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河北省石家庄市新集中学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二次阶段考试(必修2)的第一部分试题
  • 19世纪中期,近代专业教育在中国逐渐兴起。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受日本明治维新发展教育的影响 ②传统教育体制和科举制度的崩溃
    ③引进技术,兴办近代工业的需要 ④培养近代翻译和外交人才的需要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晚清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创办。这以后高等学校对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以下关于北京大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创办
    B.推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C.促进了辛亥革命运动的发展
    D.是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基地
  • 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厂家数 开工纱锭数 布机数
    外商企业 16家 338960锭 1986台
    华商企业 25家 484192锭  2016台
    [     ]
    A.一战期间,棉纺织业大幅发展
    B.外商在华棉纺织企业严重萎缩
    C.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D.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
  •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而进行的斗争包括
    ①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发动二次革命 ③发起护国运动 ④开展新文化运动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 七七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县城外卢沟桥演习,无理挑衅而引起。日军驻扎北平附近的这一特权,出自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
    [     ]
    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何梅协定
  • 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中,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从两次大会的主要内容上看,二者关系的实质是 
    [     ]
    A.并列关系
    B.从属关系
    C.对立关系
    D.发展关系
  • 中国人起名往往追逐时代潮流,带有时代的烙印。比如:“文革”时期许多人起名叫“卫红”,“卫东”,以此类推,与“超英”,“卫星”,“红旗”等名字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
    C.大跃进
    D.香港回归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中获得了
    [     ]
    A.土地所有权
    B.兴办企业权
    C.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D.进城经商权
  • 下图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
    ①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 ②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成分占有较大比重
    ③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④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完成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下列属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取得的成就的是 
    [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号”系列飞船发射成功
    D.中国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 2001年,我国对外开放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加入了下列组织中的
    [     ]
    A、
    B、
    C、
    D、
  •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     ]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B.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 请观察下列两幅人物及其活动的照片,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思想体系创新不断
    C.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D.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 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 分析以下歌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②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③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④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

    [     ]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 下图所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三次重大会议。回答1-4题。
    1.“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图一会议的上述决议表明 
    [     ]

    A.中共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
    B.中共的工作重心已由城市转入农村
    C.中共正式确立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D.中共理论基础发生根本变化

    2.图二的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     ]
    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取消了李德.博古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C.肯定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3.图三的会议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开端”指
    [     ]
    A.在全国大规模地平反冤假错案
    B.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D.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4.上述三次会议的共同点有
    ①都召开于中国革命或建设的关键时刻 ②都彻底纠正了错误路线,确立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③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适时调整政策方针 ④都有利于中共在理论或实践上探索出新道路
    [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④
  • 读下图,分析引起1949年到1957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田水利的兴修
    C.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D.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 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想的萌发突出地反映了 
    [     ]
    A.民族危机与封建统治危机加重
    B.先进知识分子提倡程朱理学
    C.有识之士突破了封建制度禁锢
    D.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下图应当出现在
    [     ]
    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前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时
    C.太平天国军事全盛时
    D.太平天国天京变乱后
◎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河北省石家庄市新集中学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二次阶段考试(必修2)的第二部分试题
  • 下图是“武汉江面上,到处游弋的外国军舰和商船”的照片,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根源是 
    [     ]
    A.《马关条约》的签订,列强取得了侵华的新特权
    B.《天津条约》的签订,汉口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C.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的签订,增开汉口为商埠
    D.《辛丑条约》的签订,使通商行船的内容被修订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     ]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C.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性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 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
    [     ]
    A.议会发生了变化,国王没变
    B.国王和议会的地位都发生了质变
    C.议会和国王共同掌国家大权
    D.政权形式发生了变化,本质没变
  • 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西方列强的侵略
    B.利玛窦的推动
    C.抵抗派的宣传
    D.洋务派的推动
  •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扩张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 人类上天揽月的梦想自古就有,2007年我国嫦娥探月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民踏上月球的梦想就会实现。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索工程的终极梦想。根据上述意境判断,该标志是
    [     ]
    A、
    B、
    C、
    D、
  • 英国殖民者罗德斯1907年说:“可惜我们不能到达夜间在我们头顶上的星星那里,如果可能,我就要吞并那星星。我经常想到这件事,我看到它们这样亮却又那样远,只觉得心中难受。”这番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英国需要更多的殖民地
    B.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地位
    C.英国殖民地纷纷独立
    D.世界被西方国家瓜分已经完毕
  • 美国内战前南方种植园经济的实质是 
    [     ]
    A.欧洲移民发展的奴隶制
    B.受英国控制的殖民地经济
    C.大农业生产的奴隶经济
    D.使用奴隶的资本主义经济
  • 下列关于垄断组织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并促进生产发展
    B.垄断资本家逐渐控制了国家政权
    C.实行有计划生产克服生产的盲目性
    D.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侵略扩张
  •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下便弃置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令老太后实在难以忍受。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
    A.慈禧生活俭朴
    B.中国不需要汽车
    C.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D.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正确的认识是 
    [     ]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都加速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D.四者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
  •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观察下图(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     ]
    A.帝国主义国家因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实业的奖励法令
    D.反帝爱国运动有力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 下图所示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记载的历史事件,其最大的精神教育功效在于昭示
    [     ]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虎门销烟使我们不会忘记
    C.林则徐领导的反英斗争永载史册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精神世代相传
  • 下图是1858年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的反映泰晤士河的一幅漫画,题为“沉默的强盗”。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该图的立意是 
    [     ]
    A.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大力对外扩张,成为海上强盗
    B.社会秩序混乱,泰晤士河上强盗频繁出没
    C.环境污染已经威胁到人们生存,希望引起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D.泰晤士河的航运业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 在香港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参加了香港政府权力交接仪式。这说明
    [     ]
    A.英国王室仍然行使外交权力
    B.英国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英国王室可以替代内阁和首相
    D.英国王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 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的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这番话的意图是
    [     ]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C.美国应该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
    D.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限制
  • 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的选择是 
    [     ]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列图片中属于“后来”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2008-2009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河北省石家庄市新集中学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二次阶段考试(必修2)的第三部分试题
  • 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
    C.新旧风俗互相交织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涉及各个方面
  •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     ]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 日本贸易振兴会曾做过关于经济合作组织的一项调查统计。下述数据体现的趋势是
    时间 1969年前 1970—1979 1980—1989 1990年以后
    数字 6个 6个 20个 69个
     [     ]
    A.经济全球化
    B.区域经济一体化
    C.政治集团化
    D.世界多极化
  • 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才没有牛奶卖。”这则笑话 
    [     ]
    A.表明了苏联人特别喜欢吃肉,喝牛奶
    B.说明了社会主义不能迅速发展生产力
    C.讽刺了苏联的日用物资短缺问题
    D.赞扬了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
  • 下图是1949年3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的消息。报纸里头版头条的有关内容,作为直接证据,可以用来研究 
    [     ]
    A.新中国政治制度建立
    B.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过程
    C.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
    D.大众传媒的历史作用
  • 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此人取得成就的研究领域是 

