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0月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市冀明中学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必修一)的第一部分试题
  •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适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     ]
    A、《汉书》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
    C、史家的研究论文
    D、秦简的记载
  •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候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起恐慌,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     ]
    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唐宋时期
  •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①行省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度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史载: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历史学者读到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
    B、皇帝用提升梁王子孙的爵位的方法来削弱封国实力
    C、皇帝加强位于在边境的梁国的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
    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境国梁国得到发展
  •        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到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通判负责监督州郡长官
    B、通判的设置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说:“金榜题名。”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万钢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     ]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 《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
    [     ]
    A、要抑制权臣,加强皇权
    B、解除地方割据
    C、解决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D、改革官制
  •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菜肴形式日益多样化,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中外交流的空前频繁 ②民族融合的加深 ③士族在饮食享受上的追求 ④丝绸之路的开通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        军机处自设立以来,到1912年清王朝灭亡,经历了180余年。自雍正王朝起,所有的王公、大臣、贝子、贝勒及历史名臣无不光顾此处,议论朝政,指点江山,可谓饱经了历史沧桑。下列关于军机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设立者为清朝雍正帝
    B、其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C、在一定时期是有决策权的,是可以决定国家政务的
    D、执掌着每日觐见皇帝,共商处理军国大事,并奉旨对各部门、各地方负责官员发布指示的重要使命。
  •        临淄是先秦和秦汉时期著名的大都会,在这里出土过“齐国钟官长”印(为掌管钱财之官)、“齐铁官长”、“齐铁官丞”印,及西汉初年带有“淄川王”、“胶西王”等字样的传世印泥(古代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印章的泥块)。这些发现可以印证西汉时 
    [     ]
    A、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事实
    B、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C、在各地设立封国的事实
    D、已经出现印刷术的事实
  • 嫦娥本名姮娥,西汉时,汉文帝名刘姮,为避帝讳改名为嫦娥。这件事情反映出
    [     ]
    A、避讳现象开始出现
    B、皇帝权力受到了侵犯
    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D、百姓对汉文帝的尊敬
  •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汉武帝建立“中朝”
    B、唐朝的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三衙,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代设中书省,并掌管一切政务
  •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中的“州官”,其最早的职能是
    [     ]
    A、管理地方行政
    B、代表中央巡察地方
    C、管理地方军事
    D、代表中央节制地方
  •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     ]
    A、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清朝设置军机处
    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        苏轼的《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中有这样的字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天狼”是暗指当时的哪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     ]
    A、辽
    B、西夏
    C、金
    D、蒙古汗国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这三句引文表达了相似的人生追求,这种追求同下面哪一家学派或教派对人的要求是一致的:
    [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佛教
◎ 2010年10月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市冀明中学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必修一)的第二部分试题
  •        余秋雨先生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请你判断一下,余先生笔下的“它”指的是:
    [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 下列农具的出现标志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划时代进步的是
    [     ]
    A.石斧
    B.骨制耒耜

    C.铁犁

    D.曲辕犁
  • 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形成 ②传统小农经济形成并开始成长 
    ③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期 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
    [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圣人不易名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这段话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     ]
    A、遵循先代旧制
    B、因时进行变革
    C、加强思想控制
    D、强化专制统治
  • 老子和孔子是先秦时期的两位先哲,虽属不同的学派,但二者在思想上却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
    [     ]
    A.治国的理念上
    B.哲学思想上
    C.社会人际关系的处理上
    D.统治人民的方式上
  •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儒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其中“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蕴涵着我国古代的
    [     ]
    A.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B.墨子的“兼爱”思想
    C.庄子的辩证法思想
    D.韩非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
  •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后人称其为“亚圣”,以下言论不属于孟子思想的是
    [     ]
    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        梁启超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势》曾评说道:“孔北老南,对垒互峙,九流十家,继轨并作。……非特我中华学界之大观,亦世界学史之伟迹也!”这种壮观的历史场面的出现,其历史条件不包括
    [     ]
    A.经济基础的变革
    B.阶级关系的变化
    C.对外交往的频繁
    D.政治上的割据纷争
  • 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反映了古代帝王在春天祭日,秋月祭月的礼制。那么,中秋节祭月的典礼可能起源于
    [     ]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把基督教教义和西方的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来。他们学习汉语,改穿汉服,与中国士大夫交往,当时一度为中国上层人物所接纳。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
    [     ]
    A、改变了中国民众对西方科技的态度
    B、他们吸纳了中国文化,逐渐被汉化
