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新课标版高三地理易错类型分析十 表达能力差的第一部分试题
  • 下图是某海湾围海造地前后的对比图。指出围填海前后的变化,并就其中一项变化,说明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比较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读图表回答问题。
    (1)填表比较苏州和徐州农业生产区位条件。
    (2)读图比较1990年至2006年苏州和徐州耕地面积总体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表,比较两地“GDP”和“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就两地“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合理建议。
    对苏州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徐州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中等城市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城市规模与数量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重庆城市形态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点,说明判断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重庆市是长江上游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简要分析发展钢铁工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年新课标版高三地理易错类型分析十 表达能力差的第二部分试题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认为图示区域的甲河段有凌汛现象,你认为可信吗?请说明判断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河流域盛产稻米,其大米质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试从气候条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
    材料二:
        青藏铁路建成后,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也于2009年9月开工建设。成都至拉萨运输距离为1629千米,首先启动的是成都到康定(四川西部山区一城市)段建设。整个川藏铁路计划工期8年,估算总投资537.8亿元,设计速度目标值每小时200千米,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
    材料三:
    下图是我国青藏高原局部地区年降水量、≥10℃的积温分布图。
    (1)图中甲处≥10℃的积温比相邻地区____(高、低),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甲处________资源丰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区域内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青藏铁路(A铁路)上运行的火车车厢全部采用全封闭的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地理角度分析建设川藏铁路(B铁路)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2年新课标版高三地理易错类型分析十 表达能力差的第三部分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2月7~18日,192个国家的高级官员及政府首脑在哥本哈根参加了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商定新的协议。
    材料二:
    中国近50年平均气温变化分布图。
    (1)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请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角度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近5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与西北地区气温变化的差异及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为实现减排目标、走低碳之路献计献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两区域都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区域内都有我国的著名河流,但是它们对各自区域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却有很大不同,试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