、太阳能资源
    D、矿产资源
    2、内燃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能源进入
    [     ]
    A、木柴时代
    B、煤炭时代
    C、石油时代
    D、核能时代
  • 在人类历史早期,西亚两河流域曾经是林木繁茂、经济昌盛的古代文明中心。后来由于森林被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一事实说明
    [     ]
    A、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绝对的
    B、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森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多数非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
    D、多数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为非可再生资源
  • 下图为某区域量化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大小
    [     ]
    A、与人工生态需水量无关
    B、不需考虑水质和境外跨流域调水因素
    C、与地下径流量无关
    D、随水资源开发阶段和条件不同而变化

    2、图中箭头①集中表现在

    [     ]
    A、对地表状况的改变上
    B、空气质量的高低上
    C、生物数量的变化上
    D、城市数量的变化上
  • 下列关于农业自然资源与古代文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平坦的地形、温暖的气候、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是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发展的 重要条件
    B、在暖温带和亚热带相对湿润的地区,尤其是河流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大都孕育了发达的农业
    C、古埃及的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的尼罗河流域,古印度的恒河、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都
          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D、世界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大多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上
  •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     ]
    A、地震
    B、火山
    C、台风
    D、洪涝和干旱
  • 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有
    ①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季风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
    ②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水流缓慢
    ③围湖造田,湖面缩减,泄洪能力差
    ④河流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国际湘教版高一下学期地理第四章综合达标训练卷(A卷)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必修1)的第三部分试题
  • 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B、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
    C、自然灾害不仅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
    D、自然灾害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 近年来,全球地震频繁发生,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下表是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有关资料,X地位于北美西部地区,Y地位于南亚中部。读表回答1~2题。
    1、从表中的资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地的烈度大于Y地
    B、X地地震产生的能量小于Y地
    C、两地都位于震中
    D、两地都受到了地震波的强烈冲击
    2、Y地死亡人数多于X地,主要影响因素有①震源更浅②人口密度更大③地震发生时间④距离板块边界
         更近⑤震中距更小 ⑥震级更高
    [     ]
    A、①④⑥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④⑤⑥
  • 读下列关于丽江古城的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我国云南省西北部纳西族聚居的丽江市内,有一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的西北部,海拔2400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两面比较开阔。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在城北玉龙桥附近被分为三股干流(东河、中河和西河)引入城中,再分多股支渠流贯大街小巷。古城、老街和纳西文化,造就了独具风情的高原水乡。
    (1)丽江古城所在地的地形类型是
                                                                                                                                                            [     ]
             A、平原
             B、盆地
             C、高原
             D、丘陵
    (2)丽江古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修建从B村到A村公路,在①、②两个线路设计方案中,_____较为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建从B村到D村公路,不走直线,而是绕道C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发展需要,该地拟修建一条人工运河以沟通I、Ⅱ两条河流。请在图中画出运河开凿的最佳位
             置,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虚线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____________根据我国古代文字记载和考古发现,绘制的近5000年
             的气温变化曲线。
    (2)雪线的高度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条件。
    (3)从图中资料分析,温暖期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挪威的现代雪线高度一般在1600米左右,雪线高于1600米的时期比现代_______,雪线低于1600米
             的时期比现代__________,据此判断图中的A时期较现代__________,B时期较现代__________。
  • 根据材料和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近现代的气候观测记录表明,自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的趋势,20世纪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为1910年~1945年和1976年~2000年,1998年则是最暖的年份。近现代以来,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20世纪增加了约2%。其中,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降水量,平均每10年增加了0.5%~1%,热带地区平均每10年增加了0.2%~0.3%,亚热带地区则平均每10年减少了0.3%左右,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卫星数据显示,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全球雪盖面积减少了10%左右。地面观测表明,20世纪南北极以外地区的高山冰川普遍退缩。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测潮数据表明,20世纪全球海平面升高了0.1米~0.2 米。我国大陆沿岸平均海平面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过去的100年里,大约上升了0.14米。
    (1)文中提到“自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除了自然原因外,人类施加了哪些影
             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提到“全球的平均气温上升…全球降水量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活动会产生哪些
             方面的重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_利用与_____________发展关系示意图。
    (2)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最大的历史发展阶段是
                                                                                                                                                          [     ] 
             A、农业社会阶段
             B、工业社会阶段
             C、后工业化阶段
    (3)工业社会阶段煤、铁、石油、天然气、铜、铝等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
             响,我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石油工业城市,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为代表的钢铁工业城市,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工业城市,都靠
             近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
    (4)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自然资源利用将有什么新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下列材料及1998年长江洪水淹没范围图,完成下列各题。
    1998年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4个县(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尤其是长江发生了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
    其主要特点表现为:①洪水发生早、来势猛;②洪峰次数多、水位高;③洪水持续时闻长。
    (1)写出长江的主要支流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长江洪水的三大来源: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中提到的“洪水发生早、来势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会出现“洪峰次数多、水位高,洪水持续时间长”的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998年,长江流域的降水量并未达历史最高水平,为何洪水水位却创了历史新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对缓解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有何重要意义?自然资源利用将有什么新的
             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