    [     ]

    A.食品流通领域
    B.空间技术领域
    C.农业科技领域
    D.文化教育领域
  • 下边“摘棉花”的漫画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

    [     ]

    A.“大跃进”时期
    B.人民公社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 有人就新航路的开辟问题画了以下四幅漫画,下列对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图一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
    B.图二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加速了本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C.图三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D.图四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衰落
  • 政党政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特征之一。英国的两党制出现于
    [     ]
    A.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时间
    B.共和国时期
    C.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
    D.光荣革命后
  • 美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有利因素不包括 
    [     ]
    A.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B.开拓海外市场,积累资本
    C.外国移民提供劳动力和技术
    D.国际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祸
  • 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都属资产阶级性质,它们共同的依据是 
    [     ]
    A.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确立
    B.废除了奴隶主的特权
    C.废除了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旧生产关系
    D.由资产阶级领导
  •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段材料说明牛顿的发现 
    [     ]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舒服
    C.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 1929年爆发的国际危机与1857年经济危机相比,影响最大的不同在于
    [     ]
    A.波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C.严重破坏了生产力
    D.激化了社会矛盾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政治家认识到,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这一认识是基于 
    [     ]
    A.欧洲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B.与美国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C.冲击美国霸主地位
    D.促进美、欧、日三足鼎立
  • 1974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的宣言中说:“……我们一致决心紧急地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这种努力……将纠正不平等和现存的非正义并且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有可能消除,并保证目前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估和平和正义中稳步地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段宣言的发表主要针对 
    [     ]
    A.美国控制和操纵联合国,把它作为称霸世界的工具
    B.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日益加剧,造成世界紧张局势
    C.发达国家利用不平等贸易手段剥削发展中国家
    D.少数发达国家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造成一些国家政局混乱
  •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摘自《共产党宣言》)这里的“统治阶级”主要指的是
    [     ]
    A.天主教会
    B.资产阶级
    C.地主阶级
    D.封建君主
  • 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如此高度评价林肯,主要是因为林肯政府 
    [     ]
    A.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奴制度
    B.巩固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统治
    C.满足了人们要求得到土地的愿望
    D.取消了对美国黑人的种族歧视
  • 中新网2007年11月23日电香港文汇报援引英国媒体的报道称,英国一个展览展出10套影响世界的服装。下列服装你认为最有可能入展的是 
    [     ]
    A.中山装

    B.列宁装

    C.红卫兵装

    D.休闲装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土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请回答:
    (1)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和方式有什么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国内国际两方面说明日本明治维新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对《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海盗。”
      材料二 1960年12月,一贯强烈反共的尼克松在同肯尼迪竞选总统时说:“我们(对中国)的态度不应该太过僵硬,我们不应对一个有六亿人的政府,保持永久不予承认的态度。”1968年大选时,尼克松又说:“时间已经到来,我们必须掌握中国的现实了”。
      材料三 1971年5月15日,尼克松在电台广播《公告》时说:“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我谋求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新的关系的行动不会以牺牲我们的老朋友的利益为代价,这个行动不是针对任何其他国家的。” 材料四 1989年邓小平会见尼克松时说:“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2年,二十多年间,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在您担任总统的时候,改变了这个状况。我非常赞赏您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以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我知道您是反对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
    请回答:
    (1)材料一至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尼克松的言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尼克松对新中国的态度有何变化?为何发生这一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