    C、使明朝统治者改变了闭关锁国政策
    D、为中国吸收西方文明提供了机会
  • 古汉字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甲骨文能够反映商周政治状况的是
    [     ]
    A、大              
    B、巫
    C、人
    D、王
  • 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准备写一篇关于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小论文,可以引用的名言是
    [     ]
    A.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曾言“我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思想
    B.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C.实际包含了一种社会和谐的成份,有积极意义
    D.是一种主张社会倒退的思想
  • 《管子·任法》说:“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     ]
    A.法律体现人民意志保护人民利益
    B.用法律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C.法律是君主专制主义统治的工具
    D.体现中国古代的民主思想
  •        孟子认为,要让百姓做到“养生丧死无憾”,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制民恒产的问题,即把人民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下列主张体现上述思想的有
    ①“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也。”
    ②“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③“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④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     ]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最突出的共同点是 
    [     ]
    A.面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
    B.反对掠夺战争
    C.主张实行“法治”
    D.主张放宽刑罚、减轻赋税
◎ 2010年10月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市冀明中学高三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必修一)的第三部分试题
  • 读下图,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     ]
    A、
    B、
    C、
    D、
  • 台湾的教师节是孔子的生日(9月28日)这一天,这么定的可能依据是 
    [     ]
    A.子曰“仁者,爱人”
    B.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D.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战国时期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的主张,打击了 
    [     ]
    A.新兴地主
    B.奴隶主贵族
    C.商人
    D.农民
  • 推断下列言论中最有可能出自韩非的是 
    [     ]
    A.制天命而用之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兹;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番论说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
    A.儒家实行仁政的思想
    B.墨家主张节约的思想
    C.道家消极倒退的思想
    D.法家实行法制的思想
  •        春秋后期,各诸侯国共计人口约450万,到战国后期,达2000万。250年间,人口增加近4倍。造成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不包括 
    [     ]
    A.私田开垦增加,粮食产量增加
    B.封建农民生产积极性比奴隶高
    C.各国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百家争鸣促进思想解放
  •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孔子提倡: 
    [     ]
    A、启发诱导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择优而教
    D、因材施教
  •        春秋末年,某思想家曾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这段话主要意在 
    [     ]
    A、维护奴隶主贵族世袭制
    B、否定奴隶主阶级的天命观
    C、主张民主反对封建专制
    D、为新兴地主阶级夺权制造舆论
  • 《荀子·君道》: “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     ]
    A.施行“仁义”和“王道”
    B.强化君主专制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        韩非子主张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君主)执要,四方来效”的中央集权政府。韩非子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是
    [     ]
    A.商鞅正在进行富有成效的变法
    B.许多诸侯国的县制基本取代了分封制
    C.秦始皇发动了兼并六国的战争
    D.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 “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理论并不是原型一摆,就算成功了的。中国社会史的理论斗争,总算热闹过了。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上述材料要表达的是
    [     ]
    A、理论构建离不开史料
    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
    C、理论无益于史学研究
    D、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由孔子编订而成,孔子在编订《诗经》时,为何没有将赵国的诗歌收选进去 
    [     ]
    A、孔子曾周游到赵国,没有受到礼遇
    B、赵国与鲁国是当时敌对国家
    C、赵国文化落后,无诗可选
    D、当时诸侯国中还没有赵国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这一名言最有可能是哪位先秦思想家提出的?
    [     ]
    A、老子
    B、孙子
    C、墨子
    D、荀子
  • 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意思是: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材料里的“民主”是指什么?
    [     ]
    A.最高统治者
    B.奴隶的主人
    C.为民做主
    D.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 《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峰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     ]
    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共同的出现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 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材料三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材料二、“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册,生者著,死者削。”   
    材料三、每丁年纳粟二石;输绢(或绫、絁)二丈、绵三两,若输布则二丈五尺,麻三斤;每年服徭役二十日;不应役者,则按每日三尺绢折纳。
    (1)材料一、二、三各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反映的制度在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最后被废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材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三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古语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1)《论语》是一部怎样的著述?其基本治国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国、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代的儒学发生了什么变化?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君臣衣着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 “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治以重罪。”
           材料二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俱用粱冠,赤罗衣,……凡亲祀郊庙、社稷、文武官分献陪祀,则服祭服。”
    请回答: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君和臣衣着存在两重性,即等级性与场合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一、二,可得出明朝的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的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全面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明朝的君和臣,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不同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