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新课标版高三地理单元专题训练5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第一部分试题
  •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2007 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2题。
    1、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
    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大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2题。
    材料一: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各国领导人聚集哥本哈根参加世界气候大会,就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签署新的约束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协议。
    材料二:图甲是2004年全球不同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结构示意图。
    1、当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后,图乙中热力过程明显增强的是
    [     ]
    A、A1和B1
    B、A2和B1
    C、B1和C2
    D、A2和C2
    2、图甲中显示林业排放的温室气体接近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20%。以下国家林业排放量较大的是
    [     ]
    A、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
    B、加拿大、法国等亚寒带国家
    C、巴西、印度尼两亚等热带发展中国家
    D、美国、日本等经济最发达国家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2℃。据图回答1~2题。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C、大气的热力运动
    D、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2、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的原因是
    [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 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1~2题。
    1、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2、当地该日
    [     ]
    A、日落时间为17时
    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
    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
    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 读静风晴天时大气污染的一般规律图,回答1~2题。
    1、关于一日中两个污染浓度高峰叙述正确的是
    [     ]
    A、交通流量高峰时,汽车尾气污染严重
    B、城市气温升高与降低时段,温度变化导致污染加剧
    C、逆温层最厚时段
    D、无热岛效应,空气污染加剧
    2、关于12~16时大气污染浓度较低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时处于交通低谷时
    B、由于太阳的强烈照射,空气对流旺盛,空气净化能力强
    C、存在逆温,利于污染物扩散
    D、此时属于炊烟低峰期
  • 读图,回答1~2题。
    1、如图甲中所示,该地当天的地理环境最可能出现
    [     ]
    A、白天多云,夜间晴朗
    B、大气逆辐射较强
    C、夜间风力较大
    D、昼最短夜最长
    2、图乙是我国某省份夏季0℃层高度与河流年径流量组合图,该省区是
    [     ]
    A、黑龙江
    B、贵州
    C、江苏
    D、新疆
◎ 2012年新课标版高三地理单元专题训练5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图甲为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乙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m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1~2题
     
    1、看该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足
    [     ]
    A、a的风向为东南风
    B、b为上升气流
    C、c的风向为西南风
    D、d为上升气流
    2、若该环流为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且下图为该环流的近地面分布状况,则下列图示正确的有
    [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2009年12月7~19日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针对发达国家的“奢侈排放”、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排放”以及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问题各国争论不休,意在求得所有国家的公正、有效参与。下图为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显示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与二氧化碳的变化呈现出
    [     ]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正相关关系
    D、负相关关系
    2、导致全球二氧化碳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非洲人口迅速增加所致
    B、火山、地震频繁发生
    C、石油价格上扬,导致各国大量使用燃烧值低的煤炭所致
    D、森林的大量破坏和高耗能工业的飞速发展
  • 下图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面(水平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横坐标表示坡向的变化,纵坐标表示坡面与地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据此回答1~3题。
    1、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 点的数值将
    [     ]
    A、增大
    B、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3、下列哪种现象的产生,与逆温有关
    [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清晨,炊烟袅袅,笼罩着山村
    D、“阴雨霏霏,连日不开”
  •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全球温度上升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关系密切。2009年联合同日的口号是“用爱温暖世界,而非二氧化碳”。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
    B、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C、二氧化碳强烈反射地面短波辐射
    D、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2、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3、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     ]
    A、澳大利亚
    B、北非
    C、西亚
    D、中亚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2009年12月7-18日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A 城市)举行。
    材料二:丹麦位置示意图(图甲)和大气爱热过程图(图乙)。
    1、近百年来,丹麦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足
    [     ]
    A、气温变暖,降水变少
    B、气温降低,降水变多
    C、气温变暖,降水变多
    D、气温降低,降水变少
    2、对照图乙,丹麦气温的变化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
    A、①增强
    B、⑦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
    3、面对当前全球气温变化趋势,人类应该①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②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开发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④关停高耗能产业,减少矿物能源消耗总量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读图,回答1~2题。
    1、若该图表示大气热力环流形势,则a地与b地气压(P)和气温(T)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Pa>Pb;Ta>Tb
    B、Pa<Pb;Ta<Tb
    C、Pa<Pb;Ta>Tb
    D、Pa>Pb;Ta<Tb
    2、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理论上c、d之问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
    [     ]
    A、东风
    B、东北风
    C、南风
    D、两南风
◎ 2012年新课标版高三地理单元专题训练5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第三部分试题
  • 下图示意世界四个国家21世纪初期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表明上述国家中
    [     ]
    A、①网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最大
    D、④国以大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2、四个国家中,能源利用率最高和最低的国家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在防止世界气候变暖、节能减排中最应该承担更大义务的国家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 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冈是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的中的_____________过程有关。
    (3)多云的内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相关。
    (4)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叶,甲、乙、丙中的_______________过程有关。
    (5)般情况下,多难平均而言,有B=A+C+D,但是,这些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小等式,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 读自然界碳元素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元素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物质,它不但参与地球上的物质循环,而且参与能量流动。下图中各数字所表示的作用或结果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大气中CO2增多的人为原冈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全球变暖,气象灾害事件增加。研究表明,北半球高纬地区降水将会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我国东南沿海_____________灾害的强度、频率会增加。
    (4)应埘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9年12月7~18日在哥本哈根(图中A域)召开《联合国汽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即世界气候变化大会,经过激烈的争论与协商,最终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召开时,该地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形成这样特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2009年l1月25日举行的国务院会议上,我国承诺将在2020年前实现单位GDP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40%-50%的目标,你认为我们要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实现该承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北京时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此次峰会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旨在给地球降温的这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分歧较大。
    材料二:全球变暖、化石燃料的日渐消耗……引起了人们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深刻思考。近日德国多家媒体披露了一项宏大的能源项目,德国多家大型金融和能源企业将联手南下,到北部非洲建立一个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以向欧洲提供电能。
    材料三: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
    (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谈判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2)受全球变暖的影响,部分行业损失较大,下列解释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
    A、保险业—自然灾害增多,赔偿增多 B、旅游业—全球变暖,出游人数减少 C、林业一全球气温的升高和干旱问题增加了引发野火的机会 D、渔业—二氧化碳多,海洋酸化,影响鱼类生长
    (3)据材料分析在此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地有效风能密度较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调查,甲地风能资源利用的前景优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10月16日是第28个世界粮食日(WorldFoodDay)。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粮农组织)将2008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定为“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
    材料二: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名单,40个粮食短缺国中有26个非洲国家(安哥拉、布隆迪、埃塞俄比亚、几内亚、肯尼亚、利比里亚、尼日尔、塞拉利昂、索马里、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乌干达、津巴布韦等),10个亚洲国家(阿富汗、印尼、伊拉克、朝鲜、黎巴嫩、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东帝汶),3个拉丁美洲国家(哥伦比亚、古巴、海地)和俄罗斯(指车臣共和国)。
    材料三:1990一1995年世界不同地区内战和冲突发生率和1950一2000年问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地区水变化图。
    (1)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庆祝“世界粮食日”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_______(填正确字母)。
    A、坦桑尼亚热带草原呈现草木萧条的景观B、密西西比河水量大增C、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远离近日点的方向运动D、我国阿尔泰地区已进入冰天雪地的季节E、广州的昼长大于北京
    (2)2008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气候变化会导致粮食生产条件的改变,试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对非洲的粮食生产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名单中,40个粮食短缺国中有26个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这些国家不仅粮食缺乏,而且社会贫困化。结合材料三和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撒哈拉以南洲热带草原气候区社会贫困化的自然和人文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